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龙年农机工作亮点纷呈

作者:禚昌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2012年郯城县农机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工作,亮点纷呈,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83.23 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0978台,联合收割机2609台,水稻插秧机767台,机引田间作业机具42621台。全县共完成小麦机收面积82万亩,机械化插秧面积20万亩,水稻机收面积35万亩,玉米机收面积3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26.6万亩,旱田小麦免耕播种30万亩,稻田免耕播种3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6.5%。

    二是国家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2012年农机补贴资金1405万元,结合郯城实际,以先进适用农机具为重点,优先补贴了玉米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具、水稻插秧机、收获机及经济作物机械等。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483台套,受益农户达1356户,优化了我县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全县农机化整体水平。

    三是圆满完成水稻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今年我县承担省局水稻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项目共完成投资136万元,项目区6000亩水稻全部实行机械化,亩增62.1公斤,亩产达到657公斤,获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实现新突破。经过近几年各级补贴资金的有效拉动,尤其是今年9月18日我县召开玉米机收暨新机具推广现场会,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实现井喷式发展,一次性销售玉米机55台,全年达到165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7.5%,秸秆还田率85%,小麦免耕(深松)播种76%。

    五是积极做好跨区作业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小麦、玉米、水稻联合收割机外出和引进工作,组织联合收割机外出作业1400台次,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引进联合收割机1200余台次,作业面积60多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36%。跨区作业期间,我们在205国道红花段和310国道花园段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为来往机手及时提供作业信息和后勤保障,解决机手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110”服务队为三夏机收保驾护航。

    六是农机合作社发展进入快车道。按照先扶持发展、后规范提升的思路,除积极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外,选择10家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机合作社进行重点规范发展。目前,全县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8家,其中达到“五化”标准的15家,育新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国家级“5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七是农机市场管理和技能鉴定再上水平。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监管,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机手的切身利益。在维修行业发挥星级农机维修网点的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农机维修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农机销售企业推行质量倒查机制,严格质量“三包”行为。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机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今年技能鉴定人数已达到1773人。

    八是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取得好成绩。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培训渠道,抓好与补贴、推广、年检、维修网点培训等相结合,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顺利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取得显著效果。全年共培训28期,共培训农机驾驶员1830人,其中大拖驾驶员1583人,收割机驾驶员217人,手扶驾驶员30人,为农机“三率”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九是农机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结合“平安农机”创建,开展了“打非治违”、“百日集中整治”、“基层基础强化年”、“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与乡镇、村街、农机手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抓好集中检审和源头管理,促进了农机“三率”的提高。全年共查处无牌无证车辆3300余台次,查处拖拉机违规载人等各类违规行为1500余起。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

    十是农机信息宣传成效显著。局领导非常重视农机化信息报送工作,成立了信息宣传科,配置电脑打印机,制定了奖罚措施和实施方案,并为信息写作和报送提供一切方便条件,农机信息宣传工作“风生水起”。目前,向市局网站报送338篇,其中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站转发300篇,中国农机化推广网转发90篇,中国农机安全监理网转发24篇,山东农机化网站转发225篇,山东农机监理网转发40篇,其他网站转发100余篇。(禚昌健)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