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机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十师>>

农十师一八二团改变灌溉方式 职工收入翻十番收藏

     “去年才开始实施加压滴灌,今年连队的滴灌面积就推广到80%。就这灌溉方式上的一个变化,便让连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职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比去年前翻了十番。”近日,到一八二团12连采访时,连长殷国林高兴地说。 

     据殷国林介绍,去年以前,12连还是一八二团**贫困的连队,职均收入收入只有3000元。而去年该连开始试用加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后,让职工看到了滴灌既能节水又能增产的效果,今年连队80%以上的职工都纷纷采用加压滴灌技术,使连队职工种植的打卦、食葵作物丰产丰收,职均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比往年翻了十倍还多,成了全团职均收入**高的连队。 

    滴灌堵住了职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职工吕厚涛前几年一直连队的种田能手,会浇水,善管理,在别的职工收入普遍只有几千元的情况下,他每年都可达到两、三万元。今年,他因为买了一台大马力机车,没有资金再投资加压滴灌,便照旧采用了常规的人工灌溉方式。结果,他种植的50亩打瓜单产80公斤,28亩食葵单产120公斤,纯收入3万元。按理说,这个收入也不错,可令他郁闷的是他的这个收入今年却成了连队低收入,很多不太会管理的职工的产量收入都比他高出好多。因此,保持好多年的种田能手的美誉也因此而丢失。他懊悔地说:“这下让我真正认识到了滴灌的优势,下年无论如何都要采用。” 

    去年还是一个贫困职工的李大刚告诉笔者,他今年的130亩打瓜由于采用了加压滴灌,单产达到160公斤。这个产量让他做梦都没想到,更高兴的是今年的纯收入一下子达到了5万多元,还清了往年的欠款后还有不少盈余。他感触地说:“往年我们在浇水时,由于地形特别复杂,高旱低淹的情况一直难以克服,用了滴灌后这个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 

    据了解,12连的耕地地形非常复杂,加上连队职工大多都是新职工,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单产一直上不去。采用加压滴灌技术后,不仅彻底解决常规灌溉高旱低淹现象严重的问题,堵住了职工在田间管理过程中的诸多漏洞,而且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了产量,还节省了灌溉时间和用水量,好处不一而述。  
    新技术运用让职工的观念转变一新 


    一变百变的话一点也不错。就在今年的田管过程中,很多职工发现采用加压滴灌后节省了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前一个人一天只能浇二、三十亩地,要管理100亩地,浇一次水就得浇四、五天,所以在田管期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浇水上。用上滴灌后,发现一个人可以轻松地完成三、四百亩地灌溉工作。于是,有的职工就把精力放在了精细管理上,有的职工便开始琢磨扩大种植规模的问题和开拓其它的经营创收渠道了。 

    职工陈丙正种植了170多亩地,又养了120只羊,并且购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和一台农产品清选机,走多元化创收的路子,今年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很多职工开始嫌连队的承包地面积小,开始琢磨着到外地去租种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去年搞了滴灌的有3个职工今年已经在外地承包了不少地,收入都达到10万元以上。

    工会主席王瑞峰说,以前职工都穷怕了,思想非常保守,只想着怎么能维持下去生活就行了,根本就不敢放开手脚去干。没想到今年一下子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连队能开的荒地全开出来了,买农机具的,搞养殖的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开始想着法子创收。 

    连长殷国林还说,现在职工科技意识也提高非常快,不少职工都在精耕细作上作文章,在调整种植结构上动脑筋,大家只要到一块就谈论下年怎么干的问题。 

    笔者到一些职工家里走访时还看到,很多职工家的家电、家具都是今年新购买的,家家户户门口都停放着摩托车,有3户职工还购买了小轿车,职工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都非常好。(刘国福 刘晓升)




发表于 @ 2008年12月03日 12:48:00 |点击数(

旧一篇:农七师一二七团节水灌溉示范区农作物创高产 | 新一篇:农十四师二二四团红柳大芸首次使用机械化埋土防冻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