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预先算好三笔账 干干净净收夏粮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王娟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收藏

  “今年的‘三夏’工作真是:快收快种快烘干,不烧麦秸不冒烟,全程机械显威力,南阳‘三夏’好又快。”紧张的“三夏”抢收过后,农业专家、南阳市农机管理局农机管理科科长李守江兴奋地对记者说。

南阳今年麦收共出动约1.5万台联合收割机。丰兴汉摄

  那么,在今年的“三夏”抢收中,南阳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有了什么新的变化呢?记者走进田间地头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采访。

  快收快种快烘干 湿粮入库不看天

  进入“三夏”时节,天气瞬息万变。“抢收、抢种、抢管”刻不容缓。全市按照蜡熟即收的原则,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业机械抢时收割,确保了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今年6月1日,全市820万亩夏粮已基本收割完毕,比往年提早了近5天。农民朋友们密切关注天气,争分夺秒,趁墒抢时播种,截至6月10日,1331万亩夏播面积也基本完成。

  如果夏收遇到阴雨天气,造成小麦霉变、不完善粒超标,将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然而,唐河县桐河乡祥宏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焦强则表示,今年收麦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了。他说:“我买了3组大型粮食烘干机,不管雨天晴天,收的麦子拉回来就进机烘干,在机器里过一遭就能直接入库,保质保量都没有问题。”在今年的“三夏”中,各类粮食烘干机的使用,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保障了粮食安全。

  算清三笔账 秸秆找到好归宿

  在2016年夏季秸秆禁烧会议上,南阳市农业局局长王宛楠给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南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小麦秸秆总量达到380万吨。若直接还田,全市小麦秸秆可折合氮肥、磷肥、钾肥等总价值2.84亿元。若发展生物能,全市小麦秸秆产生的热值相当于212万吨标准煤,市场价值约12亿元。若发展草腐菌,每亩秸秆可生产双孢菇210公斤,价值约1050元。若发展秸秆饲料,全市小麦秸秆可满足185万头肉牛食用一年;除去经济账,再算环境账。据测算,每焚烧一亩秸秆可产生一氧化碳70公斤、二氧化碳780公斤、氮氧化物0.86公斤、颗粒污染物40-70公斤。这些物质悬浮在空中,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导致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另外,从法律角度,焚烧秸秆触犯多项法律法规,势必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算清了这三笔账,在今年的“三夏”工作中,南阳市大力推广过腹还田、机械还田、直接还田等技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农机部门通过与机手签订低留茬作业协议、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秸秆粉碎机、推广使用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和机械化免耕播种及化肥深施技术等,**大限度地降低留茬高度,尽可能多地实现就地粉碎还田,确保了从根本上消除焚烧隐患,实现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南阳”的承诺。

  家住卧龙区王村乡农民谢建祥说:“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我们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了。现在空气好了,也看不见黑烟滚滚、麦秸灰乱飞了,人们心情也舒畅了。”据了解,今年卧龙区一方面加大秸秆还田力度,规定收割时必须做好秸秆粉碎还田,收割机不带粉碎机不能进地作业,留茬高度标准必须在10cm以下,消除农民下茬种植困难;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养殖企业、饲料公司、食用菌种植场、养殖大户、秸秆固化利用企业,以合理价格做好秸秆回收工作,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变废为宝,消除焚烧秸秆隐患。

  全程机械化 助力农业新发展

  16万亩的永久性高标准良田示范方里,5架植保无人机喷洒着秸秆腐熟剂,3台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正在有序地进行着粉碎、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多道工序。这是今年5月25日,唐河组织的第8场高标准新机具推广演示会上的一幕。百余家农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和周边农民对此叹为观止,感慨现代农业技术的强大。推广演示,示范引领。如今,唐河县通过新农机和新技术推广演示,让能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感受装备潜能,感知先进技术,使购进先进机械成为全县209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常态。

  据市农业局统计,今年全市麦收共出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1.5万台左右,其中本市8000台,外地引进7000台左右。为保障麦收顺利进行,全市设立了联合收割机接待站,为外来收割机手提供南阳麦收信息等咨询服务。“三夏”期间全市还开辟绿色加油通道,优先供应“三夏”农机作业。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跨区作业,并认真加强跨区机械编队、转移、作业管理,保证机械有序调动、高效作业,切实维护好跨区作业秩序,确保外地机械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走得顺。同时,各类高端农机、新型农机也走进农田,全市农民对新设备、新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截至目前,南阳的夏播工作已全面结束。新的农作物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汲取着营养,生根发芽,农民们翘首以盼,期待着下一个丰收。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newpaper.dahe.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