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刚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谈了3个农机问题

作者:张桃林 本站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7日 收藏

  农业农村部就在湖北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及国务院会议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研究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任务,部署安排今年重点工作,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这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农业农村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农业机械化会议。在这里,我简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充分肯定2018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成效。2018年是全面贯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农机化系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为农业生产持续稳中向好,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总体来讲,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 一是农机装备能力有新提升。启动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出台《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对购置符合条件的机具实行应补尽补,加大全程全面机械化和绿色生态重点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大力推动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加快破解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难题。在政策和市场的带动下,全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较上年同口径增幅超过1%,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增幅超过4%,插秧机、谷物烘干机保有量增长都在9%左右,自动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受到市场青睐,农机装备能力持续提升,我国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和使用大国地位。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着眼稳定粮食产能、提高农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新创建152个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累计已达到302个。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68%,提高1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取得实质性提升,油菜收获、花生种植及收获机械化率均超过40%,同比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新疆兵团及北疆棉花机采率超过80%,自治区棉花机采率达到35%,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广西等甘蔗主产区预计2018—2019榨季机收面积比上个榨季增长1倍。实施特色农业节本增效、畜禽养殖机械化等八大技术推广行动,首次召开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重庆、湖南、陕西丘陵山区积极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在全面机械化上迈出了新步伐。果菜茶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近4亿亩次,茶叶种植加工全过程机械化模式在浙江等主产区开始普及。

  三是农机化科技创新有新进展。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畜禽粪污处理、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农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能。研究提出了《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新建了6个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积极实施大田种植数字化农业示范项目,挖掘节种节肥节药节水潜力,农机农艺融合成为广泛共识。农机新产品的购置补贴试点范围由17个省份扩展到全国,加快了植保无人飞机等38种农机新产品转化应用。东北四省区启动深翻补助试点,农机作业信息化监测步伐加快。全年推广应用机械化深松深翻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面积分别超过1.5亿亩、1.1亿亩、7.5亿亩,深松深翻作业补助面积信息化监测率超过90%。江苏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两大工程”;山东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关键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优化提升和试验示范等工作,各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措施日益强化。

  四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新拓展。通过政策倾斜、示范引导、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召开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现场会,开展万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轮训,引导发展“全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性综合化新型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2018年我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7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万个,全年“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服务面积累计超过60亿亩次。江西、福建等省连续多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机库及维修中心建设;安徽2017和2018两年依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扶持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超过700个。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器,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是农机“放管服”改革有新突破。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新修订了农机驾驶、登记和试验鉴定等3个部门规章,取消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行政许可,推出农机安全监管8个方面44项简政放权便民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作效能。黑龙江完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管理措施,人工、设备检验项目较原来分别减少了22项和2项,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检验效率。全国创建了93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市),2018年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下降20%以上。26个省份试点手机APP申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农民“**多跑一次”成为现实。

  第二个问题,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形势任务。去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作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已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为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的重要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拥抱新机遇,找准新定位,成就新作为。一是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求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我们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为工作主线,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扛起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任。

  二是要全面认识乡村振兴战略赋予农业机械化的新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务院文件作出了“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论断,赋予了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大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出了专门要求。农业机械化从生产力层面入手,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改善农村生产发展创造条件,必然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极大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到农机化系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的重大责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为契机,推动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

  三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径。42号文提出“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要求着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这为我们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抓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随着农业生产进入到以农业机械化为引领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和需求结构深刻变化。机具技术供给,农田农艺配套,政策管理创新等方面“供不足需、供不适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把握好农机化工作领域、对象、方式的深刻变化,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信息化方式,更多地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协作合作,增强工作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去除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释放农业机械化发展空间、潜力、活力。

  在农机农艺融合上,加快推动品种、种养方式、产后加工等方面“宜机化”,推进品种、栽培养殖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构建协调的机械化生产体系。在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上,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和管理服务上的应用,以信息化加速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在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上,支持家庭农场、农机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促使机械化与规模经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上,把适宜机械化作为农田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度宽度与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

  第三个问题,要扎实做好2019年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好国务院文件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国务院文件落实落地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两融、两适”为路径,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要抓好文件宣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是今年农业农村部门,特别是农机化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积极推动省级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建立省级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战略谋划和工作指导,积极推进有关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点工作落实。各地农机化部门在这次机构改革中都回归了农业农村大本营,要积极回应农业农村发展各方面对机械化的需求,与各有关方面主动沟通、相互配合,一起谋划落实种养方式、品种选育、农田建设“宜机化”等要求,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大格局、大体系。

  二是要抓好全程全面。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大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出100个左右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和一批整体推进示范市。加快编制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机械化等发展规划,开展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研究,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积极推动实施丘陵山区“宜机化”农田改造,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畜禽粪污处理、丘陵山区和特色产业适用农机装备补贴支持力度,加快老旧农机的更新换代。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特别是不折不扣执行农财两部相关规定,加强风险管控,提高有效性、安全性、便利性。同时,加大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全国完成深松深翻整地1.4亿亩以上。

  三是要抓好主体培育。壮大服务主体,认真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推出一批典型范例,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引擎作用。优化服务机制,引导鼓励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探索实现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协同良性发展。创新服务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业态,为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加强新型农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鼓励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四是要抓好科技创新。建设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信息平台,加快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夯实农机化科技创新基础。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开展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引导品种选择、农艺优化、农机研制、农机应用等方面同向而行,组织论证发布一批分品种、分区域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制定发布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目录,引导各地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推广农民需要、适销对路的各类农机。

  五是要抓好公共服务。注重强化制度供给,健全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完善统计、考评体系,引领保障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各项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修订完善农机牌证管理制度,加强农机维修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在转变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上取得实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创建100个左右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机化技术推广”建设,创新“田间日”等推广新方式,提升推广效果。发挥农机化系统的优势,大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应用水平,助力农业产业扶贫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后,我再强调一下机构改革以后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问题。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大部署就是组建农业农村部,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监督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机械化管理职能进一步稳定强化。农机化系统要自觉认清使命任务,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意识能力,切实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打法,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强化沟通协调、学习调研和政策研究,不断提高做好农机化工作的本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政风行风,展现新面貌,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发挥好“机械化部队”的作用。

  (本文为张桃林在201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中的讲话摘编)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nongjitong.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