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五师八十六团党委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团场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提出实施12345工程建设,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步伐两个步伐;夯实节水灌溉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三大基地;实施农业立团、招商兴团、城郊活团、科技强团四大战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团场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团场城镇化、环境优美化、社会保障化五化进程。立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平安和谐团场,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该团党委提出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促进团场发展上,用在促进职工增收上,用在保持社会稳定上,不管下多大力气,也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力争实现生产总值1.98亿元,增长11%,职均收入18200元,增长8.3%。人均收入8315元,增长6.6%。人均生产总值1.34万元,增长12%。主要农作物棉花总产36000吨,下降9%;粮食总产8800吨,比2008年增产4720吨;红提总产8000吨,同比增产5290吨;酱用番茄2万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14万元。
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该团党委将按照“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总体要求,结合团场土地瘠薄、夏季干旱缺水等实际问题,因地制宜的将低产棉田调出去,使棉花面积由计划种植的8.37万亩压缩到7.8万亩左右,力争在优质、高产上下功夫,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上做文章,在引进新品种、强化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治上显成效。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实施精准播种技术,使高新节水滴灌面积和良种推广面积分别达到90%以上。
在做大做强城郊产业上,该团今年计划在南区新栽植2800亩红提,使红提种植面积逐步发展到1.3万亩,并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种植1000亩滴灌大果沙棘,使南区逐步发展成为特色果林基地。在北区现有80座温室大棚和150座钢架大棚的基础上,再新建56座标准化蔬菜大棚,对投资建新棚的,每座给予10000元奖励,全团力争打造1800亩的特色果蔬基地。大力抓好特色果品引进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工作,积极办理好蔬菜出口哈萨克斯坦的相关手续,使"艾家牌"蔬菜走向博州,走出国门,逐步形成城郊产业"南果北蔬"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该团将充分利用87团、小营盘制浆番茄厂的地域优势,将6个农业连队种植棉花年限长、地力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4200亩低产棉田,优化调整为番茄,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为职工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为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该团将跳出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育肥羊基地建设和草场优势,在农区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生产,推广规模化养鸡、养猪。在山区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和肉用细毛羊生产,通过招商引资的万头养猪基地和10万只养鸡基地向连队辐射,培育、扶持养殖大户,加强细毛羊改良和动物防疫,走专业化饲养、体系化防疫、良种化繁育的新路子。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400万元,牧业职工人均收入2万元。
为了实现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该团还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快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挥棉花、红提、畜牧、蔬菜四大支柱产业优势,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市场的理念推动农业,以服务的理念引导农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特色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力争在南区规划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团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团将紧紧围绕国家9大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目前申报并将实施的南区至博乐市新政府大楼的通营公路,将为南区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以及房地产开发和发展城郊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活力。积极引进的4个招商引资项目,将为团场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就业能力、提高职工收入、提升经济总量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兵团日报)
发表于 @ 2009年03月17日 15:4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