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市:玉米秸秆变成“香饽饽”

作者:《淄博日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张洪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1日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张洪[2013年10月10日] 眼下,高青县62万亩玉米正值收获期。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养殖场区,到处可见农机收集、运输、加工玉米秸秆的现场一派繁忙。有了大型、高效、现代化农机作保障,玉米秸秆成了“香饽饽”,农民、机手、青贮户、养殖户唯恐抢不到手。

    秸秆变肥料 亩产增一成

  “过去,老百姓认为秸秆是废物,一把火烧了,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这几年,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让大家尝到了甜头,俺这16亩地秸秆全部还田后,每亩增产一成多。”高城镇北关村农民高晨光高兴地说。机械走过,高老汉从地上抓起一把碎秸秆,“你看粉碎得多好,既细又短,培肥了地力,还不影响播种。”

  据了解,高青县日上阵各类农机达2万余台套,除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外,还有1700台秸秆还田机、青饲料铡草收获机、旋耕机,机收率达90%,秸秆转化利用率达100%。

    秸秆变饲料 一天一个价

  “现在正是青贮饲料的好时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秸秆是个‘宝’了,眼下秸秆几乎是一天一个价,今天都涨到每吨260元啦。”山东布来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负责人尹永昌介绍说,“玉米秸秆鲜嫩汁多、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青贮后是养牛的优质饲料。我们建了两个青贮池,每池能青贮秸秆3000多吨,够650头牛吃上10个月,我们正加班加点敞开收购。”

  在高青县永青木材加工厂,老板何永来告诉记者:“目前4台铡草机只开动了2台,因为秸秆抢不到。为此,我们雇用了10台农用运输车,跟着玉米收割机收集粉碎好的秸秆,打包后直接送到养牛场,另外还从外区县收购秸秆搞青贮加工。”据了解,去年这个厂每天加工秸秆100多吨,不到20天纯挣了20多万元。今秋很多木材加工点也纷纷效仿,总共开动机械300多台。僧多粥少,玉米秸秆身价进一步提升。

    秸秆变钞票 机手跑得欢

  高城镇李明安村农机手李振龙正开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他高兴地说:“我这台收割机是通过农机购置补贴买的,能互换割台,马力大、作业快。今秋至少能作业600亩,按每亩作业费70元算,纯挣3万元很有把握。加上麦季的作业收入,不出两年就能收回买机器的全部投资。”

  秸秆转化利用在保障“禁烧”的同时,拉长了农机化服务链条,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我这农用运输车由俺村的联合收割机机手雇用了,跟着拉秸秆,一天能挣500元,一季下来收入1万多元没问题。”高城镇南县合村农机手周焕文满意地说。据了解,在高青县,每年跟着联合收割机拉秸秆及运粮食的运输车不下千台。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