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宝典——铁观音(下)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佳友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5日

    3.风选与拣剔

    风选机分出轻重和杂物。据试验,采用六口吸风式风选机,在乌龙下料茶精制上较为适合。但是,若遇机械联装、下科不匀等,亦会影响风选效果。经风选机处理后,子口茶和沙头茶单独用人工处理,再经风选及一次电拣,即可送拣场由人工拣剔。

    风选后的正茶,进入跳跃式抖筛机进行取梗。一般都配两层筛网,下层筛网孔比上层紧半孔。此工序要特别注意使流量适当、均匀稳定。据测定,在同样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下,流量适当的取梗率,要比流量偏大的提高5%以上。跳跃抖筛机出来的上口茶是正茶,需再反复1至2次,然后进入手拣工序。二口茶的茶、梗比例是相近的,经阶梯式拣梗机处理,取出三口茶及碎末后,梗的含茶量小于40%,做成二号梗。底口再经处理后,梗的含茶量小于20%的,由人工拣剔,使其含茶量降至小于3%,做成一号梗。

    在上述工序之后,有一些梗中还夹有正茶,需要人工辅助拣出。对铁观音来说,其目的是处理正茶中的梗和茶片以及夹杂物。茶片主要是指一些红条、赤黄条的重质茶条,还有一些可拣可不拣的赤色条等。

    4.精茶拼配与火功

    经拣剔的各等级茶及碎末对照标准样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打堆拼和,然后进行烘焙。烘焙是形成铁观音品质的关键,其质量的高低,通常反映在审评术语上的“火候轻重”。有人把茶和火候比喻成君与臣,火候是影响铁观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铁观音烘焙,一般要依照不同等级的茶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烘焙,如雨天烘同级茶的温度就要比晴天高等。一般而言,高等级茶低温慢烘,低等级茶高温烘焙。春茶比夏茶烘温低,秋茶居于春夏之间,这样有利于发挥和保持其香气和滋味,以适应铁观音的“春水秋吞”的独特品质风格。

    铁观音的烘焙有较高的技术要术,既要烘干茶叶,又要“吃火”,对茶叶内的物质起一定的热化作用。各种型式的烘干机具都要有一定规律的操作要领,总的掌握方式要看茶叶的季节、品种、级别、产地、嫩度等因素,主要是以级别来确定温度、烘焙时间、摊叶厚度。具体温度应按高、中、低的顺序,呈波状变化。先高温去除水分及异杂味,烘至香气清澈;中低温是为了充分缓慢地吸收热量,使叶内水分消失完全;后高温是为了促进香气形成。

    特级铁观音茶叶,火候1—2级,温度120—145摄氏度;一级茶火候3—4级,温度135—155摄氏度;二级茶火候5—6级,温度145—165摄氏度;三级茶火候7—8级,温度155—175摄氏度;四级茶火候7—10级,温度165—185摄氏度。

    经烘焙的铁观音要冷却散热,以免产生闷熟现象,影响其鲜爽的香气和醇和的滋味。摊凉后即可匀堆装箱,但此时应特别注意碎茶粉末的产生,避免碎片、末茶增多,出现返工情况。

    5.人工拣剔

    拣剔是铁观音精制的中心,也是薄弱环节,花工多、效率低、成本大。拣剔的目的是剔除次杂,纯净品质,使茶叶净度达到规格要求。拣剔的对象主要是次质茶和非茶类夹杂物。次质茶包括茶梗、茶朴、茶籽、茶片、扁条等;非茶类夹杂物包括沙子、石块、零碎金属(如铁钉、螺丝等)、竹木片、毛发、动物粪便、昆虫等。拣剔发放及收回茶产品时,杜绝混批、混等,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手工拣剔时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捏茶取梗,防止茶叶断碎。

    (2)严格按照内外销各类产品不同等级的净度标准进行拣剔,一般掌握高级茶可拣可不拣者,一律拣出;低级茶可拣可不拣者,不拣。

    (3)手拣要求达到“三清一净”,即茶中的梗清、片清、杂物清。同时要求梗中正茶含量小于5%,片中正茶含量也小于5%;梗片中杂物应剔除,梗片不混杂。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