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两名牧民正在装运加工棉花后产生的副产品--下脚料。以往被焚烧、倒弃的棉花加工企业产生的下脚料,如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成为抢手货。维族职工吾买尔江用加工棉花产生下脚料育肥羊只收入3万余元。
八十九团有耕地10余万亩,今年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总产4300万公斤。以往由于饲草便宜,每年加工棉花产生的大量下脚料由于无人问津,被白白倒弃掉,不得已还得进行焚烧。由于下脚料数目较大,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形成了资源浪费。今年受干旱少雨天气影响,以往用于饲养牛羊的饲草价格飙升,特别是苜蓿草的价格更是涨到了每公斤1.5元的高价,赶上了玉米的行情,并且还十分紧俏。该团牧民汲取外地经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把眼光瞄准了棉花加工厂产生的丰富的下脚料上,积极尝试用下脚料来育肥羊只。经过摸索,下脚料中含有棉叶和部分棉粕、棉籽壳再配合给予少量的精饲料,就可满足育肥羊的生产需要。由于下脚料每公斤只有3~5分钱,相对高昂的饲草价格而言可为牧民节省高价购买饲草的费用。
正在拉运下脚料的乌斯别克说,我养了100多只羊,由于饲草价格今年太高了,都打算把羊全部处理掉,后来听说棉花加工厂的下脚料育肥羊效果不错,就没有把羊卖掉,我打算用下脚料把羊再育肥一下,到时候卖个好价钱。
据了解,籽棉收购时一般含有3%的棉叶等杂质。加工过程中,这些杂质被棉花加工设备清理出来,加工每百公斤籽棉产生的副产品--下脚料至少达3公斤。今年该团收购的4300万公斤棉花加工完成至少产生下脚料1200余吨。一只羊每天仅需采食饲草2公斤,用这些下脚料饲喂从草场转场回来越冬的羊只,可满足4000余只羊的饲喂量。(刘世全)
发表于 @ 2008年11月25日 11: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