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农机产业升级带动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 [推荐]收藏

        2007年1月26日,农历的腊八节。这天,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农民张虎“弃旧迎新”,相伴5年多的三轮农用车被他置换成一辆崭新的轻卡。张虎的例子,是当前农村市场交通运输工具更新换代的缩影。 

        农村改革引发产品升级 

        时钟倒拨到2005年初。 

        张虎所在的村子通了新公路,又宽又直,看着一辆辆轻卡从身边呼啸而过,张虎心里不是个滋味。在那一刻,张虎开始筹划换新车。 

        在过去五年,三轮农用车是张虎一家子的生计来源。夏天,张虎把自家种的菜运到城里的菜市场;冬闲时,张虎到附近的煤矿贩些煤回来卖。 

        张虎说:“以前,村里的农用车主要是用来买化肥,秋收的时候再把粮食运出去,**远也就跑到县里。现在公路修通了,村里的地也多数种上了大棚蔬菜,这些菜都要运到几百公里外的城里去卖,三轮有些跟不上了。”据张虎介绍,在村子里,从事种植业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大部分去外地打工赚钱了,留在老家的一部分年轻人则选择了物流运输。“好像一眨眼的功夫,村子里到处跑着轻型卡车。”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运输车辆,用于农业种植的农业机械也向着大中型转变。农用三轮车向轻型卡车升级,传统的四轮拖拉机向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升级。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6年上半年伊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爆了农民对大中型拖拉机与收获机的需求,产销增幅达到50%-60%。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农机工业预计将实现产销额达1300亿元,增幅约为22%。2007年,农机工业将实现产销额达1500亿元,增幅约为15%。 

        出现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机械制造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出现了质的变化。“以前,农民的生产主要是靠人力和畜力,以及少量的小马力四轮拖拉机,主要用来耕种。后来,操作简单,运力适中的三轮农用车走入农民的生活。今天,诸如低速载货汽车,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更是可让农村人摆脱体力劳动的束缚。” 

        “小型多,大型少;动力多,配套少;低档次多,高档次少”,以往农机工业这种产品结构正逐步得到改变,高元恩说,中国农机已经走入升级时代。 

        行业洗牌提速 

        庞大的农村市场,诱惑是巨大的。当前,在轻卡市场,有北汽、东风、福田等传统商用车企业,同时不断有新企业和轻卡品牌出现,其背后是大量外来资本的涌入。 

        目前国内农机行业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市场细分不充分。有新企业不断进入这一行业,是基于其低成本和低难度,在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境外资本。”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加剧了农机市场的竞争,制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然而,市场的问题终究需要市场去解决,面对种种问题,高元恩说,破解之法在于国内农机企业看准市场形势,加速自身变革。 

        “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各企业间的竞争和较量将在农机行业的各个领域上演。如果缺乏战略眼光和竞争魄力,规模又上不去,将很难应付行业的冲击,**终被淘汰出局也是意料之中。”高元恩说道。 

        命运嬗变的前夜 

相对于福田等商用车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的传统农机企业,更是在资金和技术的两重制约下走到了命运嬗变的前夜。 

        在众多积极谋求蜕变的农机企业中,行业“龙头老大”山东时风集团(以下简称时风)**近动作频频。20年前,以小型拖拉机、三轮农用和单缸发动机起家的时风,一直凭借三轮农用车、四轮拖拉机以及大型田间作业机械等产品主宰市场。如今,市场形势风云突变,时风面临历史的拐点。 

        在时风提供的一份数据报告中,记者发现,从近几年该集团的销售收入看,低端产品所占销售额的比例正逐年下降。2006年,时风销售总额达到141.6亿元,增长了21.9%,而来自传统农机具的销售收入只占总销售额的六成多一点。 

        那么,剩余的销售额出自何处?“升级换代后的新产品。包括四轮低速载货车、时风轻卡、工程轮胎以及大马力拖拉机等,而且这部分产品占销售额的比重日益上升。”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解释说。 

        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里,农机产品拼的是价格,如今,价格已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谁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谁能准确地细分市场,谁就能抢得先机。传统的农机企业欲在险象环生的市场中独领风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实施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化竞争。”刘成强告诉记者,“我国农机产业形成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海外市场可以消化这部分生产能力。低速汽车适应性强、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 

        在时风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森连华告诉记者,时风是以轮胎产业为突破口进军国际的,2006年时风仅轮胎出口创汇就超过4000万美元。2006年11月,时风试制成功直径达3.7米,重3.6吨的40.00-57型巨型轮胎,时风是国内惟一一家能生产这种轮胎的企业。2007年,时风计划再投资1.5亿元用于轮胎公司技术改造,形成年产20万套巨型工程轮胎的生产能力。“一条这样的轮胎价值等同于一辆高级轿车。”据森连华介绍,这种巨型矿山用轮胎广受国外用户的青睐,手里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7月份。 

        轮胎项目,仅仅是时风重点突击的领域之一。据悉,热电中心10万千瓦机组项目、660万套农业装备轮胎项目、30000吨锦纶工业布项目、5000台联合收割机及农装配件等重大产业项目都已经整装待发。主导产品在三轮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低速货车、轻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轮胎和联合收割机。这种发展模式被刘成强总结为“同心多元化”。 

        谋求突围的时风,或许可以带给中国的农机企业一点启示。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3:17:00 |点击数(

旧一篇:我国的农机发展差距在哪?[推荐] | 新一篇:博客感言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