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东方农机>>新闻视角>>
吉林有一台用了17年没大修的“东方红” |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 |
走进徐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宽敞的车库,有些斑驳的“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正安静地停在这里。38岁的拖拉机,外观有些褪色。因为年代太久了,拖拉机驾驶员座椅的靠背已经被磨出一个大窟窿,包着皮革的扶手已被磨破,里面的木头也被磨得锃光瓦亮。驾驶室里生产日期和编号清晰可见,注明1970年4月生产,编号为075214。 67岁的徐永山抚摸着这个大铁家伙说:“这车库的砖瓦原本是留着盖房子的,得知老伙计要入住我家,我可不能委屈它。我住的老房子还是1953年建的,天棚还是秸秆的呢。” 徐永山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后来参加了生产队的驾驶员培训。1970年6月,上级拨给生产队一台“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徐永山被分配驾驶这台拖拉机。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给拖拉机做保养。到了1979年,徐永山驾驶的拖拉机已经连续工作了近十年,却一次也没有大修过,这简直是奇迹,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 当时北京农机学院的一位教授特地带着学生来到公主岭市陶家屯进行了一番研究,教授表示即使在欧美国家,拖拉机连续使用10年不大修也很罕见。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台拖拉机此后又持续使用了7年多。1979年,农机部门组织专家、教授、工程师和技术员足足用了11天才将拖拉机的8000多个零件全部拆卸下来,逐个验证。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派了一个摄制组,同步拍摄了纪录片。当年徐永山光荣出席了全国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上与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了影。徐永山还因此被奖励了两台一模一样的拖拉机,所有权上交给了生产队。 1980年4月20日,时任农机部部长的项南同志在《中国农民报》头版发表的社论《假如都像徐永山》。全国掀起了学习徐永山的热潮。 1983年,村子里分田到户,拖拉机的归属很快提到日程上,徐永山说什么也不同意卖掉老伙计,他多方奔走,甚至找到当时县里的主管领导,才被允许暂时拥有拖拉机的所有权。1988年,几番周折之后,徐永山终于正式取得了这台相伴多年的拖拉机的所有权。 徐永山车辆长寿的秘诀就是油、水、气、车时刻保持洁净。为此,他一年四季都给车辆加热水,每次加油前都净化加油设备。徐永山还很提倡“六慢”,即停车慢、起步慢、上下坡慢、道路不平慢、转弯慢和进村慢。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要出资5万元购买这辆拖拉机,徐永山拒绝了,村里人都说他傻,徐永山却说:“给多少钱也不卖,这辆拖拉机是我的命根子,如果国家需要,我可以捐赠,但是绝不把它交给不能真正认识其价值的人。”(信息来源:新文化网) |
发表于 @ 2007年07月06日 21:54:59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