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小孟镇新技术应用带动农民增收

作者:丁冰冰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家有黄金不抵薄技在身。在农机新技术的带动下,今年兖州市小孟镇的玉米大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630多公斤,农民们都欣喜地说:“能有这样的好收成,镇里组织的新技术推广活动功不可没。

    近年来,小孟镇把新技术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本着“学得了、用得上”的原则,着眼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应用,在全镇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技术推广活动,新技术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坚持示范带动。小孟镇把农村党员新机具新技术应用作为作为科技培训的重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目前,全镇培养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1000多个。为发挥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了“党员科技示范户联户共富”活动,每个党员科技示范户对口联系3—5户收入中等以下的农户,帮助他们尽快富起来。沙窝村群众在党员科技示范户仇汉华的带动下,应用玉米单粒清茬精量播种技术,亩均产量突破700公斤,成为全市的“粮王”,群众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坚持实用实效。小孟镇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突出实用性、实效性,积极拓展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机手、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进行针对性强的新技术的培训、新成果的推广。“以前上边搞培训都是‘一锅煮’,也不管群众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群众对举办的有些培训活动都不大‘买账’。现在不同了,一听说上级要举玉米单粒清茬精量播种和双宽播种技术方面的培训班,俺村的人都争着去参加,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撵着群众去‘凑数’了”百姓们有感而言。

    坚持灵活多样。小孟镇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新技术推广新路子。以农村党员活动中心为载体,运用电化教育等现代手段,着力提高广大农民学科技、奔市场、求创业、讲文明的意识。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各项农机新技术、新成果的迅速转化。(丁冰冰)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