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产业研究>>

21世纪初农机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推荐]收藏

      来源:中国农机化报社 作者:张蓝水 

      在人类进入公元21世纪的时候,中国迎来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已经看见和可以预见的种种情况分析,"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展现在农机界面前的并非是撒满鲜花的路。 "十五"计划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和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面临四个绕不开的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提出的全新课题;加入和适应WT0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规则对农业产生的严重的影响;扼制农民收入下降趋势和对农民增收途径的艰难探索;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给农业带来的阵痛冲击。这四个方面**终都要渗透到农业机械化领域,其负面作用即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并非始于今日,但历次调整都没有象这次触动我国农业的神经。过去50年的农业调整,可以说都是围绕粮食增量的调整。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单产;开荒增加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都曾经给农业机械化提出一个接一个的新机遇、新市场。前30年采取行政手段,主要是国家投资;后20年采取市场化改革,转为主要靠农民投资。截至1999年底,全国农机固定资产原值2641亿元,其中农产所有2281亿元,占86.36%。全国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机耕65.02%、机播25.59%、机收16.29%。50年来,我国主要解决劳动强度大、人畜力难以胜任的耕整地机械化和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的播种、收获机械化,总括地讲,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机化重点是在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而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优势领域。此次农业结构调整,是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发展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条件下的调整。调整方向是:强调农产品优质、高效;提高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比重;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恢复生态环境,退耕还草、还林、还水;以营造农业多样化和生态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长期性目标。在国家一时难以实现种植区域化的条件下,更多地为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家庭自我调节。在国家放弃对东北低质春小麦、南方低质早稻和低质冬小麦等收购保护价之后,这些品种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经济作物特点是北方花生、南方油菜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全国蔬菜、水果种植量,牛、羊及水产养殖量均有明显增长。2000年全国粮食减产约4500万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是主要原因之一。 粮食作物面积调减,使得保有量很大的粮食生产机械适宜作业面积相应减少,一些重点农机具品种出现低水平相对饱和趋势。我国粮食作物机收率尚不及1/6,但在2000年全国性跨区作业中,联合收获机作业价格下降,且单机作业量减少,即是佐证。经济作物如花生、油菜、蔬菜、水果等所需机械,特别是播种、收获机械,50年来一直是农机化的弱项,有的尚属空白。近些年由于忽视农机基础性科研,国家缺乏经济作物机械必要的技术储备,而新机具的研制约需5年的成熟期。至于牧草机械和草食畜饲养机械,则需要一个恢复和再造过程。从总体上看,近5年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增势受到遏制。 适应世贸规则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1世纪初的5年,可以说是我国农民逐步适应WTO贸易规则的5年。我国农民将以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面对世界发达国家规模经营、高生产率家庭农场的竞争。对于如此悬殊的反差,令人忧虑的是,不论是观念上和应对措施上,我国农民的准备都显得严重不足。面对即将到来的史**前**的"商战",处于封闭环境、"散兵"状态的农民,对WTO尚不知为何物不在少数。这使人联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珍珠港。 "十五"期间,正逢加入WTO初期。对涉及中国农民切身利益的WTO,仅限于官员和知识阶层的利弊说教,是不能替代农民的切身感受。现在急需在农民中进行一番宣传、动员、学习、模拟"运动",认识、熟悉、运用WTO规划,准备"应战"辎重。这5年可以说是中国农民实习WTO的5年。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应对WTO挑战的"武器",进而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为,这需要时日。很难设想在这5年中,农机化会有意外突破。有一种说法,加入WTO,国外先进农机以低关税进入我国,会给农机化带来发展机遇。统而概之的说是不错的,但冷静分析,改革开放使得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只要有需要就可从国内外市场买到国外先进农机。而对大多数农村,降低了关税的国外先进农机与国内同类机型价格相比也是难以承受的高昂。而且有的外国企业以高质价为理念,为今后竞争留有足够降价空间。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我国农产品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靠政策提价已没有空间;从事城乡非农产业,增加现金收入的路径也受到各方阻滞。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难解的"结"。人均耕地不足0.8亩的粮食生产很难成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实际只是一种生存保障资源。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不得不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我国达到年产5亿吨粮食的生产能力,用占世界不及10%的耕地保证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安全。而不象荷兰、以色列等国,在有限的耕地上,采用工业化手段,生产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靠出口创汇在世界市场上获得必要的粮食。这是经济全球化在农业上的突出表现。应该说,历史上他国农民所以富裕,我国农民所以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产出率低,如果我们从世界范围综合考虑食物安全问题,使我国农业融入经济全球化,辟出相当份额的耕地资源,用现代工业化手段,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进入国外和国内市场,是保证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然而这种经济转型的调整不会一朝一夕即刻奏效。有人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在减少农民,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目标,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如果农民减少以后,仍生产低附加值农产品,处于初级规模经营的农户能富裕到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准吗?从当前来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多种途径出现拥堵。曾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乡镇企业正经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考验,景气度下降;城市大中型国有企业正经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阵痛的困扰,都面临劳动力过剩的难题。我国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制造业的充足发展和集聚,小城镇的兴起则是无源之水。人为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小城镇,没有服务对象的服务业难以形成,也难以为继。推进城镇化必须解决"农民进城干什么去"这一首要问题。当前这一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均在探索之中。 从目前看,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较为现实的途径,是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即在粮食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家畜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经济作物和林果种殖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实行农业内部的劳动力结构性转移。据此可以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农业外部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使一部份农民转入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使从事农、工、商的农民收入都得到相应提高。如果只是城市工商企业与农民的产业化经营,农民仍然处于提供低附加值农产品的地位,则既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不会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如此,业已存在的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十五"期间很可能会继续拉大。提高农民收入可以说目前尚未找到一个根本有效的万全之策,或者说未找到突围的出路。"十五"期间农民收入会摆脱增幅趋缓的窘境吗?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原动力在农民。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势必遇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困扰。投入不逮,遑谈发展。 能源国际接轨 能源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动力。在国际上,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往往成为经济与政治混交的战略武器。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已转向能耗少的新经济阶段。但美国却有足够半年使用的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是石油进口国,石油年需量超过2亿吨,而年产量仅1.6亿吨。近年我国建设了许多储粮库,却没有足够的储油能力,难以实行重大价格调节。国际油价变动的主动权掌握在欧佩克手里。油价对石油进口国的影响,不仅中国,连美国有时也奈何不得。能源紧缺是困扰地球人头等重要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2000年起实行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年11月,民用航空票价因燃油涨价而提价15%,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反应。柴油涨价则直接触及农机化的骨髓,一些省份农机人叫苦不迭。农民经不住农机人转嫁油价,而谢绝农机作业。农机化领域是我国柴油消耗大户。可以说,柴油是农机化的血液和命脉。"十五"期间,如果国家对农用柴油没有大的举措,而随国际石油价格晴雨表自动驱使,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危机就不再是学者们的清谈。农用柴油危机将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抑制农民增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十五"开始,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农机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突出标志。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绕开农业机械化。当前我国农业劳动量,耕地2/3、播种l/4、收获l/6已由农机承担。在平原地区,农机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十五"期间可能出现的对农机化的制约,实质是经济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十五"计划建议提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力度。应该说包括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特别是社会对大中型拖拉机更新补贴、农用柴油补贴和新技术导入补贴。对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特别是效益优先的项目,国家的投入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对农业生产力的支持和保护。 "十五"期间,农机化领域应重在管好用好现有农用装备,使其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效益。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趋利避害,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做出贡。经过"十五"期间的整合,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将充分显现出来,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力量。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18:00 |点击数(

旧一篇:关于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推荐] | 新一篇:世界和我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动态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