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新疆兵团农二师二二三团的农五连304上条田,20名职工正在帮助小麦承包户小阿不都依安装加压滴灌设施。今年,农五连在生产科的指导扶持下,试种67亩加压滴灌小麦,这项试验将彻底改变二二三团几十年的传统种植观念,职工对此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据了解,2009年,二二三团全面推行农业模式化栽培,狠抓农田标准化管理,大力推广滴灌、精量播种等精准农业技术,种植春小麦1.8755亩,在焉耆垦区率先试验应用了小麦大面积节水滴灌栽培模式,其中,在各农业连队进行了800亩地的实验。农业连队积极响应,加大宣传,鼓励职工采用新技术。
农五连副连长董良算了一笔账,即从成本上计算:传统的种植要开试验挖毛渠、修毛渠,不但占用了生产用地,浇水上还要雇工,而且劳动强度大,亩人工浇水费在35-40元,而对于加压滴灌种植上,虽然滴灌看上去成本较大,但67亩地就可以节省了5亩毛渠所占的用地,浇水的劳动力却节省了,对比之下要比传统种植67亩小麦地仅高出2000余元,而且小麦收获后的滴灌带、主管维护的好,来年还可以继续使用。此外,运用加压滴灌种植好处还很多,特别是在水肥的管理上,由于浇水、施肥均匀,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以高30%-40%,从而在产量上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职工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很感兴趣,干劲足,仅一天时间就完成整个条田的管带铺设工作,并为4月12日小麦头水滴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小麦头水滴灌现场,我们看到,以前传统的种植模式,需要3-5个干部职工轮流值班浇地,而且还要做到细流沟灌、不串不漫,高包压水、浇匀浇透,没有3、4天的时间是干不完的,而现在,整个条田只有2个人用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浇水的任务,而且省时、省力、省人工,这不,小阿不都依笑眯眯地蹲在地头卷着莫和烟正在和技术员聊天呢。
农五连连长何岩春在滴灌麦地介绍说:小麦采用滴灌技术实现了浇水、施肥、施药一体化和可控化,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由于节水、省肥、省药、省工、省地,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达到了匀水、匀肥的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中低产田利用率,有效改变了传统粮食种植方式,职工也非常乐于接受此项技术的使用。
目前,二二三团1.8775亩春小麦出土发芽,分蘖生长,长势良好,丰收前景喜人。使用加压滴灌浇过的小麦也喝足了头遍春水。(赵敏 董良 李吉新)
发表于 @ 2009年04月13日 12:1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