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农机部门认真开展星级文明维修网点创建、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和农机职业鉴定,强化农机质量监管工作,提高农机修配服务能力,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和各项主要业务指标。
一、依法做好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提高农机维修管理服务水平。继续深入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严格标准及程序,做好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核发和换发。通过网点大检查等措施,督促无证网点办证,提高网点有证率;全面推行网点维修资格的网络化审批和审批信息的同步上传,尽快启用新版的全国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了市、区两级的维修资格审批工作台账,并做到及时上报。
二、做好星级文明维修网点创建,打造农机维修服务优质品牌。一星、二星、三星级文明维修网点的创建,保持了总量基本不变,着重抓好老网点的巩固和提升,通过加强动态管理和竞争机制,促进能上能下,良性发展。四星、五星网点的创建,通过政策扶持,合理引导,突出抓了与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两保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结合工作。滕州市富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台儿庄区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保养中心分别被推荐四星和五星级文明维修网点。
三、积极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克服鉴定证书发放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借鉴以往好的工作经验,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农机阳光工程培训、农机购机补贴、维修市场检查等各项业务工作的结合,不断挖掘技能人才,努力提高鉴定数量。为了提高业务素质,根据考评员必须要经过培训并全部纳入到考务管理系统的工作要求,组织人员参加了农机考评员培训班,进行了系统学习,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四、抓好机具检修,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组织农机维修大户、“两保”服务组织、农机制售企业“三包”服务人员等,积极开展三夏、三秋上阵作业农机具的检修维修和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秸秆切碎机等新增农机具的安装、调试,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2个固定维修点在生产高峰期昼夜有人服务。同时,成立流动技术服务小组开展送件、送修上门服务,充分提高了上阵作业机具使用效率,解决了机手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农机质量监管,做好农机投诉工作。积极开展3.15农机宣传咨询及打假工作,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质量监管部门职能等,及时向农民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维权意识。与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打击假冒伪劣。全市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万份,出动宣传车辆118台次,接待各类咨询3560人。关闭不具备维修资格的网点3家,查处价值20余万元劣质配件产品;开展2013年夏季百日打假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全市共出动执法275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1850份,检查农机经营企业35个,整顿农机市场156个,查货数量980台(件)货值180余万元,查处非法经营2起,成效显著;下发了《枣庄市2013年补贴机具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案》,从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农机质量保障督导、农机质量跟踪调查及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好农机投诉工作,做好来人来电的接访和案件受理,做到热情周到,依法办事,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年共受理投诉案件3起,均妥善处理,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