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成效显著

作者:安福县农机局 刘团基 彭善昌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3日

  为全面组织开展“推进机插秧 创建高产县”活动,安福县以实施科技兴粮为主战略,以创新农技推广方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机插秧面积4万亩(其中早稻2.0万亩、中稻0.8万亩,晚稻1.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0%,新增插秧机16台,全县共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两个,机械化育插秧专项示范区5个,召开机械化育插秧专题演示会5场,流动演示会6场,观摩人数达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光盘3000多份,同时设立试验对比田、示范田、样板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不断的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推进机插秧 创建高产县”活动开好头、起好步提交了合格的答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
           
  为了进一步搞好机插秧的推广示范工作,安福县农机局局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机插秧推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指导,协调工作,同时成立了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课题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技术培训及宣传发动工作,并于3月12日举办了“安福县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培训班”,邀请了厂家技术员进行授课,同时还邀请几年来已经成功实施且经验丰富的机插秧示范户在培训班传授机插秧推广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全县6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各乡镇农技站长、农机站长及机插秧户近120人参加了培训。由于工作措施得当,宣传有力,今年安福县新增插秧机16台,为更好搞好机插秧示范工作,联合农技、种子等涉农部门创办了分别以瓜畲乡瓜畲村、洲湖镇毛田村为核心区的万亩高产示范基地。

   二、试验示范情况

  今年共创建了严田南村、瓜畲乡瓜畲村、洲湖毛田、诸桥,横龙利田、平都江南、谷垦甘洛分场、洋溪店背、枫田曾石等12个示范点,其中严田南村为工厂化育插秧示范基地,洲湖毛田、瓜畲乡瓜畲村为万亩高产田核心区,该两个核心区分别进行了机插、抛秧、手工插秧,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的对比试验示范。12个示范区早、中、晚三季共完成机插面积4万亩, 严田采用了工厂化育秧试验示范,洲湖、瓜畲两个示范区采用了塑料硬盘、软盘两种淤泥育秧法,其余示范区均采用软盘淤泥育秧。从整个示范来看,今年早稻育秧时由于气温特别适中,机插秧长势较好,达到了增产效果,中稻与晚稻机插秧长势较好,效果理想,为今后机插秧的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树立了样板。

   三、测产验收情况

   2012年7月16日,安福县农机局组织机插秧课题实验小组在严田镇南村村吴俊华及严田村左于松两个示范户进行随意抽样测产,方法采用对同一品种,同一施肥和管理方式,不同栽插方式进行测产。通过测产结果表明:同一稻种、同一管理施肥条件下,示范户吴俊华机插比抛秧新增产量32.48kg/亩,与手插相比新增产量33.5kg/亩;示范户左于松机插秧与抛秧相比新增产量23.5kg/亩,与手插相比,新增产量25.50kg/亩。综合整个机插示范区实施情况,机插秧由于其优越的农艺技术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大家一致认为采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播种质量好、效率高。使用高性能插秧机,秧行直,秧苗扎根深浅一致,活棵返青快,分孽强,成活率高。每台插秧机每小时可插3-4亩,是人工插秧的20倍左右。二是作物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少。机械插秧行距比人工插秧高出8-10公分,其通风透光较足,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病率比其它栽培方式少20-30%,且有利于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三是节约成本,达到省工、节种、节约秧田等效益。人工育秧、拔秧、运秧到插秧,每亩成本大约在100元左右。机械育秧到插秧每亩成本比人工节省30-40元。机插秧秧田比人工插秧节省90%左右。四是达到增产、高产的作用。由于机插秧有效控制基本苗,发孽好,从本县目前的水稻长势来看,亩产可望增加10%-15%。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