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全力推动每年提高水稻机插率十个百分点

作者:南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区腹地,辖10镇2乡,304个行政村,33个社区,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其中耕地面积4.84万公顷,农业人口56万,拥有农机总动力65.81万千瓦。作为湖区传统农业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南县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南县、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力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每年机插率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全县新增插秧机548台,机插面积突破20万亩,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68%,位居全省前列,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回顾总结南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将其列入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加以推进落实,明确要求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落实情况,亲自召开水稻机插秧推广专题会议,布置安排水稻机插秧阶段性工作,县级领导积极挂勾乡镇办好机插秧千亩集中连片示范点。每年年初,县政府都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订落实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意见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将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新增插秧机数量、创建机插秧示范点数量逐一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为保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分管县长亲自担任组长,明确各乡镇长作为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进一步强化村一级干部的工作责任,明确把机插秧推广作为村干部换届选拔任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工作格局。

    二是政策扶持是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强力推手。在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县乡两级财政近年来一直着力加大对机插秧推广的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机插秧推广预算,通过采取“以奖代投”方式,共计拨付专项补贴资金942万元,主要用于农户购机、技术培训等方面,其中2012年县财政安排337万元、2013年县财政安排了360万元专项资金。同时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机插面积200亩以上500亩以内的按每亩10元、500亩以上的按每亩2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并对“为机育秧”和“集中育秧”的示范户免费提供水稻插秧机的育秧种子、硬盘、软盘、基质和麻地膜等物资,做到提前采购及时发放,优先安排补贴机具指标,优先考虑农业保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应用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热情。据统计,今年全县示范点实行政府采购育秧硬盘7.28万个、软盘26.5万个、基质7300袋、麻地膜22.6万片,采购资金总额达94.71万元(不包括种子)。

    三是宣传培训是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发展迅速,但能掌握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农民仍较少。为此,我们把营造发展氛围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县上下采取召开专题会议、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录制电视宣传片、制作技术光碟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大讲水稻机插秧的好处,大讲县委县政府推广水稻机插秧的决心,大讲县委县政府推广机插秧的优惠政策,努力把全县农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广机插秧,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局上来。各乡镇也在乡村道路两侧、农技服务场所张贴了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宣传标语,机插秧推广工作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农机校在各类农机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开展了以水稻集中育秧专项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培训行动,将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工程专项培训计划,插秧机手培训纳入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做到从种子选定、育秧、插秧及大田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聘请了农业部、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水稻专家来进行水稻机插秧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连续两年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20多场,组织种粮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农机技术员赴大通湖区、双峰等地学习考察6次,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次,使干部群众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明显提高。

    四是对比示范是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核心环节。按照“重点突破、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指导方针,先后组织开展了机插秧与直播、抛秧种植对比试验,插秧机具相互对比演示,机插秧乡镇之间品种比较试验、机插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效益对比试验,积极探索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稳产高产技术模式,重点突破品种搭配和早稻育秧的病害防治关,在全县建立1000亩以上核心示范点10个,其中:青树嘴镇新建村集中连片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所有示范点实行局党组班子领导和牵头单位负责人分片包干负责制,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田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乡整村推进,全力打造机插秧示范典型引领模式,让广大农民群众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机插秧的优越性。同时,大力培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科技示范户,发展壮大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开展工厂化育秧、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托管“一条龙”作业等经营服务,有效地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