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第二批补贴资金有望再次激活市场

作者:陈栋栋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2日 收藏

  备受关注的30亿元农机补贴资金终于尘埃落定。“资金的使用将继续执行原来的办法,补贴操作方式和程序保持不变。”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有关人士9月1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15日18:39分,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第二批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效用。

  本报记者****获悉,一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委共同参与起草的文件已经完成。

30亿元大幕拉开

  “我们一直在和财政部沟通,希望补贴资金早日下达。”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综合处调研员李斯华9月17日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在已下发的100亿元的补贴资金基础之上,第二批30亿元补贴资金已经正式下达,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为购机补贴政策的操作部门,农业部9月15日发布的《通知》指出,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加强责任感,将第二批30亿元补贴资金的实施工作,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头等大事,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

  记者了解到,农业部、财政部于去年12月26日印发了《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并下达了第一批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方案确定以及资金下达时间也比往年大大提前。

  在30亿元补贴资金尚未下达时,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表示要提前做好实施准备,并指导农机生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提前制定产销计划,保证及时供货,资金一旦到位,立即组织实施。

  李斯华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秋季农业生产已经陆续展开,实施好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进一步拉动内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

市场迎来小高峰

  “在30亿元补贴资金的拉动下,农机市场将出现新一轮销售高峰。”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信息中心主任刘振德9月1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资金规模和往年的销售形势,接下来的销售高峰要远低于今年上半年。

  “今年市场销售形势十分看好。”江苏现代锋陵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晓斌9月17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该公司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提前实现了全年2000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下线的任务。“我们全年的生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又追加了400台的生产任务。”

  李晓斌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拉动下,该公司生产的锋陵牌4LB-150型半喂入收割机的产销量连续翻番,从2005年的65台上升到2008年的1000台,今年将突破2000台,市场份额也从当初的0.1%上升到25%,已经可以与国外品牌抗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农机工业产销两旺。今年1~7月,农机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21.93亿元,同比增长22.72%,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场上作业机械、饲料生产专用设备等都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

  刘振德认为,近几个月各农机生产企业呈现的产销两旺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拉动,农机生产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后农机补贴市场”。更要关注“后农机补贴时代”,即国家一旦取消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生产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力地拉动了我国农机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告诉记者,由于补贴额度的不断增加,农机市场逐步由市场经济进入补贴经济时代。市场配置资源的缺失,将影响农机工业的长远发展。

钱怎么花?

  “补贴操作方式和程序都没有变化。”李斯华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关补贴机具种类、补贴产品目录、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均按《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记者注意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抓紧制定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方案于9月25日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从资金下达到方案报送完毕,前后只有10天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农业部满足企业生产和用户购机需求,操作补贴资金的急切心情,但地方农机管理部门能否在10天内完成方案的报送工作?李斯华表示,此前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0天内报送方案不会给各地增加工作负担。

  记者还注意到,30亿元资金补贴的重点是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深耕深松机、水稻收获机等“三秋”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

  对于补贴重点,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农机补贴主要针对大中型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价格高,一般农户难以承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部分经济能力强的农机大户享受到了补贴,普通老百姓在经济实力上根本竞争不过这些农机大户,被挤出补贴的门槛。他认为,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挤出效应”,绝大部分农户因经济原因需要小型机具却没有得到补贴,而这部分人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扶持。

  这位专家建议,农机补贴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可将农机补贴范围扩大,覆盖大中小型,适宜于平原、丘陵山区作业的各种机具,以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的需求。

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农机补贴政策,业内人士普遍持这样的观点:购机补贴政策的确拉动了市场需求,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待解。

  对此农业部农机化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农业部正在展开调研,并在研究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实施方案。“政策的执行既要考虑农民的利益,也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比如加快补贴资金结算进度。”

  “农机要进目录,就得搞鉴定,而目前的农机鉴定实行省级和部级两层鉴定,这种模式是不合理的。”一家农机巨头的副总经理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我国的农机市场属于补贴主导型,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要想进入市场销售必须进入推广目录,要想获得国家补贴资金,还必须进入补贴目录。

  他认为,现在的农机鉴定都掌握在农机管理部门手中,而有些部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企业为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而像山东农机化研究所这样具有很高鉴定能力的机构根本领不到鉴定的任务。

  一方面是农机管理部门的鉴定能力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一些有能力的鉴定机构无法得到鉴定任务,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使企业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在补贴机具的价格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同一款机具,补贴和非补贴的价格不同,导致流通中的产品定价麻烦。由于一种产品出现补贴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也会出现倒卖补贴机具的现象,扰乱市场秩序。

  本报记者9月16日从接近决策层的消息人士处获悉,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政策的确出现了新的动向:国家将出台进一步扶持并规范农机工业发展的政策。他告诉记者,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委共同参与起草的文件已经制定完毕,将上报国务院,届时将有“真金白银”支持农机工业发展。

  据他透露,“文件的草案已于9月初制定完毕。”该文件将以国务院的名义对外公布,文件中也提到了坚持和完善购机补贴政策。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inn.cn/zbzz/nyjx/187443.shtml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