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农机市场营销需要走出浮躁

作者:张华光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1日 收藏

  打开一个农机企业销售工作总结,蓦然有所思。总结中一个突出特点是各个区域市场销售目标达成率差异甚大,有的达成率不足30%。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浮躁是不容小觑的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使我国农机企业跨入营销时代。然而,对营销的理解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专业、技巧方面,而是心态。譬如对营销抱着神话般的期望,揠苗助长,却忽视企业基础建设,让营销不堪重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营销浮躁。

  浮躁在营销目标的制定上表现为:要么定得高不可攀,结果对普遍缺乏激情的营销队伍而言,反起到打击士气和促成业务员另辟蹊径搞灰色收入的反效果。要么定得太低,造成营销团队内部的分配不公,也难以激发业务员的创业激情。

  一些企业忽视自身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以为近年农机补贴年年增,正是他们“大跃进”、突击市场、抢占份额的大好机会。于是乎,制定销售目标脱离实际,做起了“三拍”干部:拍脑袋定目标,拍胸脯表决心,拍屁股走人。

  在喧嚣的浮躁氛围下,能不为对手表象所动、而静下心来默默耕耘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职业经理人所承担的业绩压力之大是无法想象的。纵使原本修养再好的人,也难免随之浮躁起来,希望短期业绩上升,为自己增值,尽快打造个人品牌、提高身价后远走高飞。

  这种可怕的浮躁之风很容易定格为一个组织的文化,进而形成惯性。企业浮躁本源自高层,更多源自“老板”之浮躁。或者好大喜功,雄心勃勃,缺乏耐心;或者好面子,要维持增长的泡沫。等不及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就定下“赶英超美”的宏伟蓝图。从上到下全力倾注于短期目标、短期效益,对市场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忽视良性增长和基础工作的扎实、稳固。构建核心竞争力和顾客中心成为务虚的做秀。有的认为,自己的目标虽然定的不合理,但企业每年仍能维持行业的暂时领先地位,甚至小有进步,于是颇为沾沾自喜。其实,这往往并不是自己做得好,而是别人做得太差。

  营销本身即具有追求市场扩张的职业特点,这种职业倾向正要求冷静与理性,否则就极易变成冲动、浮躁。市场开发具有差异性、层次性,是有步骤的,不能把整体策略立足于个别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产物上,把局部“富油区”的井喷式增长视为样板,要求全体达到某种增长率。故而实战经验丰富的老手往往趋于保守,初生牛犊与纸上谈兵者则好激进。

  营销作为企业大系统中一个次系统,不能与整体割裂开来。它也许能把一个产品推向成功,但并不能保证企业长青。农机企业必须戒除浮躁。制定年终目标有的企业采取“三下两上”方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总部将制定来年销售计划的要求“下”发营销部门;营销部门依据对来年市场的预测,将初定的营销计划“上”报总部;总部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对目标进行修改后“下”发营销部门讨论;营销公司将讨论、修改建议“上”报总部;总部完善、敲定后“下”发营销公司执行。这种制定销售目标的方式,能有效避免销售目标脱离实际。

  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内部管理,企业要从一味追求外延式增长转向重视内涵式增长,采取切实措施,使资源配置实现效益**大化。只有管理基础稳固,戒除浮躁,形成制度化、模式化、标准化,才不会随着人事变动而出现波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da.org.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