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农机制造业就好像进入了游乐场,一场游戏一场梦。
从2008年开始,终于,无奈地坐上了“过山车”,然而,享受的并不是那种酣畅的快感。生死存亡,听天由命。尽管有购机补贴这副“猛药”的刺激,但就是没有高潮,怎么都不听使唤。明明知道“绿帽子”戴上,不愿意还一个劲儿高兴!明明知道是“强奸”,还要装做一番享受的样子。“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嚎”。
上半年,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农机制造企业背负了空前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又集中出现了出口订单减少、市场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等严重问题,企业经营情况面临严峻考验。看看数据:2008年,农机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合计5.82亿元,同比增亏48.27%。亏损企业数279个,同比增加18.22%,亏损面达到13.84%。
进入2009年以来,在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的刺激下,特别是购机补贴再次翻了一个跟头,农机制造业开始出现趋稳反弹的迹象,开工率提高,生产增长,库存降低。来自有关企业反映,今年开门就见了红,生产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生产的繁忙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忧郁的表情仍写在每一个老总的脸上。随着购机补贴的翻番,国内农机流通全面进入补贴市场,企业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要命的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金融危机仍看不到底,国外需求低迷,大量中小企业订单不足,经营没有实质性好转。
有关企业担心,这样再过三、四年,中国还有没有农机制造业?显然是过于担心了。但是,在生产增长的同时,利润不增反降却是不争的事实。长期存在于行业的这种怪现象不仅没有一丝一毫解决,反而见怪不怪了。
一是效益下降,亏损严重。生产增长,效益下滑,这似乎是我国农机工业始终没有绕过的一道坎,经济增长的时候是这样,下滑的时候仍没有改观。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必将影响行业长远发展。难道农机工业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怪圈?
二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农机工业中小企业多,民营企业多,中小企业占99%。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效益下滑,流动资金周转不畅,融资困难优为突出。在资金不足的束缚下,企业发展动力受阻,行业发展前景堪忧。
三是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出口下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特别是在中小型
拖拉机、排灌机械、植保机械等许多行业已经具备了出口导向型特点,外向型依赖度很强。2008年,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达到64.88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农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1/4。我国农机工业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市场对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说明:由于**近搬家的事情太多,这片文章没有经过很好打磨,请谅解!
发表于 @ 2009年03月18日 16:2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