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从吉林农机市场现状思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李樊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9日 收藏

  不久前,吉林省长春农博会将国内外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设备集中展示,记者从质量与总量、品种与结构、需求与资源等视角去观察这一省内农机盛会。调研发现,农机市场需求已呈现出从粗放向精准的态势转变。农业现代化目标确立,客观上对农机行业发展提出了丰富而多元的需求,农机产品也承载了更多农民的寄托与期待。

  资料图

  长期以来,农机行业服务、引导、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水平。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重要时期。农机行业水平或牵动、或制约农业现代化步伐,这种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农机行业已经到了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及时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是否认识到农机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可否从供给侧进行有效调整,补齐发展短板?能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推动吉林省农业现代化振翅腾飞?正是本文应有之义。

  转变:职业农民寻优质农机

  榆树市新庄镇农民孙大川的农机保有量70余台(套),涵盖从种到收的全部作业能力。春耕期间,如果他的农机全部满负荷作业,可在10天内耕作1000公顷。

  孙大川的农机装备以分体式单功能为主。“收获机走一遍,打包机还要跟一遍。”无论人力还是时间成本,都存在部分重叠。

  “一公顷可产出五六吨玉米秸秆,今年少说也要收300公顷。”随着作业面积增加,每年需要处理的秸秆都不是个小数目。**让孙大川“没底儿”的就是秸秆捆装、运输的时效性,“资源化利用企业收购时,如果霉变、湿度等检测不达标,秸秆就卖不出去了。为了增加效率,得看看玉米秸秆打捆机。”

  在农博会农机展区,看到主路南侧的一架红色“大家伙”,孙大川眼睛一亮。那是一台一体式自走式回收秸秆压捆玉米联合收获机。掀开机器侧面的仓储盖,改装细节一目了然。隆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改装分厂技术负责人李大鹏介绍,企业与山东某农机装备厂家联手研发,设计出这台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摘穗、剥皮、装箱、秸秆粉碎压捆收获的全程作业的机器。

  孙大川咨询了核心部件技术情况后,决定再转转。“不同厂家参数未必统一,匹配是门大学问。机器质量决定了收割时的损失。”

  像孙大川这样寻找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农机的农民,在吉林省并非个例。

  8月下旬,经过小雨洗涤,吉林金香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双河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宛如一幅油画——山泉水伴着大自然的节律流趟,悄然经过每一田块,田间鱼蟹畅游,不远处野鸭结伴而来。

  董事长邓昭明说,这幅生态画卷是三年坚持有机种植的成果。“我们对水稻种植要求挺苛刻的,没用一滴除草剂。国内没买到性能好的除草机械,杂草再怎么疯长,也只能用老办法——(人工)猫腰薅草。”

  200亩稻田,今年出动了1000多次人工除草,人力成本费用超过12万元。这让主业为电子行业的邓昭明,对农机行业有了更多的期待,“前段时间,有朋友告诉我,在日本有种中小型的稻田除草机械,性能不错,找机会考察考察。”

  事实上,作为现代农业标志性方向之一的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在吉林省发展迅速,越来越被新型职业农民所认同:目前,吉林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5%,农机化年经营总收入达175.14亿元。

  但是,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渴望通过农机更新换代、通过大机群机械化作业来实现量质齐升。他们对农机装备提出了从“能用”到“好用”的迫切需求,农机品质成为他们选购时的首要因素。

   缺失:特种装备一机难求

  初秋,林木苍翠。大田经营者们暂时可以松口气了,因为田间管理进入尾声,收获在即。

  可是,唐氏梅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维却丝毫不敢懈怠。此时,她的两公顷梅园还处在杂草生长的高峰期。秋季,正是苗木生长的第二高峰期,也是苗圃基地人工作业的高峰期。

  “除了平整土地采用机械化,像中耕除草、起树挖树都是人力半机械,嫁接、修剪全靠人工。”唐维介绍,梅园位于公主岭市黑林子镇平原地带,日常管理以人工为主。每年,仅中耕除草这一项,人工费用就达5万余元。

  “买过一种除草机,但是效果不理想。草铲除不干净,维持时间短。如果有先进的适合苗圃作业的机械设备,该多好。”唐维说。

  一机难求的遗憾,同样出现在人参之乡——抚松。

  “一公顷参地,四五个人种,也得干上两三天。”参王植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友德告诉记者,人参从播种到采收,全程人工作业,既费时又费力,成本非常高。在“寸土寸金”的参地里播种人参,株距、行距都是以毫米为计算单位的,精度远远高于普通作物播种机要求。“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参厂就开始研究人参播种机。几十年了,市面上到现在也买不到真正实用的机器,我们还是人工点播。”

  毋庸置疑,目前的农业机械装备仍以大田机械为主,针对半丘陵、山地、林地等地形地貌所生产的特种机械品类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的生产需要。

  重构:全球化定调产业格局升级

  去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首次将农业机械装备列入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

  无论在农机创新还是在研发上,农机制造一定要按全球市场进行统筹、配置资源,做到农机与农艺、高新与传统、先进与经济的结合。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路径,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纵深到农、林、牧、渔各个领域,都是必然之路。

  “农机产品一旦出现供给质量、服务跟不上,国外厂商就易于渗入本地市场。”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机事业部销售经理曹吉凯说。由于农机装备淘汰周期较长,如果本土农机产品依旧在中低端“徘徊”,那么将很快丧失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面对目前农机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供给能力滞后的现象,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王立景教授介绍,目前,随着近年来政策引导和技术推广,吉林省平原地区农机化普及率较高,农机行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效益都较为成熟;半丘陵等地域的农机效益格局还没有打开。这就要求农机企业与科研组织“拧成一股绳”,以一种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农机产业结合方式实现良性互动。在精准研判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技术成果也应加速转化,接准地气。通过多方合力,共同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

  无论是侧重于粮食产能稳定的大田农业,还是侧重于立地优势的特种农业,向着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个大背景下,新旧农机转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落脚点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农机产业转型更宜采取“分步走”的策略。要加强“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普适性装备的中试熟化,明确中高端产品定位,避免低端同质化投入,要向品质、性能、服务要效益。特种农用机械的研发,市场潜力广阔,起步阶段就应做好技术集成配套方案,再逐步过渡到产业全链条的装备方案。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jlrbszb.chinajilin.com.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