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机技术交流>>
2、全方位深松。选用全方位深松机根据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
(1)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2)作业要求。深松深度:35~50cm;深松时间:在秸秆处理后或播种前作业;作业中松深一致,不得有重复或漏松现象;
全方位深松机是一种全新的农田深松作业机具,它适用于旱作或稻麦两作地区。用于打破多种土壤障碍(如犁底层、粘重、盐碱土层等),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并能在雨季蓄纳降雨,干旱季节又能从心土层提墒,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全方位深松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2~13g/cm3,适宜作物生长发育;使土壤的渗水速率增大5~10倍,能在一小时内接纳100mm左右的降雨而不出现地表积水或径流;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层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对降低耕层土壤含盐量、防止返盐均有明显的效果。全方位深松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深松作业的原则
深松作业应根据土壤墒情、耕层质地情况具体确定,一般耕层深厚、耕层内无树根、石头等硬质物质的地块宜深些,否则宜浅些;作业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比较粘重的地块不宜进行全面深松作业,尤其不宜采用全方位深松机作业,以防来年出现坚硬干结的垡条而无法进行耕作;机具作业入土时应随机车行进入土;机车行进中不得急转弯和倒车,以防损坏机具;深松作业以打破犁底层、蓄水保墒(排涝)为目的,因此,深度应以35~45cm为宜,不宜过浅(小于30cm),以利于土壤水库的形成和建立。
四、推广现状与对策
机械化深松技术,不仅能大面积提高中低产田的粮食产量,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也十分可观。菏泽市成武县农机局于2005年在天宫镇创建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园,示范园内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截止目前,秸杆覆盖、免耕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已被农民朋友所接受,辐射带动效果显著,而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未走出示范园。采取机械化深松的地块作物抗倒伏、抗干旱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土壤机械深松与修建农田灌溉网比较,机械深松具有节省、长效、科学的优点。这项效益高、见效快的先进技术推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深松机拥有量太少,深松机械以大型拖拉机为动力,一台大型拖拉机9万元左右,虽然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有补贴,但是由于农民对深松的认识不到位,很少有农民投资购买深松的机具。而没有足量的机械,全面推广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农机服务组织不健全。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从目前作业情况看,由于地块小,大型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较低,这就需要农机服务组织加强统一的功能,实行作物连片种植,统一收种,统一安排作业次序。三是推广缺乏后劲。全方位深松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要经历一个“政府示范群众看,群众见利跟着干”的过程,而现在示范推广缺乏机械,户营深松机械由于利用率低,作业成本高,作业价格群众难以接受,严重制约了推广范围的扩大。
为此,我认为要加快深松技术的推广进程,尽快把这一先进的技术转化现实生产力,必须走服务产业化的路子。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民购买深松机增加资金补贴比例,为深松技术推广提供足量的机具。二是组建专业农机合作社,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今后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发展成套农机装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改变过去购机补贴的普惠制,形成“一户购机,多户使用”的新局面,这种社会化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机具的使用效率。三是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是形成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农民可以和合作社签订机械化作业合同,还可以把手中的土地有偿租赁给合作社经营,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是建立深松技术推广基金,对深松作业实行作业补贴,提高农户接受深松技术的承受能力,为大面积实施深松技术提供资金保证。五是农机农艺结合,把深松和免耕播种、秸杆覆盖、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同步进行,降低作业成本。(陈秀莲)
发表于 @ 2008年09月24日 11: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