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玉米全程机械化还需在籽粒收上下功夫

作者:马一民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1日 收藏

  玉米在我国农作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特别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更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随着育种技术、栽培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进步,玉米从种到收逐步向全程机械化作业转变。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资料图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籽粒烘干收获等多项作业的过程。时至今日,玉米的播种(除部分山区外)基本实现了从人工点播到机械化播种的转变,而玉米的收获也逐渐从人工收穗、人工脱粒向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收获方式转变,而机械化收获籽粒才是**终要实现的**高目标。

  发展籽粒机械化收获 乃大势所趋

  玉米是我国种植分布**广泛的粮食作物,从农业部获悉,据统计,2015年,“三秋”玉米机收率达到63%,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因我国地域特点,导致各省、各地玉米机收率差异很大,致使许多玉米主播区,玉米机械化收获仍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突出、**薄弱的环节。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传统的人工收获逐渐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由于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而且收获效率低,他们期望机械化收获;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并且雇佣劳力越来越困难,在同样收入的情况下劳动力更倾向于进城务工而不是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加之土地集中种植的发展,更迫切需要高效率的玉米收获方式。从这些方面看,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大势所趋。

  通常情况下,玉米收获方式发展过程大体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的阶段,即完全手工收获,其包含田间人工收获果穗,人工晾晒,人工脱粒、再次人工晾晒四个步骤;第二个阶段——初级半机械化收获:田间人工收获果穗、人工晾晒、机械化脱粒、再次人工晾晒;第三阶段,中级半机械化收获:田间机械化收玉米果穗、人工晾晒、机械化脱粒、再次人工晾晒;第四阶段——初级机械化籽粒收获:田间收获籽粒、人工晾晒或烘干;第五阶段——实现机械化收获:田间收获籽粒、快速脱水。由此可见,玉米生产若要实现全程机械化,攻克田间籽粒机械化收获是关键。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籽粒收获相对较为成熟,而其他大部分玉米种植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几个问题需重视

  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从“收穗”发展到现如今“收粒”,被认为是继玉米“单粒播种”之后又一次玉米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打开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后一公里”,但不可否认,目前,仍有很多现实问题制约着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的发展。

  首先,玉米品种不适宜机械化收获。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是十分适合机械化收获籽粒,虽然有部分品种炒作,由于多数玉米品种在依靠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大背景下选育产生,在玉米成熟时,玉米水分很少能低于28%,更无从谈到低于25%或者20%,而达到玉米安全储藏的水分指标更是相差甚远。其次,目前是市面上的玉米籽粒收获设备与农艺不匹配。多数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设备体积大,对玉米水分含量、种植行距要求苛刻,与目前播种机械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适合我国现状的机械化设备较少。第三,玉米籽粒收获后,配套的烘干设备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籽粒实现了田间收获,从目前品种的水分含量,如果没有配套的烘干设备,玉米将无法安全储藏,**终籽粒收获显得毫无意义。

  标准制定是关键

  要破解玉米在籽粒机械化收获中遇到的难题,首先,要确立统一的标准。在育种方面,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参考目前国际上玉米成熟时的玉米含水量标准进行玉米品种选育的硬性指标要求。在一年一熟区域可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间,需选育适宜收获前不落棒、不霉变、不变质的玉米品种,在一年两熟区域除满足以上指标外,生育期应尽量缩短以不影响下季作物。播种设备的播种行间距应与收获机械配套,以满足机械收获设备对玉米种植的要求。

  对于收获设备,在借鉴国外籽粒收获设备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现状的设备,包括品种现状、田块大小、道路现状等等,国家要对机械收获设备制定出统一技术指标,包括整机指标和零部件指标。**终籽粒收获后水分快速下降是保证玉米安全储存的关键,而固定的烘干设备投入和玉米的集中收获,使之投入产出矛盾较大。如果研发出机械化收获设备自带的烘干设备或脱水设备,将大大加速籽粒收获的发展。

  除了对于农机与农艺方面的要求,下游企业的配套和国家粮食储备也要跟进。实现增产增收是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目标,在这种需求下就需要各种下游企业的配套,包括粮食加工、饲料生产、化工生产企业等等,根据自身对玉米各种指标的需求分类收购加工玉米,无法及时加工的国家要有相应合适的储备跟进,以实现玉米的种、产、收、销环环相扣。

  玉米籽粒的收获虽然大方向明确了,但是过程或许相对漫长,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的协调努力,循序渐进走向成功。在推广区域上也应该先从一年一熟区域逐渐向一年两熟区域推进,或许更符合我国现状。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