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农机化水平提高

作者:李庆东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2日 收藏

  ——二零一五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工作掠影

  2015年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在粮棉油糖等作物优势产区,组织实施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用以提高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甘蔗、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探索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一年来,各项目县(市)农机化主管部门遵循项目实施规范,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技术培训宣传,完善项目运行机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资料图

  2015年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在粮棉油糖等作物优势产区,组织实施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共计下达资金2400万元,在主产区建立了33个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15个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其中,在水稻主产区投入1000万元,建设2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玉米主产区投入650万元建设13个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油菜产区投入250万元建设5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在棉花产区投入150万元建设3个棉花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在甘蔗产区投入150万元建设3个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在马铃薯产区投入200万元建设4个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在各级农机部门的相互配合努力下,2015年全国水稻机械种植水平超过40%,同比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三秋”玉米机收率达到63%,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油菜、棉花、甘蔗机械化收获面积比上年有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

  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

  2015年4月,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同年8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定位九大作物种类,聚焦六个生产环节,明确两个主攻方向,探索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11月,农业部在广西召开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场会,进一步明确加快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方向、工作重点和扶持措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或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安徽省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全面完成全省2015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目标。

  各地继续把推广水稻、玉米、油菜等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对示范项目的投入。在安排购机补贴资金时,对购置水稻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玉米收获机、油菜播种机、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农户不受指标限制,优先予以保证。江苏省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部、省以及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购置并运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具。同时整合秸秆机械化还田、农业(农机)三新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各类项目资金及其它资源,扶植一批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共同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天津市将项目实施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结合,积极争取项目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向承担项目农机作业的合作社倾斜。

   同时,各地认真实施示范项目的培训任务,共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54次,培训从事机插秧、玉米机收等的机手近14.9万人次。为加强技术宣传和服务指导,帮助农民认识技术效益,掌握技术要领,全国共举办机具演示会811次,印发宣传资料388.4万份。云南省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示范项目领导小组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把马铃薯、水稻高产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切实做到在示范区域内户均1份技术明白纸。将高产创建示范区建成马铃薯、水稻生产的“指挥田”、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样板田”、科技成果的“展示田”。

  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主动和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农机和农业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机械化技术路线。引导和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机推广鉴定单位、生产企业等方面的专家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到推广中,为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河南省舞阳县承担的农业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通过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委托“舞阳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负责指导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新疆项目县成立了以农机、农技、植保、土肥技术人员为主的项目专家组,按业务分工承担相应的任务,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各行业的资源优势,定期召开项目课题小组和专家组碰头会议,形成合力,协调做好项目技术指导工作。

  各地抓住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和扶持从事服务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及机械租赁作业等多方式、多形式的机械化生产服务,做大做强服务产业,提高了机具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广东省项目区通过作业补贴、培训指导和优先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等方式,培育3个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当地作业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扣减项目农机作业费补贴,并考虑集中规模作业减少机具转移空耗等因素,合理确定示范片作业价格,实现双赢。内蒙古自治区完善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旗、乡两级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等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为保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示范项目一举多得

  首先,示范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承担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省份,积极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综合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将项目做大做强,做出成效。湖南省在中央财政安排200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安排地方配套511万元,重点用于水稻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推进。广西农机局还安排200万元资金,分别建设了2个高标准的工厂化育秧工厂和稻谷烘干中心,为全力推进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浙江省继续对购置补贴目录内的插秧机、烘干机实行追加补贴,补贴额达到购机款的50%以上;继续实施水稻机插作业环节每亩40元补贴政策;继续实施水稻集中育秧补贴政策,放宽补贴条件,对集中育供秧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不超过40元的财政补助。

  第二,推动了项目区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升。项目县通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引导带动全县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示范带动了周边地区同类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安徽省潜山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带动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4的70.5%,提高到2015年的75%,带动全县新建水稻育秧工厂9家,增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面积0.8万亩。江苏省洪泽县项目示范区耕、种、收、植保机械化水平提高6.6个百分点、达99.1%(其中机耕水平达100%、机种水平达98%、机收水平达100%、机植保水平达98.5%),示范带动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

   第三,探索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各项目县(市)在总结创建本区域的生产方式和对比试验的基础上,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形成适合同类区域内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包括工艺流程、技术要点、作业规范、服务方式、机具配套方案等)。吉林省梨树县将玉米生产的农艺要求、技术模式、机械化技术相应的装备配备、组织模式等要素进行融合,探寻和总结出的玉米免耕播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先进适用,通过示范点的实施与验证,证明本项技术是成熟的、适合全县推广的全程机械化主流生产模式。湖南省项目县通过技术培训、学习交流、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适合当地习惯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指导当地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培育壮大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作业补贴、购买服务、培训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项目县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示范区域的农机作业任务,不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辽宁省示范项目有4个合作社从机插逐步向机耕、育秧、机收拓展,从单项服务发展到了全程、全面承包服务,形成了有组织的作业市场和区域作业服务市场,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北京市密云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依托北京河南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业部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为核心,带动密云县4个农机服务组织承担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任务,实现项目区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推动农机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升级。

  第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既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用工矛盾,又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青岛市实施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采用玉米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由平常每亩使用75公斤化肥,减少到使用65公斤配方肥,亩均少用10公斤,节省成本30元,2万亩玉米共可节省60万元。新疆实施的棉花项目,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种植相比,每亩节本增效为260元,1万亩示范区,共计节本增效260万元。各地还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机械化生产专业技术能手,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更显著的效果在于农民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推进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确保农作物产量稳定。

  四个坚持任重道远

  坚持强化行政推动、坚持推进社会化服务、坚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坚持加强农机农机农艺结合“四个坚持”是2015年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取得的宝贵经验。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离不开这“四个坚持”。但是,项目实施在为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将一些实际问题凸显出来。

  首先,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方面就存在着技术培训不到位、农机农艺融合不深入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此外,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种植程度低,造成水稻用种无法统一、经营田块小而无法集中栽插,加上成熟期不一致等原因,制约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无独有偶,在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方面也存在三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二是机手操作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政策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在油菜生产机械化方面亦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二是机械性能有待提高。对于油菜来说,收获机械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对于不同油菜品种、生物特性、种植方式的适应性及使用可靠性还有待提高。油菜移栽机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也大。棉花、甘蔗在我国生产机械的开发仍处在起始阶段,研发、成果转化、试验示范等方面资金投入很少,示范推广力度仍需加强。

  实践证明,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成效明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成为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农机化管理司将继续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优化项目实施内容,提高项目资金效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指导原则,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示范引导力度、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强机具质量监管四个方面的措施,继续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