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纪念改革开放征文精选】赵剡水:改革开放四十载 担当奋进新时代

作者:赵剡水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收藏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改革开放四十载担当奋进新时代

  作者简介:赵剡水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从业35年的农机人,我既是我国农机工业40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站在这个时点,总结回顾我国拖拉机工业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对于续写新时代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拖拉机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拖拉机工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拖拉机工业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市场导入期、稳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调整转型期四个阶段。(见图1)

图1我国拖拉机工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市场导入期(1978-1986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1981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拉开了拖拉机行业走向市场的序幕。拖拉机产品结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了重大调整,“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该时期拖拉机行业产销量由1978年的43.8万台,增至1986年的78万台(含手扶拖拉机),年均增长率8.6%,其中小型拖拉机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第二阶段,平稳发展期(1987-2003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行业中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增大,产品种类和品系不断扩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取得积极进展,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农机巨头纷纷在国内独资或合资建厂,行业初步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并立的多元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承接国家主导第二轮技术引进的行业企业呈现了两种发展道路:一种是以中国一拖为代表的坚持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一拖已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技术平台,以“东方红”大轮拖为代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力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升级。一种是采取寻求合资合作共建合资公司的发展道路,快速获取了国际先进技术。如天拖和约翰·迪尔,上拖和凯斯纽荷兰,盐拖和马恒达等的合作。该时期拖拉机行业产销量先后于1987年、1996年分别跨上100万台、200万台的平台(含手扶拖拉机),期间虽也曾出现短暂波动,但总体上看,我国拖拉机行业呈现出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2004-2014年)。2004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连续十五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等,夯实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拖拉机工业的发展。该时期受购机补贴政策引导,深松深耕实施等利好拉动,大中型拖拉机实现年均近30%的增长。该时期也常被业内称为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第四阶段,调整转型期(2015年-至今)。2015年以来,我国农机工业进入调整转型阶段,主营业务收入由两位数增长回落至个位数增长。拖拉机行业发展由刚性需求拉动的增量市场,持续向以更新需求为主导的存量市场转化。在此阶段,受用户需求升级的引导,农机产品向大功率、高效、节能、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见图2)

(图2 2015-2018年大中拖销量)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

  二、拖拉机工业发展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斐然。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拖拉机工业在此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实现跨越。中国已是世界农机制造第一大国,其中拖拉机产品的产能和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截止2017年末,我国拖拉机行业产值655万元、保有量2317万台,同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0倍、12倍。二是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4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技术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同时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机制造业体系。如以河南、山东、江苏等为代表的拖拉机产业集群。三是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40年来,中国一拖、福田雷沃、中联重机、东风农机、五征集团、时风集团等行业重点企业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走出去、引进来”的步伐,持续加大技术、制造等关键领域投入,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主导下、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研发理念和技术,行业企业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研发模式,产品核心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我国拖拉机技术从落后走向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产品结构上,以传统履带拖拉机为基础,经过对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了小、中、大、重不同马力段的全系列、多形态拖拉机产品,产品结构不断丰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在传动系统上,由滑动齿轮、啮合套、同步器等机械换挡逐步发展到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中国一拖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拉机累计销售万余台;东方红—LW4004型4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作为**大的实物展品,2017年亮相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动力系统上,柴油机由自然吸气、增压升级到增压中冷、电控喷油的阶段,并广泛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后处理技术,振动、噪声及油耗明显降低。行业顺利实现了国三排放标准切换,目前国四排放升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液压系统上,由手动操控的机械式力、位反馈系统升级到电控液压提升系统。在智能技术应用上,随着拖拉机车载控制器、北斗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拖拉机的自动化、远程控制、智能化等信息化控制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今年8月,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闪耀亮相央视一套《机智过人》第二季,并在人机比赛中胜出,荣获“2018智能先锋”称号。

  工艺制造能力持续提升。40年来,伴随着产品技术的持续升级,行业企业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整机、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陆续建设完成了一批具有技术先进、质量保障、绿色环保特征的重点项目,为加快提升我国农机整体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示范和带动作用。以中国一拖为例,铸锻、冲压工艺技术基本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关键零部件制造,制造技术的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技术逐步推广应用,促进和带动了我国农机工业整体制造水平。目前,中国一拖被列为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新型轮拖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和“现代农业装备智能驾驶舱数字化工厂”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2016、2017年度智能制造专项。

  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开放力度不断加大,40年来我国拖拉机制造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产品出口、海外营销模式、并购重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展示出中国农机制造的综合实力,中国农机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一是出口规模和档次持续提升。伴随着改革开放,海外业务范围已遍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我国拖拉机产品出口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二是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2011年,以中国一拖收购法国McCormick工厂为标志,开启了中国农机企业参与构建全球价值链、实施海外并购重组的先河;2015年,中国一拖在中白工业园设立了东欧研发中心。2014年起,雷沃重工收购“高登尼”等国外农机品牌,并设立欧洲和日本研发中心。中联重机在美国成立农机研究所,在意大利设立欧洲研发中心。中国农机企业通过跨国并购重组,在积累了经验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海外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九十年代之前,海外经营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模式单一、影响力有限。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农机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机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行业内重点企业开始探索“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的新型海外经营模式,深度参与出口国的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探索了从产品“走出去”到项目“走进去”的模式转型路径。

  企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农机行业的服务对象,每一次农村体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都催生了农机企业经营模式的重大调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了农机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升级。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群体不断变化。在农业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带动下,合作社、农场、农垦等数量已由2012年的1.5万个发展到2017年2.6万个,集体用户数量逐年递增推动了产品需求趋向大型化、高端智能化。为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企业越来越多开始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新型经营模式转变。借助于信息技术、智能化在产品上的深度应用,农机装备的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显著增强,也为这种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如由中国一拖牵头组建的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研制成功的超级拖拉机1号,集障碍物检测与避障、路径跟踪、农具操作、实时产品运行数据收集等功能于一体,标志着我国农机装备迈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

  三、拖拉机工业发展展望和倡议

  可以预见,未来现代农业的作业场景将是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于农业装备,人类的劳作身影在农田里会基本消失。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见图3)

图3未来农业发展愿景

  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拖拉机工业在可靠性、人机工程、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实现美好愿景,担负起农机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需要我们不忘初心、创新求进、奋勇担当,加快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速度,不断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重点领域持续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要研制掌握动力换挡拖拉机、无级变速、自动驾驶、新能源(电动、氢能源电池)等技术密集型高端农机产品及其制造技术,突破无级变速、电控技术、液压驱动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效能提升和可靠性技术。整体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真正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根据经济发展的全球非均衡性,实施本土化经营,在错层对接中扩大优势产能供给。加强协同联合出海。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农业走出去”的新模式,协调行业资源共享,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结成产业联盟,实现“联合出海”。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控风险,确保走得出、走得稳、走得好。

  加快商业模式变革,持续增强综合竞争优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核心能力,通过战略合作、资本运作、业务协同等方式,组合并撬动业内相关的资源和能力,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平台商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满足不同农业作业需求的业务模式。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展融资租赁、农艺决策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在线定制,线上线下等业务,拓宽企业转型升级的渠道和方式。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对符合政策导向、代表技术发展方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进行优先补贴,予以大力支持。对于农民购置大型农机给予融资支持,大力推广贴息政策,增强需求端购买能力。同时,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资源整合,推进产业转型与提质增效,提高农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加强交流合作,合力推动行业发展再上台阶。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大产学研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全行业自主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行业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共进共赢搭建好平台;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富有战略眼光、善于市场开拓、精于管理创新、社会责任感强的的企业家队伍,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40年的改革开放,全体农机人砥砺奋进、艰苦前行,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根本,加快推动行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奋力谱写出新时代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