今年以来,巨野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及农机化发展特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以 “保护性耕作、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为主导,进一步加大示范园区农机新机具、技术推广力度, “农机科技示范园区”规范化建设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组织措施得力。县农机部门成立了“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示范园机械化生产的指导和服务,扶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展示范园农业装备,加快农机化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及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优先满足示范区内农民申请购机补贴资金需求,示范区内农机合作社购机应补尽补,并对示范区内农机手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不定期到示范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加快先进农机具和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示范园区农机化水平。
优化发展环境。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其中朱烟墩示范园被规划为“农业农机综合科技示范园”,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良种良法配套、节水灌溉、机械化植保”等项目。柳林镇史屯“农机科技示范园”重点实施深松整地、小麦、玉米耕、种、收、管“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陶庙、独山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区”重点推广“大蒜收获、棉花拔柴、设施农业”等“高新”农机化技术。县农机部门根据各示范园实际情况,结合各示范园对机械化需求,进一步优化“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环境,制定了示范园“农机化”长远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示范园农机化水平,为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机农艺融合。在示范园区建设中,县农机部门切实加强与农业、镇区(办)政府协作,齐抓共管。镇区(办)政府负责协调农户土地整合,县农业部门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县农机部门负责机具的调配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指导,切实把“农机农艺融合”贯穿于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全县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已发展到22个,其中2000亩以上的示范区达3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区达8个,500以上的示范区(点)达11个,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总面积突破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