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黄鹤拖拉机320万起步今挺进巴西

作者: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8日 收藏

  中国第**台手扶拖拉机武汉造,毛主席曾亲自来汉视察,可曾经的辉煌并未让武汉拖拉机厂的命运一帆风顺。2002年,负债6000万元,武汉拖拉机厂无奈宣布破产;改制后搬迁至汉南,更名为武汉黄鹤拖拉机公司,开启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7年后,黄鹤创下年产值9000万元的销售纪录,产品远销南美巴西、东南亚以及非洲国家。

  53岁的邱昌桥现任武汉黄鹤拖拉机公司的党委书记,上周六,他向记者讲述了黄鹤拖拉机公司的前世今生——从辉煌到没落,凤凰涅槃再获重生的创业之路。

  1958年,中国第**台手扶拖拉机在武汉拖拉机厂诞生。当年4月12日,毛泽东到武汉来视察,特意到武展参观第**台手扶拖拉机后。“厂里只愁生产,不愁销售。”邱昌桥回忆说,在大集体时期,各地公社、大队派专人拿着票排队等拖拉机。

  武汉拖拉机厂当年有多牛?有一则故事在厂内流传至今。文革期间,我国援助非洲国家时,送去一批手扶拖拉机。一天,在喀麦隆的首都街头,一辆手扶拖拉机翻倒在地,几个年轻人将车扶正后,“嘟嘟嘟”就开走了。正巧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路过此地,他问助手这台拖拉机是哪里产的,助手说“Made in China Wuhan(译:中国武汉制造)”。1992年,保罗·比亚到北京访问,提出想引进中国拖拉机企业到非洲办厂,并点名要“武汉的”。

  可此时的武汉拖拉机厂已无昔日辉煌。1990年前后,武汉拖拉机厂已被列入武汉市38家特困企业之一,“农村推行分田到户后,每家每户只有几亩地,根本用不上拖拉机。武汉市的农机企业全军覆没。”至2002年初,武汉拖拉机厂宣告破产改制时,工厂负债达6000万元。

  320万元艰难起步

  2002年6月18日,改制后的武汉拖拉机厂搬迁至汉南,正式更名为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0万元,购买厂房、设备和零配件后,流动资金基本为零。200余名老员工陪着老东家一起落户汉南,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

  改制初期,厂里****的产品是生产了40多年的工农121型手扶拖拉机,市场局限。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摸索,总经理刘世顺提出开发能在大棚耕作的微耕机

  说起第**台微耕机的销售经历,邱昌桥如数家珍。“2005年春夏之交,得知汉阳永丰乡黄金(1092.50,6.80,0.63%)口什湖村的农民在种大棚蔬菜,于是,我就带着两名技术员,用拖拉机拉上一台微耕机跑去了。”他说,到了村里,先找村党支部,自称“党员义务服务队,只义务做演示”,听完这番介绍,村领导用大喇叭一喊,通知村民集中到一块地头,看微耕机操作演示。

  “农民看了演示后,很感兴趣,可5000元一台,又觉得贵。”邱昌桥说,往这个村跑了三趟,**后终于卖出了一台微耕机。半月后,什湖村的农民就主动找来订购微耕机。邱昌桥如法炮制,很快在省内其他乡村打开市场。2005年,黄鹤拖拉机公司的年销售微耕机1500台,销售额达750万元。次年,销量翻番。 

  飞出湖北抢天下

  经过3年努力,2008年初,黄鹤终于“飞”入四川,被列入当地农机补贴目录,次年销售过千台。今年,又与四川省农机供应总公司签订了8000台的销售协议。

  不光是国内市场,黄鹤在海外销路也逐步拓宽。去年5月,中非论坛在汉召开,黄鹤拖拉机厂被几内亚的一家企业相中,一次性购买了8台收割机,黄鹤派专人到非洲给予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反馈“产品在当地十分受欢迎”。去年底,市贸促会牵线搭桥,黄鹤拖拉机厂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企业取得联系,今年初,厂里收到了巴西的500台微耕机的订单。

  2008年,黄鹤拖拉机被农业部门评为行业前20强企业,目前,也是我省规模**大的农机制造企业。浴血重生的黄鹤拖拉机厂,今年计划产值要过亿;未来的5年,还将实现产值10亿的销售目标。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湖北黄鹤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100120/10357276244.shtml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