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四师>>
11月25日,农四师六十九团十二连职工罗爱香正忙着清理水稻地的稻草,等待机车施肥深翻,她计划明年种植酱用番茄和打瓜,两三年后再轮作水稻,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经济收入。
近几年,十二连职工依靠种植水稻,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但2007年以来,随着水稻市场价格的下滑,职工们明显感觉到水稻种植不仅成本高,收入也越来越少,但长期以来,职工们始终认为种了两年以上的水稻地,如果改为旱田,种植任何作物都长不好也没有收入,所以仍然抱着宁愿少收入一些,也不愿将水田改为旱田轮作的思想。
然而职工向树灵夫妇却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将两年的水稻田改为旱田轮作。2006年,向树灵夫妇看到其他职工依靠种植水稻收入都很不错,也将自己的30亩土地改为种植水稻。初春从育秧、平地、整地、插秧,夫妇俩着实忙了一年,到年底一算账,不仅没有挣钱,还亏了本钱。2007年,夫妇俩心想头一年水稻可能就是不挣钱,因为平地、整地很花钱,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继续种水稻,但年底结算后,只是保了个本。当年底,夫妇俩当即决定将水稻地深翻后,来年种植其他作物。2008年,向树灵夫妇种植了20亩打瓜和10亩辣椒,打瓜亩产达到了150公斤,以每公斤11元的价格出售后,20亩打瓜创产值3万余元;当年辣椒市场价格好,10亩辣椒创产值2万余元。他们正确把握市场导向,抓住机遇,合理调整作物结构,用实际行动改变职工们认为的水稻地当年不见产值、效益的意识。职工左辉2008年也将种植了三年的水稻改种为大豆后,当年创产值4万余元。因此,合理轮作倒茬是“盘活”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的有利之举。(六十九团 汪萍荣)
发表于 @ 2008年12月01日 18:2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