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更精准 种田效益高

作者:刘昊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1日 收藏

  “三、二、一,启动。”随着现场作业指挥李杨明一声令下,在山东常林机械集团公司的2000亩农业机械试验田里,记者看见5台大马力拖拉机同时点火轰鸣,一名手捧笔记本电脑的小伙子将拖拉机作业实况和数据报告给集团监事高建国。他告诉记者:这是在培训农机合作社的驾驶员,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农机具的使用方法,并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马力拖拉机作业的效果。

资料图

  为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缺种地能手、尤其是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临沭县立足当地实际、整合资源,依靠本土农机企业如常林机械集团、金铭农机、东泰农机的技术支撑优势和金正大、史丹利等国内**流肥料企业的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农机、农艺、农肥融合发展的路子,提出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去年试点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础上,临沭县今年开始在全县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

  种地缺人、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全程机械化呼之欲出

  随着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中的小马力农机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临沭县的山东常林机械集团经过几年的研发,该企业高端智能大马力拖拉机在国内市场一跃领先,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让临沭县委、县政府有底气决定在全县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

  临沭县提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是指农作物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运用机械化操作的方案。它不同于国内农化企业提出的“作物解决方案”,而是更加注重农业生产资料与机械化的配套,更加注重绿色种植即通过耕作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通过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临沭县农机局局长徐会社告诉记者:“随着城镇化水平发展加快,临沭县留在村里种地的青壮年越来越少,而愿将土地流转整合起来生产的人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需要大马力机械作业,深耕深松没有大型机械根本整不了;农民收入主要靠二三产业,种地只是小头;对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来说,有了大拖拉机,可以集中流转更多的耕地,种地会比过去省时省力。”

  智能控制让粮食快速入库,云平台掌控农机作业

  在临沭县郑山街道官路新村惠龙农机合作社,记者看见两座崭新的粮食烘干塔刚刚安装完毕。在现场指挥的临沂金铭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粮食烘干是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后一道工序,需要保证收获的粮食在24小时内烘干达到入库存储标准。”公司研制出一款粮食水分检测仪,根据监测仪的数据在电脑就可以设置烘干温度、湿度和烘干时间了。目前,企业能生产从5吨到50吨的智能控制烘干设备。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临沭推进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在规模化作业中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还体现出智能化,这就是“互联网+”的应用。以常林集团为例,公司生产的高端智能大马力农机和配套农机具,实施农机、农艺高效融合和机械之间的合理配套,可以通过农机智能监控系统来监控整个作业过程和作业效果。

  记者了解到,常林的农业机械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通过云平台将农机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连接起来,农机作业数据通过云平台传到手机电脑上。它包括:拖拉机遥感技术,用户可以远程实时连接拖拉机,获取它们的位置,掌握拖拉机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深松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地控制深松机的作业深度;播种监控系统,实现精量播种,避免在已播种区域重复作业,精确控制种子和肥料的用量;收获监控系统,可以持续收集粮食数据。

  临沭县县长刘飞说:“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仅是要依靠机械化作业,更重要的是智能化。高端智能化的大农机更能适应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可以说是真正开启了农业新时代。如今,农忙季节,我不用到生产一线,在办公室通过电脑实时数据就可以监控全县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情况。”

  “地交给合作社种更划算”

  记者来到临沭县郑山街道官路新村惠龙农机合作社采访时,看见村民正围着两台高大的拖拉机评头论足。王汉密是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管路新村的支部书记。他说:“合作社成立时流转土地600亩,就到常林买了五台90马力的拖拉机,等作业时发现效率不高,今年还要建立示范点,流转周边土地达5000亩,干脆就买回来这两台170马力的大拖拉机。大拖拉机不但作业效率高,作业人员也用不了那么多。”

  记者在村里随机采访了60岁的村民周敬佩,他家有5口人,4亩地。记者问他地是愿意自己种还是交合作社种?老周说:“当然是交合作社划算,我闲着可以搞柳编挣钱。”老周算了笔账:以前每年出去打工,一天挣120元,一年能干200天,地还不能闲着,到季节还要跑回来种收,路费加上种子化肥农药等,一亩地算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与合作社签的协议条件优惠:村民想要粮食就按亩产量称,要现金就按粮库收购价折钱,村民只负担每亩40元的管理费。

  据了解,临沭县为解决不想种地而将土地流转的返乡农民工、留守老人妇女二三产业就业问题,按照企业所需专业和技术情况进行分类,印成宣传页送到农民家中。

  同时,临沭县还把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基层平台开展送技能培训下村入户活动,把就业服务、技能培训送进乡村,送到农民家门口,确保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培训。使一大批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既提高了自身技能素质,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又解决了企业的缺工问题,实现双赢,受到企业与返乡农民工的欢迎。

  记者在与六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座谈时感受到,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部门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它所具有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优势,还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农机合作社不仅为农户和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显著的社会效益也凸现出来。

  全程机械化关键在于土地集中连片

  推进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这有利于大马力农机作业。记者了解到,临沭县推进土地集中成片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土地流转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目前,全县以农机合作社为主流转土地规模达3.6万亩。二是委托管理模式。由农机合作社对各村居、农户的土地或生产实行全委托、环节委托等方式,与相关村居、农户签订生产环节劳务合同,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耕整、作物种植、粮食收获、粮食干燥等专业化生产服务。三是联耕联种模式。在确保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打破户与户、村与村的界限,由农机合作社统一作业耕种。四是土地入股模式。由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土地入股、农机入股等形式,不断壮大规模,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临沭县种粮大户陈寿民9年前就承包了1450亩耕地,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他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建立了5000亩全程机械化示范片。种了9年地的老陈的**大感触就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后能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如秸秆还田避免焚烧保护了环境,还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实现了统种同收、统一施肥、统防统治、统购统销,降低了种地成本;土地成方连片消除界沟能节约土地;深松、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从而提高亩产量;通过科学施肥,统一防治,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临沭县加快了在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步伐。为此,临沭县县委县政府推出六大措施:一是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示范;二是培育农机新型经营主体;三是促进农机农艺农肥融合;四是提高农机信息化水平;五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六是着力改善农机化生产条件。

  徐会社说:“今年县农机局重点抓的一项工作是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对列入县级‘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区,并购买大型拖拉机、粮食干燥机械等高端农机装备的农机户、合作社,按1∶1比例标准实行县级财政农机补助。对新购买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农机户、合作社,县级财政按照每台5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对实施重点区域、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和适合三大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农机具、烘干设备等,优先给予补贴。”

  目前,临沭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3家,农机用户5.8万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拥有大型农用拖拉机3300余台、中小型农用拖拉机5万余台、配套农机具5.6万台,机械总动力达78.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山东省农机局副局长韩永平对记者说:“临沭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县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可以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县。”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farmer.com.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