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王世英)收藏

《北大荒英雄谱》
 

 

开拓者之歌 ——记宝泉岭农场奠基人王世英 吴述新 1990年11月7日,宝泉岭农场隆重举行了建场40周年庆祝大会。忆往昔,艰苦创业,看今 朝,兴旺发达。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宝泉岭农场奠基人——王世英。 (一) 1949年,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响应“军队参加生产”的号召和解放团转为农场的 指示,决定创建一个大型机械化农场。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址,身为团长兼政委的王世英 查阅了有关资料。当年冬,又组成了场址踏查小组,足迹踏遍“北满”几个地方,经过分析 比较,对走过的地方,都觉得不理想。 一天,王世英和战友们踏查归来,住在鹤立区一个大车店里,巧遇一位尚志村的农民, 他向王世英介绍说:“尚志村南边的岭前岭后,土地像面板一样平,有山有水,很多人都想 开这块地方,满清朝庭、军阀时代都失败了!日本人来过开拓团,也失败了!我看非得共产党 、解放军开垦不可。”并说:“那一带土地还是抗联英烈赵尚志战斗过的地方。”王世英听 后十分振奋,这位1938年参军,1939年入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老战士, 迫不及待地要将这富有传奇色彩的膏腴土地开发出来,使之为人民造福。 第二天,他们按照事先打听好的方向,像登山队一样,踏着盈尺的积雪前进。中午,王 世英带人登上了宝泉岭,山如玉簇,林披银装,望不到边的银白大地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安慰 和兴奋,也忘记了多少天的劳累。“老莫我们终于找到地方了,这片甩手无边的大荒原,足 够建个大型机械化农场了,好地方啊!”副团长莫余生点头回答说:“这里山上有树,地上有 草,沙石用不完,我们行动的话,年底就会把摊子支起来。” 1950年4月,解放一团擎起“八一”军旗,干部、战士带领学员,背起背包,扛着工具, 由鹤岗下火车,头顶青天,脚踏荒原,边修补鹤岗至萝北的老公路,边向宝泉岭挺进。 开荒任务,困难重重,还要和野兽毒蛇作斗争。王世英有魄力、有能力、有胆略、敢拍 板,性格乐观开朗豪爽。他每到一地,白天脚踏实地查看地形地貌,晚上听取汇报掌握第一 手材料,就像当年打仗一样,王世英和战友们,吹响了进军荒原的号角。 (二) 建场伊始,王世英指挥大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木结构搞基建;因时制宜,扬长避 短,肩扛担挑搞运输。为规划宝泉岭的开发建设,他呕心沥血,甚至连脸都没时间刮,留起 了长长的络腮胡子。在研究建场场址时,王世英博采众议,数遍了宝泉岭十二个山头,**后 说:“咱们就把岭西边的第三个向前突出的山头做为场部的地址。在它岭前打零号基桩,从 这里往南修第一条大马路。修路要修棋盘式的,能并排走四辆汽车。在矩形的街道内,营房 中间要有操场。”有人说:“政委,咱们是建农场还是修大马路?”王世英哈哈大笑地说: “将来咱们农场什么样的机械化动力都有,还怕马路宽吗?” 宝泉岭上树林蓊郁,岭下沃土无垠。山高树直挺拔可作造房之用,洼地蓬茸绿草可作苫 盖之物,砂土石料就地开采是用之不竭的建筑材料。可是怎样把这些建筑材料,在短时间变 成温暖亮堂的营房呢?王世英说:“咱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要有个讲究,不能进屋抬不 起头来,炕上地下黢黑。”民工们用叉泥和“干打垒”的作法盖房,进度很慢。莫余生、徐 善亭都积极主张自己动手干。王世英说:“当小工、学手艺、要速成、带徒弟。”“民工用 ‘干打垒’,是少数人干,咱们要‘都打垒’,多数人干。把一叉一叉的垒泥,改为群众性 脱大坯垒墙,众志成城,还怕营房盖不起来吗?”他们选出部分干部、战士和学员,配属在 民工中当徒工,边干边学,要求一个月速成,达到单独操作。开始时一栋房子需要664个工, 后来一个排可在4—5天建好一栋营房。所有营房七间一栋,保温、亮堂、坚固、美观,当地 老百姓叫它是北大荒土造洋房。 (三) 建场初,走伪满时期修的公路,路基狭窄,荆棘丛生,衰草连天,路面凸凹不平。那时 解放一团的汽车是缴获敌伪的战利品,烧的是木炭,修补后的公路,仍很难走车,时常打误 。有句形容汽车打误的顺口溜:“一去二三里,下车四五回,打眼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打眼即是在汽车爬坡时,往轮胎底放木头块,防止倒退。王世英从宏观着想,建设农场离不 开城市的支援和物资交流。他决心取鹤岗、宝泉岭两地之间的捷径,修一条公路。1950年8月 初,王世英向三个大队的干部分派任务:修筑一条距鹤岗**近,放一枪都打不透的公路,意 思是照直修。三个大队分段施工,争取在国庆节前修完。详细勘查路基已来不及了,从团部 找一名过去当过炮兵和另一名懂点测量的,拿着一个望远镜和标杆,在矿务局测量队两名同 志的帮助下,边测量边开始施工。王世英听到测量的同志说:进入市区,有几处地方得越山 而进。便查对测量图纸后坚定地说:“让环抱鹤岗的山岭低头,笔直通向宝泉岭。” 修路没有机器,都是手工操作,抬、挑、挖、刨、扛。在王世英提出:“变艰苦为光荣 ,变困难为胜利”的口号下,大家想出了许多形式的宣传鼓动竞赛办法。那时条件艰苦,没 有劳动保护用品,连一顶草帽也没有。抬筐的扁担都是柞木杠子,炎热的夏天既无防蚊帽, 也无垫肩,大家在工地上熏起一堆烟,光着膀子干。王世英沿路检查,当他检查到第四大队 施工地点,问道:“为什么要往山麓靠拢?”张鹏潜回答说:“前边水线洼塘地多,山麓地 势高省人工。”王世英说:“照直修,咱们有力量,今天看是费人力,从长远看又省人工又 节约油料,节省更多的运输时间。直道车跑得快,这个帐你算了没有?”工作决议一经执行 ,王世英是不轻易改动的。 在王世英的指挥下,修建、筑路两条战线展开了爱国主义的大竞赛,筑路提前完成了任 务。当年有句“六十之计,三十而竣”的口头禅,即:六十天的任务,一个月完成了。高大 钧曾说:“王世英带领修的这条公路,不但对宝泉岭一个农场有利,对里边许多场子,巩固 建设边疆都有战略意义。” (四) 王世英没有陶醉,依然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那些日子,常有人看到他独自踟蹰在宝泉 岭坡前。一天,王世英对莫余生说:修一个大澡塘子,叫大家劳动一天后,洗个澡讲卫生解 解乏。再修一个冬天能集中学习,雨天能在室内打篮球的俱乐部。主意拿定后,王世英在动 员会上说:“自古以来,这里虽有过人家,却未有过大澡塘子,不是人们不讲卫生,而是条 件艰苦。咱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先锋队,不但在生产上劳动好,而且在生活上还要卫生好讲 文明。”他命令李达生设计出超过鹤岗市同江浴池规模设备的大澡塘子。盖大澡塘子,有的 墙砌了三遍,有的墙是专有人看线砌成的。浴池内的水道排灌,是在鹤岗矿务局工程队的指 导下施工的。大家日出而做,日落也不休息。有月亮时借着月光运砖备料,没月亮打着马蹄 灯抹水泥地面。用自己烧的砖砌成的大澡塘,虽然屋盖是羊草苫的,但内部是暖气、瓷砖、 上下水道。有男池、女池、盆池、淋浴,一次可容两个中队的人洗澡。建场一周年时,王世 英陪同鹤岗市、萝北县的干部参观,他们说:这是北大荒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澡塘。人民日 报记者田流在解放一团体验生活时对王世英说:“这个大澡塘和城市的浴池比起来,也不逊 色”。 (五) 盛夏的北大荒,热气蒸人,临时搭的主席台,没有任何遮阳的设置。大家都被王世英的 讲话吸引住了,忘记了疲劳,也不觉炎热。他说:“咱们的宝泉岭要既会建设,也会娱乐。 要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各中队有小俱乐部,团部要有综合性文娱场所总俱乐部。明年安 上电灯,也要五彩缤纷。”王世英的话,能把死人说活了,能把活人说飞了。说不上大家哪 来那股猛劲,修成的总俱乐部长60米,宽28米,中间高14米,正面呈金字塔状,能容纳5000 人开会及文体活动用,室内有篮球场地。 1951年春,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培植和鹤岗市矿务局苏联专家视察参观时,对总 俱乐部赞不绝口,称为边疆的奇迹。 1960年,因盖宝泉岭农场办公楼(后改为农机校大楼、管局办公楼),场党委决定拆除总 俱乐部。但建场时总俱乐部的雄伟英姿,给人留下了骄傲的回忆。 1951年,王世英又领导全团修建了5栋M型大粮库、修配厂、粮油加工厂、托儿所。还架 起了电线,荒原开始有了电灯和广播站。两年开荒11.4万多亩。 (六) 为实现宝泉岭农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王世英亲自指导绘制了《建场荒原图》,《1951 年宝泉岭现状图》,《宝泉岭农场五年计划图》。他拿着图和说明下去,逐个大队、中队宣 讲。在工地、劳动现场和营房,大家听着宣讲想着未来,千百颗心都被美好的前程吸引了。 王世英也曾蒙受过不白之冤,但他始终以党的利益为重,1960 年7月,在给妻子的信中 他写道:“月萍……我想和你说几句儿女情长的话,我们为真理,为了党的事业,可以牺牲 我们的一切,这是我们长期的、终生的愿望。为我们的后代我们生下来的这七条小生命着想 ,我们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为保尔柯察金式的战士”。 1961年6月,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副师长的王世英检查工作时,乘车因故遇难,年 仅40岁。 王世英去了,但他在黑龙江垦区做出的卓越贡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王震部长在1975 年9月给新疆赛福鼎的信中说:我感到王世英在工作上一贯积极,对开发和建设北大荒是有贡 献的。 拼音:wangshiying 姓名:王世英 序号:0015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19:41:00 |点击数(

旧一篇:北大荒英雄谱(刘海) | 新一篇:北大荒英雄谱(向俊选)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娱乐天地(4篇)
杂谈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知青岁月(11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