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栋

我只是一个不称职的记录者。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陈栋栋>>默认类别>>

农机补贴,补贴了谁?收藏

  此稿2009年以内参形式送国务院有关部门,此处隐去真名。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2009年中央财政拟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30亿元,将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

  从去年的40亿元增加到年初的100亿元,现在又增加了30亿元,对此前受金融危机影响陷入困境的农机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记者近日到江苏省部分农机企业调查了解到,在农机补贴大幅增加的刺激下,企业目前国内市场订单重组,生产经营形势良好。

  但是,在对补贴增加表示欢迎和感谢的同时,一些农机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担心。目前农机补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使补贴资金无法完全落到实处,损害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需要有关部门引起注意。

  每卖一台农机,要向农机局交“推广费”

  常州一位不便具名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营销,在业内摸爬滚打十几年。他向记者展示了刚刚收到的一份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关于湖北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广告费用的通知》。《通知》说,“经研究决定,《湖北省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彩页广告收费标准为封面一万元,封底八千元,内页五千元/面。《农村新报》产品公告收费标准为每个产品200元。”

  “其实就是要钱。”他告诉记者,他们厂一共45个品种的产品进入了补贴目录,意味着至少要花9000元钱,在这份农民很难看到的《农村新报》上登公告。“如果每个省都这么搞,你想想要花多少钱?”

  随着农机补贴政策近年来逐渐推广,上述现象也渐渐变得司空见惯。类似的广告、公告、推介会、现场会,“一个地方一个办法,你要是不出钱,就不要想顺利拿到补贴。企业既花钱又花精力,负担很大。”他说。

  在农机补贴的整个链条上,由于掌握了进入补贴目录的“门槛”,又是补贴资金发放的中枢环节(各省财政部门须根据地方农机局上报的销售核准情况,将补贴资金支付给相关企业或经销商),各级农机局实际上成为权力**大的部门。因此,一些地方开始设法从中分一杯羹。类似上述“雁过拔毛”的现象不少,使补贴资金无法有效到位,损害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普遍的做法是向企业或经销商收取诸如“农机推广费”之类的费用。在连云港东海区搞了多年农机经销的徐林(化名)告诉记者,销售一台售价10万元左右的大拖,要向区农机局交三四千元不等的“推广费”。不同产品收费“标准”不同,基本占车价的6%-8%,已经成为惯例。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本来就只有一两个点。要交推广费,就只能抬高车价。所有经销商都有这样的支出,原本可以让利给农民的空间就被‘拿走’了。实际上农民享受的补贴资金减少了。”据徐林估算,如果各级补贴达到车价的30%,农民真正享受到的,保守估计只有20%左右。”

  利用便利,有的农机局干脆自己办起了农机经销公司,或让亲戚朋友开公司,将补贴政策向这些公司倾斜。江苏某集团市场管理部部长***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某县农机局负责人暗示他把经销权给某家公司,保证能顺利拿到补贴。如果给别的经销商,补贴资金则不一定什么时候到位。“我们原来在各地都有比较固定的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导致我们和传统经销商之间产生隔阂,对销售渠道产生了影响。”***说。

  农民老谈向记者描述自己的经历。一款由当地农机局“指定经销商”销售的120马力轮式拖拉机售价为14.6万元,扣除国家30%的补贴,他需要掏10万多元。老谈直接打电话到生产厂家河南一拖,该厂销售部门回复称,该机型售价12万元,减去30%的补贴,即使老谈自己付运费,也比当地便宜1万元左右。

  在采访期间,记者与多位企业负责人和经销商交流,上述现象如今十分普遍。随着补贴资金不断增加,他们担心这种现象会变本加厉,实际上严重损害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地方保护导致产能低水平重复

  谈到农机补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董事长认为,农机补贴执行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增多,不利于整个农机行业水平的提升。

  “这样的情况很多。”***举了个例子,河南一拖周边有很多小“作坊”。农民们到一拖的配套企业买回部件,自己组装。由于农机补贴目录缺乏对生产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的严格“门槛”,这些小作坊生产的拖拉机,不经测试也能进目录,也能卖出去。

  而这种现象背后,除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还存在着不少腐败现象。对正规企业而言,无法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对整个农机行业而言,意味着低水平的重复投资,产业升级受到影响。从根本上讲,也无法保护农民的利益。

  “农机补贴的目录应该有针对企业的准入门槛。”***说,“不能一个地方一个标准,进入补贴目录的企业的规模、技术能力应该有限制。”

  资金结算周期长,建议探索普惠制

  对企业而言,补贴资金是一份大礼,但要把这份礼物收入囊中,需要很大的耐心。

  如今,农民购买补贴目录内的产品,只需要支付扣除补贴后的资金。对农民来说,既缓解了现金压力,又省去了跑腿“报销”的麻烦,十分便利。补贴资金则经农机局核实上报后,由各省财政定期与企业结算。原则上应该每季度结算一次,但目前多数地区每年只结算两次,有的甚至一年只结算一次。只有江苏等少数省能做到每季度结算一次。

  如此漫长的结算周期,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据了解,目前***约有6000多万资金压在各地财政局,东风农机去年**高峰的时候,有超过1亿元被挤占。“去年补贴40亿元,就占用这么多。今年130亿,肯定会更多。”许国明说,“金融危机情况下,现金对企业是**重要的。”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企业普遍认为,希望农机补贴政策也能探索采取普惠制。即根据不同产品确定不同的补贴比例,农民购买时付全款,再持凭证到指定的银行领取补贴。这样,资金不再需要农机局逐个审批放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企业回笼资金速度可以加快。

  “过去,由于补贴资金有限,不具备实行普惠制的条件。现在补贴资金大幅增加,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我们认为条件已经比较成熟。”***说。

  企业的销售部门主管和经销商们则希望,“少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能够按照正常的市场行为操作。”徐林建议,农机局可以办手续、不收费,或者将相关费用“明码标价”,杜绝暗箱操作。

  同时,应考虑取消目前的产品限价制度,一旦有了价格“上限”,就给很多不规范的企业盈利空间。“让所有企业都到市场上去竞争。既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也能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也会消失。”***说。

发表于 @ 2010年04月01日 22:36:00 |点击数(

旧一篇:非农题材 | 新一篇:促进农机化及农机工业的意见5月份公布

博客信息
陈栋栋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9年09月07日
今天点击:62
本周点击:33
本月点击:250
点击总数:112408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联系电话:010-88368486-1051; 电子邮箱:chendd1227@163.com; MSN:chendongdong2010@hotmail.com
文章分类
默认类别默认类别(55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