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农机企业当居安而思危

作者:杨鸿博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2日 收藏

  农机企业以农为本、服务农业、扎根农村,这是“接地气”的表现。然而在企业做大做强后,视野也应相应有所调整,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

  要求国内企业“一口吃成胖子”,诚然并不现实。放眼全球,目前排名世界农机企业第一的约翰迪尔公司从创立至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创立时间长达百年以上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而我国历史**悠久的农机企业——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也仅有50多年的历史而已,只能算是世界范围内农机企业的后起之秀。同时,目前我国农机行业还处在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2011年统计口径经过调整后,规模以上的企业仍然有1700多家,竞争不可谓不激烈。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整个农机行业的产值加在一起,仍然比不上约翰迪尔一家企业。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低、龙头企业匮乏,这都是目前的行业现状。

  在补贴政策拉动下,近几年我国的农机制造业突飞猛进。甚至影响全球及国内绝大多数行业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轻松地一步跨过,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从2004年开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了8年,补贴的范围和力度也在逐步扩大。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农机补贴带来的政策红利很难、也不可能永久持续,而国家对农机行业的支持力度再大,也仅能限于“扶上马、送一程”。离开了补贴这根“拐棍儿”以后的路怎么走,已日益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自由竞争市场走向垄断,资质不足的企业被重组、兼并甚至淘汰出局是必然的。从农机行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分散走向集约、从百花齐放走向资源重组整合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2011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农机企业目前面对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机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农机市场上制造企业的重组整合不可避免。农机市场需要整合,中国农机需要龙头企业,这毋庸质疑。而问题只在于,中国农机的“龙头”**终会落在谁的手里。“中国不要成为第二个巴西。”这是高元恩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农机企业所具备的,也只是成为龙头的潜力而已。或者说,中国农机领域的问题,也是中国机械制造乃至整个产业经济领域的问题。在汽车行业领域,“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至今未能自证其成功,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即使在相对较为成功的工程机械领域,中国企业分得的,也仅仅是“奶油较少”的、国外企业因为技术含量和利润都比较低而舍弃的那块蛋糕。中国的食品行业、日化行业不少份额也已经落到了国外同行的手中。

  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水平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工业基础、科研基础、管理水平都落后于对方,起点低、起步晚、人才少也是必须正视的事实。常言道,“退潮时方现裸泳者”,而在潮水退却之前已经上岸的人,必然是早有准备的人。对中国农机工业来说,能否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否为“后补贴时代”早作准备,能否做到居安而思危,或许是未来能否立有一席之地的关键。

  好在中国农机行业中,先知先觉者似乎并不匮乏。2011年,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福田雷沃海外研究中心等机构纷纷建立,标志着中国农机工业的基础性研究终于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也表明业内人士对于外资的进入以及自身的不足已有了清醒的认识。

  作为对外开放三十年后,仍具备较强自给能力的产业领域之一,中国农机的自身储备和觉醒时机相对其他行业具有一定优势。如果能够树立危机意识并早做打算,中国农机业就不会重蹈巴西覆辙。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游客
    发布于2012-02-03 08:14
    “福田雷沃海外研究中心”好像一直都只有一个草图吧,历来就是这么宣传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