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英超博坛>>默认>>
2007上半年我国部分农机企业专利状况分析
陈英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不少各类体制的企业对专利战略的研究逐渐重视,企业间的商业秘密防范手段日趋严密,农机企业也不例外。侵权纠纷逐渐增多,使得众多的企业和个人不得不拿起专利的武器,将自己的发明创新申请专利,以遏制愈演愈烈的侵权势头。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在农机行业中,北汽福田(含福田雷沃国际重工)的专利授权量已达286项(含已公告的发明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外观设计专利177项。2007年上半年该公司专利授权量已达28项(含已公告的发明专利),涵盖拖拉机、汽车、收获机等各类产品,在农机企业中可称为专利大户。从2007年上半年授权和公告的各类专利看,该公司改变了过去偏重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特点,增大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比重,体现了该公司在运用专利战略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专利授权量已达109项,2007年上半年一拖公司专利授权量达7项,主要为拖拉机、柴油机等产品,该公司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示范工程企业之一。又积极申报专利战略研究试点单位并获得了成功,达到快速全面提升公司专利工作水平的目的,以提高专利拥有量,提高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将该企业列为河南省首批知识产权优势培训企业。河南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在洛阳设立的****分支机构就设在一拖公司,对于促进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专利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近又修订了新的专利管理办法,新的专利管理办法对于专利的申报、实施以及对专利发明人的奖励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激励了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山东时风集团近几年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已授权的专利也达5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2007年上半年时风集团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集团先后派出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利培训班,学成后成为公司进行专利知识宣传教育的骨干。同时,时风集团还制定了《时风集团专利奖酬规定》,对专利发明人进行物质奖励,把专利申请质量及数量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在专利有效期内实施的专利,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都有一定的报酬,对于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实施后,发明人将获得不低于2%的该项专利税后利润,外观设计专利实施后,设计人也将获得不低于0.2%的该项专利税后利润。
江苏常发集团在农机行业中是个后起之秀,专利大都是近几年申办的,在已授权和公告的90项专利中,有23项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专利36项。2007年上半年常发集团公司发明专利公告量和其它专利授权量就达20项,含3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也是农机行业中发明专利**多的企业。常发集团公司的授权专利和公告专利主要为柴油机产品。从产品整机、零部件到制造工艺,一应俱全。常发集团作为一个年轻的农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很强,对专利保护工作如此看重,究其原因,使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解非常到位。
山东常林机械在已授权的49项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2007年上半年常林机械专利授权量仅2项实用新型专利。
山东五征集团在已授权的38项专利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2007年上半年五征集团专利授权量有9项外观设计专利。
山东双兴集团是个民营农机配套件企业,但对专利申请非常重视,在已授权的40项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29项。2007年上半年双兴集团专利授权量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东风农机在已授权的35项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2007年上半年东风农机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在农机企业中的几家主要柴油机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同样有不俗的表现:
常柴的专利除了以柴油机为主体外,还有属于常柴集团其他子公司的产品,如三轮农用车等。常柴的专利申请量在农机行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柴油机产品,其专利保护的力度是很大的。在已授权和公告的97项专利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2007年上半年常柴集团专利授权量很少,仅有1项实用新型专利。
玉柴机器已授权的专利也达100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40项。玉柴机器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量达39项,包括实用新型专利33项和外观设计专利6项。
江淮动力授权与公告专利总量4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31项。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量仅3项,包括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也就是说,江淮动力所拥有的专利量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申报的。
扬动股份是少数几个专利拥有量超百项的农机企业,在已授权和公告的110项专利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2006年当年扬动股份专利授权量3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量9项,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几家主要柴油机企业中是外观设计专利**少的一家。
潍柴动力在上述几家柴油机企业中专利拥有量排行第一,在已授权和公告的273项专利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179项,外观设计专利83项。2006年当年潍柴动力专利授权与公告量就达12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外观设计专利46项。2007年上半年更是势头强劲,专利授权与公告量达93项,包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也就是说,潍柴动力在一年半时间内,就有220项专利问世。
另外,2007年上半年,潍坊拖厂、潍坊小拖、潍坊鲁中、安徽长江、迪尔天拖、南宁五菱桂花、河南千里、四方集团、江苏常柴也分别有少量专利授权。
农机行业部分企业专利情况表(1985—2007.6)
单位 |
1985-2007.6 授权总量 |
其中含 |
2007.上半年授权量(含发明专利已公告) |
|||||
发 明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
发 明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
合计 |
||
福田公司 |
269 |
8 |
91 |
170 |
1 |
8 |
2 |
11 |
中国一拖 |
109 |
1 |
86 |
22 |
0 |
4 |
3 |
7 |
潍柴动力 |
283 |
21 |
179 |
83 |
2 |
75 |
16 |
93 |
玉柴机器 |
100 |
1 |
59 |
40 |
0 |
33 |
6 |
39 |
扬动股份 |
110 |
7 |
101 |
2 |
2 |
7 |
0 |
9 |
江苏常柴 |
97 |
3 |
46 |
48 |
0 |
1 |
0 |
1 |
山东时风 |
58 |
1 |
35 |
22 |
0 |
6 |
0 |
6 |
常发集团 |
90 |
23 |
31 |
36 |
3 |
15 |
2 |
20 |
江淮动力 |
46 |
5 |
10 |
31 |
1 |
0 |
2 |
3 |
东风农机 |
35 |
0 |
29 |
6 |
0 |
2 |
4 |
6 |
常林机械※ |
49 |
0 |
27 |
22 |
0 |
2 |
0 |
2 |
潍坊拖厂 |
25 |
0 |
13 |
12 |
0 |
1 |
0 |
1 |
四方集团 |
18 |
1 |
13 |
4 |
0 |
1 |
0 |
1 |
千里集团※ |
10 |
0 |
6 |
4 |
0 |
0 |
1 |
1 |
悦达盐拖 |
12 |
1 |
6 |
5 |
0 |
0 |
0 |
0 |
上海纽荷兰 |
8 |
0 |
4 |
4 |
0 |
0 |
0 |
0 |
南宁五菱桂花 |
10 |
0 |
7 |
3 |
0 |
1 |
1 |
2 |
山东五征※ |
38 |
3 |
25 |
10 |
0 |
0 |
9 |
9 |
山东拖厂 |
6 |
1 |
5 |
0 |
0 |
0 |
0 |
0 |
清江拖厂 |
5 |
0 |
1 |
4 |
0 |
0 |
0 |
0 |
迪尔天拖 |
3 |
0 |
3 |
0 |
0 |
1 |
0 |
1 |
马恒达(江拖) |
5 |
0 |
1 |
4 |
0 |
0 |
0 |
0 |
荣成海山 |
7 |
2 |
4 |
1 |
0 |
1 |
0 |
1 |
山东鲁中※ |
18 |
1 |
16 |
1 |
0 |
1 |
1 |
2 |
潍坊小拖※ |
10 |
0 |
9 |
1 |
0 |
4 |
1 |
5 |
昆明神犁 |
2 |
0 |
2 |
0 |
0 |
0 |
0 |
0 |
常州联发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衡阳拖厂 |
5 |
1 |
4 |
0 |
0 |
0 |
0 |
0 |
安徽长江 |
7 |
0 |
7 |
0 |
0 |
1 |
0 |
1 |
潍坊泰山※ |
12 |
1 |
11 |
0 |
00 |
0 |
0 |
0 |
山东双兴 |
40 |
0 |
11 |
29 |
0 |
2 |
1 |
3 |
山东农机所 |
5 |
0 |
5 |
0 |
0 |
0 |
0 |
0 |
云南农机所 |
3 |
1 |
2 |
0 |
0 |
1 |
0 |
1 |
广东农机所 |
37 |
6 |
29 |
2 |
0 |
1 |
0 |
1 |
|
|
|
|
|
|
|
|
|
※为以法人代表名义申请
注:中国1985年实行专利制度(制表人 陈英超 数据截止 2007年6月30日)
令人遗憾的是,尚有许多农机企业为零专利。还有一些农机企业前几年也申请了一些专利,近几年却未见新专利问世。在农机产品的专利中,非职务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远远超过职务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然,其中有不少民营农机企业申请的专利不是以职务发明的形式出现,而是以非职务发明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况有弊也有利,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国家对非职务发明专利费用的减缓政策能节省部分专利费用(职务发明专利费用减缓幅度略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有弊的是一旦专利权人发生人事或其他变动,有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专利归属纠纷。
农机企业的专利大户所申报的专利情况在农机企业中很具代表性,就是发明专利很少,绝大部分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尤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占总授权量接近50%的单位有:潍坊拖拉机厂占总授权量的49%;江苏常柴占总授权量的51%;北汽福田(含福田雷沃)占总授权量的62%;江淮动力占总授权量的67%。从此也可以看出,企业对新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视了。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专利授权总量是1985年我国实行专利制度以来各专利权人的专利拥有量,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是有条件限制的,即授权后的发明专利**高时限可维持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高时限可维持10年,在此期间如果不缴纳年费维持或因其它原因失掉权利的,则专利权自动丧失。根据农机行业的特点,大部分专利没有达到**高时限便自动丧失了权利,多数是由于不缴费造成。因为专利年费是随时段阶梯式增高的,年限越长年费越高。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例,保守地估计在农机行业内有50%以上的专利难以维持5年。
分析上半年我国农机行业的专利状况,下半年从总体趋势看申请量和授权量会持续上升。但在农机企业中专利申请强者仍强、弱者仍弱的现象还会继续存在,非职务发明专利超过职务发明专利的态势可能会减弱,但这种状况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转变。
发表于 @ 2007年12月05日 15:1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