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从农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局获悉,师市始终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自去年起全面实施粮、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各三分之一的结构调整思路,打破了棉花“一枝独秀”的种植格局,提前一年实现了三个三分之一的作物结构调整目标。
近年来,师市坚持深化农业和团场改革,全方位推行生产费用全额自理,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确保职工增收,团场增效。在此过程中,师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14个农牧团场实施粮、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三个三分之一规划,以彻底打破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格局,并从2007年开始逐年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番茄、葡萄、粮食等种植面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今年,师市坚持以水定地,坚决退出低产棉田,一次性压缩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同比减少44%;粮食面积增加21万亩,同比增长44%;番茄、果蔬等特色作物面积增加20万亩,同比增长49%。全师种植粮食作物68万亩,棉花作物60万亩,特色作物60万亩。
为了达到更适宜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各团场都积极引导职工坚持“五统一”种植标准,全面推行十大主体栽培技术和六大精准农业技术,千方百计提高关键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和时效性。各农业连队领导走家串户,广泛征求职工对作物种植的意见,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归类、划片、调整地块、集中连片的办法,根据职工的意愿将同一种作物划分在同一块条田里种植,从源头上消除了“花花田”,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如果说结构调整使得师市农业种植格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订单农业则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在科学增加番茄、土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过程中,师市坚持走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之路,大中型团场今年都相继投资兴建了番茄、土豆、蔬菜等涉农加工企业,让职工放心种植,保险经营。(李天星)
发表于 @ 2009年06月05日 11:55: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