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宏观走势>>

推荐:突出主业适度多元化经营 有利提高企业集团竞争力收藏

国家统计局一份研究报告提出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今后几年将是整合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关键时期。我国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并不断有新的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的不凡历程。截至2006年底,我国企业集团共有2856家,年末资产总计达到27.12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看,突出主业,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提高企业集团竞争力。
    在现实中,我国企业集团已经从过去的盲目多元化,开始向强调突出主业、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方面转变。如近年来国资委分七批对中央企业(集团)的主业进行了确认,提出要坚持突出主业,避免盲目扩张,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状况、企业集团的竞争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避免我国企业集团盲目多元化,实现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未来几年形成具有决定力的30—5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将起到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总体看,2005年32家中央企业的多元化指数为0.74,2006年为0.91,多元化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32家中央企业的竞争力指数为64.85,2006年为65.11,竞争力有所提高。但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并不能说由多元化程度的提高造成的,相反,研究表明,通过突出主业,相应地降低多元化程度,则会使企业的竞争力水平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前16家企业(巧合的是正好占32家企业的一半)的多元化指数是降低的,即由2005年的0.95降到2006年的0.44,而竞争力指数由65.61提高到67.74。
    通过中央企业的实证分析可见:企业集团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通过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集团竞争力的提高。从实证分析来看,国资委制定的突出主业,做强做大企业集团的成效初显,其大方向是正确的。
    统计分析认为:大多数企业集团为了突出主业,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企业集团退出了部分行业,所从事的行业个数、子公司家数有所减少,说明我国实施的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突出主业)显现出一定成效。
    通过对企业集团多元化程度的度量发现,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集团普遍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指数处于中度多元化区间,以不相关多元化经营为主。通过对企业集团多元化程度分组来看,进行低度、中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占绝大多数,不同行业的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程度差别较大,而大企业集团则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
    研究人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即企业集团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其竞争力的提高,我国企业集团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要正确处理好下述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发展主业之间的关系。
    通过突出主业提高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集团获得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企业集团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先决条件。换个角度说,多元化经营也是培养和维护企业集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关键是要处理好二者关系 。
    就两者关系来说,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发展主业并不是对立的,二者之间应当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任何企业集团来说,只有在坚持搞好主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经营,主业搞不好,企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不具有竞争力,就难以立足,多元化经营也就失去了基础。反过来说,不顾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和企业集团自身的技术条件,盲目地扩大主业规模,不善于通过适当地开展多元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资委所强调的对“中央企业主业确定后应相对固定,今后将根据有关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而加强有优势的主业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正确处理好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从国外的实践看,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大规模的兼并形成了以非相关多元化为主的混合联合型大企业集团,在70年代和80年代则以相关多元化为主进行了兼并,到了90年代则在相关多元化基础上,更强调了突出核心业务能力的兼并趋势,对非相关多元化行业进行了剥离。从国外企业集团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应是优先“集中发展核心产品”,然后逐步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后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当然,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对企业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正处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逐步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首先要以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充分考虑新的行业或产品与企业集团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关联性,在追求同一业务的规模增长、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中低度的相关多元化经营。
    ——正确处理好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与做强之间的关系。
    企业发展的**终目的是做强,但在如何做强这一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做强先要做大,先把摊子铺开,摊子铺的越大,企业的实力也就越强,其实大不一定能取得规模优势,做强不一定做大。
    在实现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更应优先考虑做强的问题。这是因为,通过多元化经营做大企业集团,只是企业集团外延规模的扩张,通过内涵素质的提高来做强企业集团,则主要强调和追求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内涵素质决定着企业集团外延规模扩大的边界和效果,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应走以内涵带动外延,把两者结合起来的道路,以推动企业集团的持续成长。
    总之,多元化经营是企业集团发展的一种战略,是企业集团做大的一种手段,而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做强企业集团才是目的。就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与外国企业竞争、捍卫民族产业方面,中国企业集团的明显短处就是实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应进一步改善经营模式,作强做大主业,积极实施“有限多元化”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终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     
 



发表于 @ 2008年06月13日 08:36:00 |点击数(

旧一篇:[推荐]统计局:5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 | 新一篇:推荐:全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CPI未来走势仍存三大变数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45
本周点击:302
本月点击:1975
点击总数:251538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