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拖拉机市场>>

市场调整 农机企业需以变应变抓机遇收藏

市场调整   农机企业需以变应变抓机遇
作者:王超安
 
今年以来,农机市场出现调整,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呈现出“首季趋淡、阶段调整、蓄势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一季度销售旺季,市场表现平淡,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逐步回暖。面对这种现象,专家分析认为,在多种利好因素条件下,尽管农机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今后仍将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趋势,农机企业应结合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转变发展方式,以变应变抓住发展的机遇。
一、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
今年1-7月份,农机市场表现与往年不同,出现阶段性的调整。预计,这种调整将波及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一是市场出现调整。农机市场主要产品大中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47%和32.66%。大中型拖拉机一季度销售台份同比降低6.41%,只有5.2万台;1-7月份销售量不断上升,同比增长5.3%,达到12.8万台;收获机械受补贴导向的影响,下滑幅度较大,全年大幅下滑已成定局。我国拖拉机企业加大出口力度,1-7月份实现出口24.7亿元,同比增长69.4%,高于农机行业出口水平。二是企业营销链压力减轻。为抢抓一季度市场机遇,一些企业加足马力生产,由于市场未能出现火爆的局面,产品积压较多。自二季度之后,农机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的特点,加强了市场预测工作,对产供销进行了调整,逐步调整产品制造周期,减轻了销售压力,基本解决了库存、铺货居高不下的问题,进入到良性循环阶段,企业运营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5、6、7月份,我国大中型拖拉机销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一些名牌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的阶段性高潮局面。世纪金星、欧豹、开拓者等系列农机产品,吸引了众多用户。三是产品热点不断转移。近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机市场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区域经济、耕作习惯、耕种收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产品热点不断转移,今年的市场表现尤为明显。小麦收获机收率达到80%以上,产品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中后期阶段,大型、节能型的收获机械产品仍然受到用户的欢迎;大中型拖拉机作为传统的动力装置,自2004年以来,基本上保持着每年增加5万台左右的速度增长。今年1-7月份,25-40马力轮式拖拉机市场销量**大,70-90马力轮式拖拉机增长幅度较大,160以上马力轮式拖拉机实现小批量销售,大中轮拖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必将重新划分。
二、多种因素推动市场演变
自2004年农机市场启动以来,基本上保持着持续稳健增长的趋势。今年的农机市场调整,引来“拐点说”、“饱和说”等多种观点,实际上这是由于产品性能、用户需求、市场结构相互作用带来的阶段性的振荡调整。正是农机市场的这种调整,将消化多种制约因素,为未来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产品性能不适应市场。农机主机与配套农机具比例低、配套性能差部分是产品不适应市场的主要原因。世界发达国家的主机与配套农机具的比例高达1∶7左右;我国农机主机与农机具比例大约在1:1.6左右,主机与配套农机具比例不协调,作业规模、作业效率受到限制。生产制造拖拉机的企业和农机具的企业在研发、制造时没有保持同步,大型农机具少,中小型居多;有的拖拉机配套装置和农机具难配套,形同虚设;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较慢,跟不上用户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化作业、桔杆还田、粉碎和利用等方面的需要。二是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下,我国当前农机用户的需求基本上是由提高生产力向提高经营力转变。从用户需求上看,用户购买农机已经由传统的自我耕作的需要,改变为以经营为目标,以盈利能力高低作为购买农机的首要因素,具有盈利、节能特点的大中型农机成为用户的优选。在一些地区个别盈利能力低的农机已经出现卖不出去的现象。从购买季节看,用户主要在春耕、夏收、秋收之前购买农机产品,其他季节则为销售淡季。今年的农机补贴部分地区因多种原因没有赶在春耕之前,用户需求后移。从政府层面上看,通过采取重点补大中型、高性能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的做法,着力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目前,补贴资金只能满足农民当年购机需求的20%~40%之间,离用户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三是市场结构调整缓慢。由于我国部分农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耕作模式,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发展外向型农业,对农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结构将随着这种重点工作的推进程度而进行有规律的调整,一些农机企业市场结构调整缓慢,跟不上市场变化,失去发展的机遇。部分企业没有看到这种变化,不是主动的适应市场,而是习惯于用传统的产品开发传统的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结构调整没有同步,没有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方面达到并重互动。同时,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出口农机主要以国内生产的中低端、中小型产品为主,尽管农机出口额同比增长幅度较快,所占整个销售比重仍然较小。
三、蓄势发展抓住未来机遇
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机市场将随着国家政策、行业趋势、市场导向和用户需求的转变而发生有规律的调整。为此,农机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集聚自身优势,提高利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紧抓市场机遇,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一是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农机生产企业在应牢固树立以用户为导向的观念,将用户的需求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的整个过程之内,制造出高性价比的农机产品。认真对标国内外先进产品,查找自身产品的差距,强化差异化卖点,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实用性和配套性,增强产品性能。农机主机企业要通过和农机具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提高主机和农机具的配套能力,提高耕作效率。同时,坚持农机和农艺相结合,以高性能的农机产品推动传统农业向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递进式发展。二是满足用户需求变化。当前,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是刚性的、线性的,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大中型、节能型、盈利性较强的产品需求将一直保持旺盛的需求,国家的惠农政策也将进一步加强。农机企业应抓住用户需求特点,积极将大中马力、节能型、盈利性高的农机产品作为主打产品投向市场、满足用户。同时,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性能和功能,适应耕种收一条龙工作的需要,提高用户的经营效益。农机企业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抓住、用好惠农政策的机遇,做到企业、市场、用户多方共盈,发挥乘数效应。三是加快市场结构调整。在国内市场上,农机企业应分析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做好市场细分,选择好目标市场,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加快市场结构的调整。在国外市场上,农机企业要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通过发挥生产要素优势,加快市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步伐,采取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等方式,建立生产、营销、采购战略节点,以优质的高中端、大中型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和产品的出口上占领一席之地,塑造本国国际化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同时,关联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优势联合、聚集,实行企业外部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不同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发表于 @ 2007年11月18日 15:34:00 |点击数(

 | 新一篇:新农村建设下的拖拉机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48
本周点击:306
本月点击:1979
点击总数:251542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