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以百倍的信心迎接农机化新的明天——见证重庆农机化的不懈求索

作者:杨培成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8日 收藏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以百倍的信心迎接农机化新的明天——见证重庆农机化的不懈求索

  作者简介:杨培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全市农机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切实转变观念,以百倍的信心去迎接农机化事业新的明天。”二〇〇三年九月,刚到任的重庆市农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大军,这样鼓励全局干部职工。

  一九九一年六月底,我从位于川中遂宁的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来到山城重庆,举目无亲;报到后,便回四川老家等候工作安排;八月初,正式成为重庆市农机水电局的工作人员。斗转星移,长江、嘉陵的水养育了我,热情、包容的重庆人成了“家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悻悻学子成了同事。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就快三十年了,期间农机机构几经变革,但我从未离开这个行业。这些年来,亲身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有幸经历了重庆农机人的不懈求索。老局长的殷殷鼓励,重庆农机化发展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机电提灌,曾经的农机工作主抓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二〇〇三年,是重庆农机比较尴尬、徘徊的时期。国家计划的农用柴油指标逐渐减少,直至取消。原来每个乡镇都有农机站的建制,其经办的加油站、小型农具加

  工厂等实体,也曾是当地有名的乡镇企业,伴随改革的推进,这些都不复存在。

  在我的印象中,机电提灌成了这一阶段农机部门耐以“发声”的手段。

  重庆,境内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江大河横贯,但仍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并存。因此,长期以来,大力发展机电提灌建设,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一度成为各级农机部门的工作主抓手。

  重庆直辖前,全市大部分区县(自治县、市)的提灌站还是前苏联援建的,机电提灌机具已严重老化,基本上无法使用,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进行改造。一九九七年后,市委、市政府在加大耕种收机械补贴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机电提灌工作,保持了对机电提灌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积极支持机电提灌机械化的发展,加大对机电提灌的维修、改造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灌溉设施设备。

  到2005年底,全市农村机电提灌机械拥有量比2000年末增加27.89万台(套),增长1.18倍;千瓦数增加39.69万千瓦,增长45.6%。机电提灌有效灌溉面积达610万亩,提水量达6.2亿立方米。有效地增强了农机系统抗旱救灾能力。特别是,潼南县“五一”和红岩嘴灌区技术改造工程、江津市石蟆镇望江电力提灌站工程、荣昌县农村提灌站改造工程、城口县坪坝镇万亩提引灌溉工程、合川市红星电灌站技改工程、巴南区花溪镇先锋村灌溉及供水工程等一批机电提灌建设项目,通过市发改委农业基本建设统筹资金解决,仅投入一两千万资金就改造一个灌区,其灌溉效益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费省效宏,被老百姓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农业机械化,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强力推动

  “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去分析。当前,农业、水利、林业事业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林业和水利,有中央的专门文件,有巨大的投入和项目支撑,是**火红的时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目前农机发展的大环境不能与他们相比,显得相对较弱。但是,随着小康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必然也会对农机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天不会等得太久。要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推动农机化事业向前发展。”

  二〇〇三年八月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任大军同志任市农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他一个星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不出门,九月初召开局党组会、办公会,畅谈自己的农机观,鼓励全市农机干部职工要凝聚人心,增强信心,振奋雄心。当时我在局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做文秘工作,今天翻起当年的记录本,还清楚的记载着以上这段原话。

  凭借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丰富经历和对“三农”的热爱,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推进重庆农机事业发展的历程。原重庆市农机管理局,是“参公”事业局。对此,老局长坦然面对,他说事业局正好干事业。同时,毫不隐晦的讲,农机化事业不光是农机局的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事。每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他深入到乡镇、村社与农户、机手座谈,与区县党委政府交换农机化工作的意见。

  在到任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他走遍了全市39个涉农区县和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及局直属单位,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大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一个以突出耕种收,解决三弯腰,促进重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发展目标,很快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在市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以及在市政府日常经济形势分析等重要会议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了热点议题。

  二〇〇四年秋天,重庆市举行机插秧培训现场会。在现场,试验田的周围挤满了参观的群众和参加培训的技术推广人员,一位年逾五旬的同志,高卷裤管,在田里熟练地操着一台手扶式插秧机来往自如,他就是任大军局长。在他的带领下,同志们都纷纷下到冰冷的水田,进行操着演练。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通过的那一天,任大军同志激动不已,在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乘着这强劲的东风,他带领重庆农机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农机化专题工作汇报、视察农机化工作,《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水稻机插秧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等专题文件相继出台,市政府每年召开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市人大、政协每年分别对农机化工作开展一次执法检查或视察。从2004年起,市政府决定把农业机械化工作纳入对各区县政府的目标考核,把水稻跨区机收列入了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市级财政农机投入总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3年以来,全市农机推广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年提高3个多百分点,2006年底达到11%,提前一年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7年农机化水平保8争10”的目标,奠定了重庆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好基础。

  双千工程,百千万计划,重庆农机化朝着全程全面高质发展进发

  2012年至今,重庆农机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是年1月,秦大春同志从九龙坡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调任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重庆市农机管理办公室全面工作。在大量深入调查、系统总结全市农机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认为重庆农机化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差距大,迈过了“打米磨面、提水灌溉”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可以加快发展的中级阶段的门槛。提出实施“双千工程”(1000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实现宜机化整治,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百千万计划”(创建100个市级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1000个农业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培育10000名高级技能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才),要求全市农机系统抢抓机遇,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冲破平台式徘徊,促进后发跨越。在他带领下,重庆农机化这首巨轮,朝着全程、全面、高质航向进发。

  重庆,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境内山高峡深、地势陡峭,山地、丘陵超过90%,平坝不足10%。可耕地面积33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15度以上坡耕地占50%左右,“巴掌田、鸡窝地”、“三山夹两槽”是农业自然条件**真实的写照,素有“六山三丘一分地”之称。

  改善农业机械作业条件,是重庆历代农机人一以贯之的努力和期盼。

  2014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土地宜机化整治的试验、试点和推广工作。截至2018年,共投入财政资金9300万元,在全市32个区县开展了土地宜机化整治,共实施了200多个项目,整治15万亩土地。配套编制了《丘陵山区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并由重庆市标准化委员会作为地方标准予以发布。出台了《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土地宜机化整治先建后补的通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做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宜机化整治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宜机化整治规划设计的通知》,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制订了《农业信贷担保或股权投资支持土地宜机化整治产品方案》,构成了技术标准、金融撬动、规范行动三位一体的规则和制度安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按我市土地宜机化标准整治的土地形象和功用俱佳,整治的土地可以满足中大型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

  这,不仅正在解决重庆大中型农业机械“离地一公里”的痛点,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8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刊载:鸡窝地里开进了拖拉机,重庆十多万亩山地能机械化种植了!7月12日,国务院参事室来渝专题调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是破解丘陵山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的新举措,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工作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要求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1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同志讲到“宜机化”时,这样说:“尤其是重庆,我也多次到实地看,重庆搞宜机化改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积极推进。许多巴掌田、鸡窝地,现在通过整理也能够进行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业,为丘陵山区开展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在国补的基础上,重庆市级和部分区县对农机合作社及其成员购机实施了累加补贴。在调动群众购买和使用农机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挂牌社”“空壳社”。如何扭转这一态势,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2012年,秦大春同志上任重庆市农机管理办公室主任不久,有一次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安排我思考研究扶持农机合作社的课题。这,也正是我这个小“老农机”多年的所思所想。

  快哉!说干就干。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后,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通知》很快就出台了。明确取消市级购机累加补贴,市财政每年从农机专项资金中安排农机合作社扶持资金,支持他们购置3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4行以上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等机具。后来这一政策演变成了“农机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增加了“农机合作社停机库棚”内容,一批合作社因之收益,提升了社会化服务能力。

  2016年下半年以来,整合在渝高校农机专家、一线创新创造型职业农机手和农机管理、推广骨干近50人,组建了拖拉机驾驶联合收割机驾驶、农机修理、农业机械操作、设施园艺、设施养殖、农业职业经理人等6大工种培训导师工作室。实施“智汇农机手金蓝领成长计划”,着力解决农机技能人才培育中“三虚一水”(培训内容虚、教学方式虚、培训成果转化虚、技能水平评价水)的问题,以技能操作为重点,让每个工种的技能人才掌握基本常识和核心操作技能。实行培训、鉴定、见习、观展等“全免费”政策,农业、农机的财政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有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机技能人才学技能的积极性。

  一批做掌墨人当大师傅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重庆圆桂”、“潼南金牛”等农机合作社的“农机经销+社会化服务+基地生产”,2018年6月毕业95后大学生余洪军投身无人机植保纯收入七八万元,长丰农机合作社陈伟登上“2018重庆经济圆桌会议”—土地宜机化整治工作的讲台,…..。

  用机械化思维和手段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实施“重庆农机化匠星工程”,让技能人才参与决策。利用“新型职业农机手”成天跟土地、机具和技术打交道的优势,发挥他们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逐步集成一批在重庆可复制、可推广,在全国丘陵山区可借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目前,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畜禽粪污机械化处理、标准化果园机械化生产等一批机械技术和生产模式,不断推广应用。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自然禀赋先天不足,农业现代化是重庆国民经济的短板,机械化是重庆农业现代化的短板。重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走的路还会很长。乡村振兴,巴渝大地春潮涌。我坚信,坚持短板自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重庆农业机械化的明天更好!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