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九师>>
在团场农机的发展史上,从60年代的链轨式拖拉机到如今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经久变革,已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现代农机群,有了这些农业“重武器”,团场经济才一次次打了漂亮翻身仗,促使团场农业经济突飞猛进。
据史料记载,从60年代初,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四团有东方红54号拖拉机9台,其中有斯大林100号一台,1962年,这9台拖拉机共开荒6万亩,播种0.74万亩,这一标志着机力解放了人力开荒的历史,已步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
父亲是60—70年代的农机手,据他介绍,那时的拖拉机非常精贵,4人一组,技术要求很严格,每次作业回来,都要把它擦洗干净,要经过团保养间,一保二保三保才能过关,当时没有维修人员,所有的配件都是从苏联进口,出现大问题,就要送到农七师修理厂去修理。由于拖拉机的精贵,也衬出了农机人员的威风,当时许多职工是很羡慕他们的,驾驶拖拉机是有讲究的,拖拉机只能有正、副驾驶员驾驶,其他组员只能作为保养工,别看驾驶员平时很得意,到了地里就变了样,机车在作业的时候,灰尘大,噪音大,一个班次干下来,满脸都是灰尘,耳朵还嗡嗡作响,身体不好的,是无法从事这项工作的。由于拖拉机是链轨式,行进速度很慢,一个班次下来**多深犁100多亩,播种也只有几十亩至100多亩,虽然机车耗油高效率低,但在那个年代,这些“老爷车”,必定是现代农机的象征,它为开荒造田,为团夺取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1984年,团场推行机车承包责任制,实行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度使用,统一折合系数,同一单车核算,同一单车兑现,并将国有机车和农具作价卖给承包户,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职工买车的积极性,到了90年代,全团职工买各种大中型号的拖拉机就有97台,其中,链轨式拖拉机有57台,轮式拖拉机有40台,还有农机设备基本更新,人工打犁改为旋转翻犁,耙地改为液压式,播种机改为胶轮精量式,有了这些先进的农机,使团场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作业质量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稳扎稳打,正向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是第一要素”。一六四团为加大农业生产,紧跟先进时代步伐,大力引进美国纽荷兰大马力机车4台和匹备的先进农机具,起到了先河作用,兄弟杨新军就是其中一位大马力驾驶骨干,他驾驶者“纽荷兰”,耕耘在广袤的田野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见证着历史和未来,经过大马力的实践和验证,大马力机车具有先进性、环保型、效率高、速度快的优势,其作业质量有很大提高,毎24小时可作业400亩,是链轨拖拉机作业的几倍,由于作业标准的提高,今年的小麦、玉米、打瓜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现如今团场职工不惜花巨额,通过合伙、入股的方式,购买各种型号大马力机车15台,而且这些农机人员有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加大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为团现代化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杨新江)
发表于 @ 2008年10月21日 17:2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