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解读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品种结构调整篇

作者:赵新欢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8日 收藏

  农业部网站28日消息,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全文12000余字读起来着实头大。为了减少各位看官宝贵的时间,小编在通读该文件五遍之后,去除各种背景、意义和影响后,将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内容整理如下,干货来袭!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主要是“两保、三稳、两协调”。

  “两保”,即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左右,其中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

  “三稳”,即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到2020年,力争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油料面积稳定在2亿亩左右,糖料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左右。

  “两协调”,即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到202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2亿亩左右,饲草面积达到9500万亩。

  品种结构调整重点

  1.粮食。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坚持有保有压,排出优先序,重点是保口粮、保谷物,口粮重点发展水稻和小麦生产,优化玉米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

  水稻:稳面积与提品质并举,杂交稻与常规稻并重。

  巩固北方粳稻产区,稳定南方双季稻生产,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促进提质增效。到2020年,水稻面积稳定在4.5亿亩,优质稻比例达到80%。

  小麦:稳定冬小麦、恢复春小麦,抓两头、带中间。

  稳定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冬小麦。在东北冷凉地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天山北部地区等适当恢复春小麦。到2020年,小麦面积稳定在3.6亿亩左右,其中冬小麦稳定在3.3亿亩。

  玉米:调减籽粒玉米,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

  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春玉米,以及黄淮海地区低产的夏玉米面积,大力推广适合籽粒机收品种,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到2020年,玉米面积稳定在5亿亩左右,重点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鲜食玉米种植,到2020年,鲜食玉米面积达到1500万亩。

  大豆:粮豆轮作、恢复面积,改善品质、提高效益。

  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麦豆一年两熟或玉米大豆间套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左右。东北地区扩大优质食用大豆面积,稳定油用大豆面积。黄淮海地区以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为重点,适当恢复面积。

  薯类杂粮:扩大面积、优化结构,加工转化、提质增效。

  适当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改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杂粮杂豆,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到2020年,薯类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左右。

  2.棉花,稳定面积、双提增效。

  在已有的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下,提升新疆棉区,巩固沿海沿江沿黄环湖盐碱滩涂棉区。到2020年,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其中新疆棉花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左右。

  3.油料。两油为主,多油并举。

  稳定长江流域油菜、花生面积和黄淮海花生面积,因地制宜扩大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面积。到2020年,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花生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因地制宜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积极发展高油玉米。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用牡丹、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

  4.糖料。稳定面积、双提双增。

  稳定广西、云南等优势产区,适当调减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甘蔗产区。到2020年,糖料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左右,其中甘蔗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左右。加快选育高产高糖抗逆及适宜机械收割的新品种。

  5.蔬菜。稳定面积、保质增效、均衡供应。

  统筹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菜园子”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到202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2亿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达到6300万亩。发展春提早和秋延后以及越冬蔬菜生产。

  6.饲草作物。以养带种、多元发展。

  根据养殖生产的布局和规模,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苜蓿面积达到3500万亩。北方地区重点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饲草,南方地区重点发展黑麦草、三叶草、狼尾草、饲用油菜、饲用苎麻、饲用桑叶等。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nongjitong.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