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回眸与展望:让定力与耐心转化为穿越周期的底气

作者:朱礼好 本站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收藏

  这两年,农机行业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低谷,整个行业人士都感到了嗖嗖寒意。笔者在行业混迹多年,有不少朋友,有时听到有朋友抱怨或是表示泄气的话,笔者能说啥呢,只能给朋友们鼓劲、打气。诚然,在此阵痛期,农机行业的朋友们更要有定力,抱怨与泄气,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是把市场或机会拱手让人,相反,我们要以无比的耐心千方百计予以坚守,迎接下一个上行周期的到来。

  一

  如何看待当前的农机行业?很多事情需要辩证地看。我们看到,在行业下行期,有的企业仍然表现优异。从潍柴雷沃、中国一拖等上市企业发布的情况看,上半年的业绩仍然夺目。据8月29日潍柴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旗下农业装备板块的强劲表现——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潍柴雷沃”)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净利润5.7亿元,出口收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19%。另一家农机国内巨头中国一拖旗下的一拖股份公司,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1.26%至69.28亿元,但海外多区域开拓有效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下滑,海外销售量增加了29%,成为该公司的一大亮点。

  潍柴雷沃等企业的表现,反映了目前农机行业,马太效应特征仍然明显。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在拖拉机、收获机械等行业主流产品领域,都有强者越强、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从2024年的情况看,大中拖前十强的行业集中度提升了0.2%,轮式谷物收割机前5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了1.6%,履带收获机前三家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了0.7%。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地盘,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农机行业还没有达到大企业一出征便寸草不生的地步。我们看到,在第一大农机产品大中拖领域,还没有哪家企业市占率超过30%;在玉米收获机领域,即使像销量排名第一的雷沃,其2024年的市占率也只有23%,市场上仍还有英虎、金大丰、巨明等知名品牌;在花生收获机领域,有郑州中联走在前列;在茎穗兼收领域,则有九方泰禾、金大丰等领先品牌;在马铃薯机械领域,有青岛洪珠这家领头羊;在沃得进入的采棉机领域,新疆本地的钵施然目前表现不错。我国地域广袤,农艺农情消费力差别较大,总有企业能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

 

  同时,农机行业品种多,这是给很多中小企业的底气。只要你在所属细分赛道产品足够好、足够精,你就有活下去的勇气,甚至于哪天从大企业口中虎口夺食也未可知。回顾行业发展史,大企业从小企业学习借鉴产品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茎穗兼收、花生收获机,分别是九方泰禾、郑州中联率先创造了目前以来的高度;在免耕播种机领域,还没有哪家企业超过吉林康达;而在由四平的一家企业顺邦农机开创的秸秆粉碎机领域,也还没有哪家大企业超过它和吉林天朗;在插秧机领域,也还没有几家国内大企业比苏州久富更显专业与知名,在农机具领域,综合看也没有哪家大企业超过了圣和农机、郑州龙丰等企业。回首看看近二十年,以国外巨头的实力,他们在中国市场折戟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一些企业已经退守到少数在国外市场占优的大型机械、小众产品领域。

  对于目前的农机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微企业来说,包括我们的农机代理商、经销商,在行业下行期,也一定要有定力、有耐心,守候到行业上行期,大家一起奔跑。农机代理商、经销商同样如是,此间要力求与上游企业深度结盟、同发展共命运,共同做大当地的市场蛋糕、不失或提升所代理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二

  对于众多行业从业者,此处我想再说些“正确的废话”,提供几条建议。

  一是坚守行业与主营业务,别轻易换赛道。勿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近两年因为国四升级、粮价下行和国家整体经济放缓等原因,农机行业遇到较大的波动,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任何行业不可能永远上升,但是大家要多想办法,充满信心。从宏观政策看,千年大计,农业与粮食为本,国家会始终如一重视农业,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中国饭碗里要装中国粮。从农机行业看,粮食需要年年种,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人们从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精转变,种粮食就需要农机,没有人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力,种田靠人工那根本不现实,现在干啥事都是人工成本最贵,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种田了。从农机产品本身看,农机没有不坏的,坏了总得需要更新,同时一些新兴作物领域需要农机来满足生产需要。

  从行业从业者的自身情况看,我们很多人干农机多年,有的已经是资深的“农机二代”甚至“农机三代”了,大家有经验有资源,更有难以割舍的农机情结——能为自己的事业提供“情绪价值”。你如果轻易换个赛道,是以己之短去和别人竞争,别人有经验有资源,你也不知道前面有多少坑在等着你。因此,对于更多行业从业者来说,要坚守农机主业,等到雨霁天开,行业复苏之际你一定更有作为。

  二是这个时候别轻易再投资上项目、扩规模。行业下行期,市场需求萎缩、资金周转放缓是常态,此时盲目上项目、扩规模,无异于“逆水行船”。农机行业的项目往往涉及大额固定资产投入,比如新建生产线、扩充仓储基地或研发全新机型,这些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撑。行业下行期,客户购机意愿下降或持币观望,经销商回款周期拉长,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进一步承压,若再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回报周期长的新项目中,很容易陷入“投入即亏损”的困境。

  此外,行业波动期的市场需求充满不确定性。前几年热门的农机品类,可能因政策调整或消费习惯变化迅速降温。例如部分地区曾因补贴政策追捧的打捆机、甘蔗收割机和播种机等产品领域,一旦补贴退坡,市场需求骤减,盲目扩张的企业便会面临产能闲置。与其冒险扩规模,不如聚焦现有业务的精细化运营,比如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或通过设备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等待市场回暖时再顺势发力。

  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在近两年仍上马拖拉机生产线,因为传统拖拉机下滑幅度较大,而拖拉机又是一个品牌认识度较高的领域,如果不能快速取得一定规模,此际无疑会给企业造成的资金沉淀压力无疑极大。还有,前几年因为精量播种机受到政策支持,这几年一下子涌现出数十家企业或品牌,但真正能上量、为企业带来效益品牌仍不多。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是要坚守,另一方面是要果断地做减法,先保证企业活下去。

  三是争取提升市场占有率,包括开拓国外市场。行业下行期虽是挑战,但也暗藏“洗牌”机遇,能否抓住机会提升市场占有率,直接决定企业在复苏后的行业地位。当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因扛不住压力退出市场时,其原本覆盖的客户和区域便会形成市场空白,这正是优质企业“捡漏”的关键时刻。

  提升占有率的关键在于精准发力。对生产企业而言,可聚焦核心优势产品,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聚集于细分领域,加大投入,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客户;对经销商而言,可深耕区域市场,针对农户在下行期更关注性价比的特点,推出“以旧换新”“分期购机”等灵活政策,同时强化售后保障,用服务黏性留住客户。

  此外,还可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覆盖。例如中小经销商可抱团取暖,联合组建采购联盟降低进货成本,或共享维修团队提升服务效率;生产企业则可与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定供应链的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触达更多客户。市场份额的提升,往往不是靠要素资源的“大水漫灌”,而是在行业调整期的“精耕细作”中实现的。很多资源广的企业,做得并不一定比资源少些的企业好。

  出口也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个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机产品的出口提升了50%,一些视野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企业、海外市场布局晚的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同行吃到国外市场拓展的果实。国外市场足够大,现在做并不晚,快速行动起来,你仍会分享到甜蜜的蛋糕。

  四是扎扎实实打基础。行业发展快的年份,大家挣钱都来不及,一些夯实地基的工作都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考虑。行业低谷期,恰恰是企业冷静审视、加强“练内功”的时期。我们知道,农机行业跟很多其他行业一样,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技术、质量和管理(成本与效率)的竞争,这些“基础工程”若在顺境时被增长掩盖了短板,到了下行期便会成为致命弱点。

  技术永远是企业构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一些企业可利用这段时间量力而行加大研发投入,针对国四排放标准下的发动机升级、农机智能化、混合动力、无级变速、高性能播种喷灌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储备一批能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专利和成果。目前,有几家企业在下行期专注于新能源农机研发,待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爆发时,或能迅速抢占先机。

  当前,我们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很粗放,表现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方面,小故障不断,用户使用体验差。这类企业需要学习日本制造,在生产端加强精益化生产,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残次品率,降低返工成本。

  “效率就是金钱”。目前,我们农机行业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很多管理方面还依靠传统的手段,需要积极跟上时代潮流,积极采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工具,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这些基础工作看似见效慢,却能在行业复苏时形成“复利效应”。当市场回暖,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服务专业的品牌,而扎实的基础正是赢得信任的底气。

  五是维护好已有客户。在市场新增量有限的下行期,老客户的价值远比新客户更高。农机产品的使用周期长、服务需求频繁,客户一旦认可某个品牌,往往会形成长期依赖,甚至通过口碑带动周边农户购机,其背后的“隐性价值”不可估量。

  维护老客户,要跳出“只在购机时热情”的误区,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例如在农忙前主动联系客户,提供免费的设备检修服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线上平台推送操作技巧、保养知识;当客户遇到故障时,确保维修人员“随叫随到”,配件供应“及时到位”。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能让客户感受到被重视。

  更重要的是与客户建立情感连接。定期走访老客户,了解他们在耕作中的新需求,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后对农机功能的新要求,据此为其推荐适配的改装服务或二手设备置换方案。可以组织老客户交流会,让他们分享使用经验,既增强归属感,也能从中挖掘产品改进的灵感。老客户的稳定,不仅能保障企业在下行期的基本营收,更能为行业复苏时的业绩反弹埋下伏笔。

  六是要加强团队建设。趁着行业调整期,优化组织架构,砍掉冗余部门和人员,提升决策、运营效率。同时,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让团队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

  行业下行期,也是挖人的好时机。行业上升期,挖人难、用人贵,下行期企业裁员的多,企业正好在这个时期捡捡漏,为企业储备一些好用的人才。对于一些不好用、不上进的员工,正好找机会换掉,潜在损失也小。

  当然,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老板自身。我们有些企业领导在某一阶段抓住了机会、做起了企业,或者是二代接班,企业发展到某一阶段,就首先需要打通自己的瓶颈。往往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的水平,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

  三

  农机行业的起伏,本质上是与农业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当下的行业调整期,既是对农机企业韧性的考验,也是对行业生态的重塑。无论是坚守赛道的定力,还是深耕细节的耐心,最终都会转化为穿越周期的底气。而那些在低谷中依然能关注客户需求、夯实自身基础的从业者,终将在行业回暖时,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s://www.nongjitong.com/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