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本人观点>>

集聚正向能量 实现中国农机梦收藏

王超安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发展加快的关键阶段,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做好稳步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优化资源、提升能力,集聚发展正向能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筑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农机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农机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我国在推进农机技术提升、产业发展和服务“三农”建设的过程中,将农业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相互促进、并行提高,不断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持续提高农机产品的可靠性、标准化和系列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要素

  回顾我国农机工业产品发展的进程,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目标。多年的技术积累,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掌握成套关键技术,推动了农机产品向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一是向大型、广度化发展。在市场的推动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产品功率不断上延,呈现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一直保持着刚性需求。粮食作物机械化所需装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田间作业机械化逐步实现了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为主,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二是向成套、系列化发展。单一功能作业农机具向联合作业多功能机具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农机具机组优化配套,满足了不同作物和农艺的需求。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变化,成套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已经形成。我国已经能够生产16大类100多个小类,共3000多个品种的农业机械,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向节能、智能化发展。农机产品由资源利用型向资源保护型转变,由传统的农业装备向节能节水的节约型装备转变。节水灌溉装备、低喷量的植保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节能型拖拉机、精准农业装备等受到市场的青睐。农机产品进一步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发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高新技术的拖拉机、收获机械进入普及阶段。

  (二)制造升级是推动发展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经济规模实现“由小到大”的迅猛增长。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升级和跨越,企业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涌现出中国一拖东风农机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机制造企业。一是产品设计手段完善。国内主要农机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能力,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企业管理广泛应用了CAD、PRO-E、CAPP及ERP技术,产品设计、零部件设计、工艺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达到了系统集成性和开放性要求,确保了产品技术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二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发稀缺技术型产品,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农机主要农机企业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工艺研究机构。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整机装配线、总成装配线、关键核心零件柔性加工线和总成试验台、整机磨合试验台、负荷试验台专业检测设施、成套大型数控设备组成的加工中心等构筑了企业的制造核心力量。三是升级制造模式,提升制造能力。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在一些著名的农机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了多品种、宽作业、高标准的生产模式,能够按市场要求实现订单化生产,达到了刚柔并济、精专结合的目标。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得到普及。先进的制造模式已在诸多型号产品生产中实现;让高端供应商参与到产品研发、制造体系之中,实现全球资源的**大化利用。

  (三)资源优化是引领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场竞争始终遵循着用户选择、性价比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稳定性得到增强,提升了整个产业链水平。一是竞争中做强做大。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当前国内基本形成了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东风农机等为主导的农机企业,是我国加快推进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集团市场占有率高、产品覆盖面广、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二是发展中稳步提升。企业主动在生产环节上全力向上游与下游拉伸,打造从上到下、纵向一体的“垂直产业链”。形成了以行业内大企业作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格局,构筑了山东、河南、江苏等著名的产业集群,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形成差异化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实现300马力以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的制造能力,大中型收获机械、喷灌机械等制造技术日臻成熟。三是服务中价值提升。农机主要企业已经由传统的销售产品向提供价值转变,为客户提供全套装备解决方案,实现了和市场、用户同步发展的目标。不断延伸价值链条,推动力产业链向产前、产中、产后全领域延伸,积极开发育种、耕种收、深加工等农业机械;从市场和用户出发,服务链逐步向金融支持、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多层次、宽领域推进、拓展。

  二、我国农机制造业面临的发展挑战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倍感艰辛。我国农机企业已经步入高成本时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在领先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等方面发展缓慢,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制造业高端产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一)产品发展核心在品质提升

  发展仍是现阶段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农业装备当前的主要障碍是技术性障碍,主要矛盾是农业结构调架需要的新机具供给不足、甚至空白。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基础薄弱,技术储备欠缺,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产品可靠性、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保持着三十年左右的距离。我国农机产品主要采用机械技术、手动半自动操作方式,目前,市场主销拖拉机产品换挡方式基本是啮合套产品、同步器换挡产品。只有少数骨干配套企业掌握了同步器换挡制造技术,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核心技术研制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设计理论和清洁环境、真空环境、恒温环境下的制造能力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仍未取得实质性跨越、突破。在加工工艺、设计能力、质量管控、技术人才等方面缺乏储备、积累,中低端拖拉机、旋耕机等产品拥有量接近饱和、存量和低水平趋同性生产的产品供给过剩,缺乏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升级和退出十分困难,制约了行业的有序发展。高新技术的农业装备产品和成套设备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

  (二)产业提升本质在制造推动

  产业技术、产业竞争力严重落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我国农业装备当前的主要障碍是技术性障碍,主要矛盾是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高端农业装备跟不上要求。运用市场倒逼,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多年来,农业装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多停留在中小功率、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绝大多数相当于先进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在加工制造方面,则受制于整个基础工业水平和缺乏高素质工人的限制,一方面一些传统企业设备新度系数远远低于其他机械行业,长期超负荷运营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先进的生产线和激光切割、各类工业机器人、数控设备缺少成熟技能人员操作,发挥不出设备的先进技能。总体来看,我国农机制造业缺乏高端新兴产业整体布局,跟不上跨国公司以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应用、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为特点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步伐,仍然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农业装备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行业进步基础在能量集聚

  农机企业是规模效益显著的企业,效率低下制约了产业结构有序发展,成为影响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行业资源缺少优化整合。长期以来,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力分散严重,有效的资源重叠、冲突。中低端拖拉机、收获机械制造能力三分之一闲置,仍有多家企业在进入农机行业,呈现出大企业弱而不强,小企业小而不专的现象。二是新技术替代老产品步伐迟缓。一些农机企业出现新老技术产能并存的情况,新产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主要农机企业多区域多基地发展没有摆脱同业竞争现象,作为转型升级重要形式的产业梯度转移,造成新老产能重叠。资源优化基础没有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三是缺乏价值的有效输出。我国农机企业仍处于价格竞争的主导阶段,缺少向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价值理念。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相互缺乏沟通和协调,主机和作业机具配套性不高,产品不能满足区域农艺的需求。缺乏从市场和用户的“全额购机”、耕作模式等实际需求出发,提供金融支持和农业高新技术全套解决方案的具体举措。

  三、提升我国农机竞争力的战略考量

  在农机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慢就意味着退步。加快产业升级关键是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切实把着力点转到产品升级、制造能力升级和转型上来,构筑价值平台,稳中求进,进中有为,全力打造中国农机的升级版。

  (一)全面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立足全球视野,整合资源、提升能力,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一是找准制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围绕发动机、传动系、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研发模式。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着眼全球市场中高端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进行核心技术和专利战略布局。三是加快业务突破。适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艺特点的创新技术以及先进的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等支撑条件日臻成熟,为加快研发、制造与现代农业、精准农业及农艺需求相适应系列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农机企业要加快300马力以上动力换档拖拉机、静液压中轮拖、高效节能大中型喷灌机和收获机械等产品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二)不断提高制造核心能力

  先进技术可以买来,核心制造能力买不到,完全需要企业自身培育。一是以重点发展的技术装备为突破口,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产品分类工艺、工装、设备保养、生产线布局、人员编制、作业标准。提升质量指标、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测管控能力,推进“零缺陷”管理。二是加速用现代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技术,提升数控加工设备、真空环境下装配成套设备等先进装备的应用水平。推广先进制造模式,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和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化。以增量培养和轮训的方式,着力培养知识型一线工人,提升对先进设备的操作水平,提高高中端农业装备的制造能力。三是运用采购件市场运营中的峰谷原理,推进对中高端零部件战略采购。多领域、多层次培养吸收中高端零部件企业,构建新的战略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提升,提升主机企业的制造水平。

  (三)努力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规划发展布局,优化企业资源,培育独特能力,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有序、和谐发展。一是优化整合企业发展资源。农机企业应突出自身特点,找准企业定位,投入资源或进行行业重组时,应规避陷入竞争漩涡。尤其是大中型农机企业在进行发展布局时,避免出现自身不同时期、不同产品或不同区域的同业竞争,努力实现自身企业做大发展目标。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强占发展制高点。发展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提高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道路;由提供单机向提供成套成线设备方向发展,协同推进机组一体化建设。三是策划和实施价值创造路径的营销策略,为用户提供主动性、保姆式价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全套价值解决方案。按照区域种植模式和农艺等方面的诉求,协同推进主机与机具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按照市场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改进风险管控体系,为终端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灵活、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向心力。

发表于 @ 2013年09月22日 10:07:00 |点击数(

旧一篇: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履拖的作用发挥 | 新一篇:电商探讨之三:品质和服务将奏响农机电商好声音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7
本周点击:294
本月点击:1965
点击总数:251528
[发私信][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0篇)
©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2: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