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刘华:一个高级农艺师的农机情怀

作者:刘华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 收藏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一个高级农艺师的农机情怀

  作者简介:刘华

  重庆市云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副站长

  我出生于1969年11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农艺师,1991年7月毕业于万县农校农学专业,2002年7月函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农业综合技术与管理专业,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2年,2013年调入县农机推广站从事农机推广技术至今,与农机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一、乡镇农技站的农机员

  重庆市云阳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呈现出“一江四河八大块,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格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在九十年代前,农民基本上沿袭的是“刀耕火种”,“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农业机械化只是停留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淘金”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剩下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被人戏称为“386199”部队,导致农业生产主体严重缺失,土地撂荒时有发生,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这就迫切需要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农业机械来履行农业生产的主体职能。

  我在这个时代来到了路阳镇农技站工作,看到农民劳作的艰辛、劳动效率的低下,我把引进和推广使用农机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力推广三大机具。

  ——积极推广微耕机。路阳镇位于云阳新县城西北部,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52亩,其中:稻田面积11300亩,仅坝区就有稻田面积8000余亩,素有“云阳北部米粮仓”的美称,很适宜推广农业机械化。

  2003年,通过与县农机局开展现场演示、举办黑板报、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微耕机的好处,终于打开了微耕机的使用局面。现该镇拥有微耕机销售点5个,农户拥有微耕机达到4800余台,全镇80%的土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大力开展水稻机插秧示范。在丘陵山区水稻是全程机械化技术**成熟的作物之一,但机插秧因其育秧技术和方式与传统的育秧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其推广速度缓慢。

  2006年,县农机局准备搞水稻机插秧示范时,当时作为路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我主动请缨将示范落实到本镇。在县农机局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示范方案,做好农艺和农机的结合。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管护,273亩机插秧育秧取得圆满成功,机器栽插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终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弯腰栽秧的历史。

  接下几年,每年都在不断地扩大机插秧面积,现每年的机插秧作业面积达到5000余亩,其核心示范片的面积达到2500亩。

  ——引进和购买联合收割机。水稻生产中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的环节是收割,在本地5人1天只能收割2亩水稻,劳动效率极其低下,而购买联合收割机的价格又十分昂贵。

  2004年,通过县农机局从江苏、吉林、辽宁等省的跨区作业组织联系,将联合收割机引进到我镇开展机械化收割水稻。在机收期间,每天与机收队的人员在一起协调机器收割路线,联系吃住,让每个机手和群众都满意,收割时间比往年提早半个月以上。

  现全镇拥有联合收割机20台,但每年仍有外地的机手到该镇从事机收作业服务,其坝区85%的农户实行了机收,基本结束了“弯腰”挞谷的历史。

  二、县农机站来了个高级农艺师

  我因在乡镇推广农机化技术的突出表现,使广大农民受益,其机械化水平居全县之首,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将我调入县农机推广站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和任务艰巨。

  俗语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全县的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农机农艺的要求,提出了修路、整地、培训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低下的问题。

  ——抓农机耕作道路建设,提高机具行走能力。为了满足农机具能顺利下田间作业的需求,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主要围绕粮油主产区和产业园,按照直线上宽2.2m、曲线上宽2.5m的标准设计农机耕作路,满足大中型农机具行走的需求。

  县委、县政府于2016年将其列为民生实事中的“五大件”建设,即五年内新修农机耕作道路1000公里,现全县已修建农机耕作道路800余公里。

  ——抓宜机化整治,提高农机作业能力。丘陵山区的田地因其自然因素影响,多为“巴掌田”、“鸡窝地”,很难适应大中型农机具作业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云阳县积极探索土地宜机化整治模式,于2014年在双土镇坪东村试点了50亩稻田的“小改大”,成效非常明显。

  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的标准,实现以条带状分布为主,延长机械作业线路,减少机械折返频次的要求,已分别在双土、南溪、凤鸣等乡镇开展了土地宜机化整治试点,面积达2000余亩,劳动效率比人工作业提高50倍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操作能力。农机作业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我们始终把农机操作和农机维修培训作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手段。从2015年开始,我们共组织培训8期400人,其中316人取得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分别为:拖拉机驾驶42人、农机操作260人、农机维修14人,为我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三、我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尽一份绵薄之力

  农机社会化服务和适度规模经营是产业兴旺的有效载体,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围绕产业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将结合本地的地势条件和产业类别,引进相应的机具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的机具,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农机具就推广到哪里的目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和产业效益,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

  ——围绕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丘陵山区因其农机的作业服务半径小、作业时限短、购买农机具投入巨大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其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模不大,始终局限在本地服务,不能发展壮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作业服务信息,培训操作和维修保养技术,加大合作共赢的指导,让本地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走出去,逐步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围绕大户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大户是缓解农业生产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种粮效益日益下滑的有效手段,是解决种地农民越来越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的必由之路。

  我们将重点引导业主把小而散、多而乱的分户经营形成产业,结合地势条件,抓好对农机具选购的指导、农机操作技术的培训以及维修保养的指导,充分发挥农机具在适度规模经营中的作用,彻底解决当前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篮子装不下,车子装不满”的尴尬局面,逐步形成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规模农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政策,用农机让农民这个职业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