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青年农场主”从高校走向田野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李陈续、通讯员曹雷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8日 收藏

“青年农场主”从高校走向田野

——安徽农业大学探索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之路

  繁忙的夏收夏种刚过,安徽农业大学刚毕业的许梦洋,走进安徽宿州埇桥试验站创业孵化,成了100亩土地的“主人”。此时,万里之外的津巴布韦,去年毕业的刘广朝,已经对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驾轻就熟:每天早晨给30多名工人分配好生产任务,他就开车在农场1万多亩土地间巡视。

  许梦洋、刘广朝都是安徽农大“青年农场主”班的学生,他们的肩上承载着母校为中国农业的明天培养人才的满腔热忱与希望。

  求解“农业之问”的三方合作

  “未来的中国,谁来种田,怎样种田?”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而推进现代农业,又面临着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严重匮乏。

  有识之士的“农业之问”,在“农”字号的高等教育界引起重视与思考。宛晓春,是著名的茶学专家,在担任安徽农大领导职务后,特别注重“三农”现状调研与政策研究。以种植业为主业的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也从良种良法难以推广的企业角度,开始思考农业人才培养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诞生了一场合作。2012年2月,安徽农大与荃银高科、共青团安徽省委“三方”商定,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展培养青年人才模式探索——组建“青年农场主”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人才。

  于是,一个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的成长“路线图”被清晰划出:选择基础扎实、对农业有热情的学生,采用“211+”分段式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基础课,第三学年实施理论与实践学习,**后一学年综合实训,毕业后在“三方”支持下开展两年的创业孵化,继而走上创业之路。

  立足“全新目标”的教学改革

  现在已经管理着荃润丰园区300亩大田的梁廷良,是第一届的学生。谈起初衷,梁廷良说自己来自农村,了解农业,立志要从事农业工作,“所以,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既有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等基础课程,又有农业植物病理学、物联网技术导论、物流学等农业生产技术课程,同时还包括农场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综合类课程……培养“现代农场主”,安徽农大一改传统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囿于单一专业学科、自成体系的惯例,汇聚优质课程资源,打造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全新的培养目标,全新的课程组合,对师资也是全新的挑战。安徽农大给任教青年农场主班的名师们提出的要求是:开放式课堂,互动式教学,必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姜含春,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和市场营销学科的带头人,对这个班的课程设计始终突出素质能力培养,几乎每堂课都通过“角色体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像姜含春一样,每一个任课教师都把这个班的课作为对自己水平的检验,尽心尽力。

  践行“知行合一”的成长之路

  农业工作,不到基层一线,不下到田间地头,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安徽农大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将教与学在时空上大胆改革创新,打造了植物保护学综合实习、作物种子学实习、作物栽培与耕作综合实习等综合实践体系,根据农时需要,灵活进行生产实践实习,大力强化实践实训的能力。

  进入青年农场主班,学生就被分成若干个创业小组,演习如何当一名农场主,这是实训教学的“必修课”。该班学生贺亮所在的小组成立了虚拟的“钻地龙公司”,“主要就是养殖蚯蚓,蚯蚓名字又叫‘钻地龙’。”从市场摸底、数据分析,到网购种子、种植培育,再到形成产品、开拓市场等等,都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决策并实际操作。尽管指导老师会提供一些专业意见,但整个过程由学生们自己独当一面。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农业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在安徽农大,园艺农场主班、动物医学农场主班、养殖场主班……一个个兴办起来,为中国农业的明天培养人才探索之路,正在延伸拓宽。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news.gmw.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