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农机化促进法》的实施和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有力带动.夏津县农业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夏津县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又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是农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如何抓住机遇,加强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夏津县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夏津县农机局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全面建设机械化全程作业示范基地,有效的推进了全县农机化发水平,不断用高新农机技术和机具装备来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建设了五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棉薯间作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畜牧业自动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经济作物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该县农机局五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对全县农民农机化作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装备结构得到改善,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结合有了明显突破,进一步加快全程机械化步伐。
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机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建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机化示范基地,生产者以政策、科技、市场为导向,根据生产规模将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了不同作物品种、不同作业环节的农机化需求。同时,生产者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千方百计购置使用率高、能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先进机具,从而促进了机具的升级换代和避免了低效率、高能耗的小型机具的重复购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合理地配置了农机资源,优化了装备结构。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管理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同时农业抗救灾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有利于创新农业发展理念,探索农机化发展道路。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实现人、财、物和先进科技的最佳组合,在基地内推进各类先进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促进农机化与生物技术现代化的有机组合,探索实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途径,对示范区和辐射区广大农户的农业发展思路具有典型的引导与启迪作用。
4、有利于解决田土抛荒,解决农村社会现实问题。目前夏津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田地抛荒,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推行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布局,被抛荒的田土就会被及时利用起来,同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优良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极为有利。
三、夏津县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的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夏津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各级农机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热烈响应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县各地发展势头很快。但是,当前全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从认识上看,部分乡镇对如何抓好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主动性不够,强调客观因素多,创新发展思路少;二是包括技术、信息、人才、基础设施、资金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比较匮乏,内涵不广,实力不强;三是示范基地与农户的关联度不高,示范、引导、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四是示范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架构还未完全建立,农机产业优势不明显;五是全程机械化还存在薄弱环节,机具老化及机具收获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四、加快夏津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
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发展思路。要按照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要求,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率为目标,加大农机科技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区域化、组织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农机化示范基地,力争通过努力,使之建设成为试验、引进、展示、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方式、引导农机结构调整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并成为现代农机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
1、合理规划与布局推进示范基地建设。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要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抓起,争取在基地建设上取得局部进展,并率先取得突破,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2、注重政策扶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政府和农机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在建设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上。由政府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协调,为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各乡镇要强化责任,硬化措施,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基地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投入,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基地投资建设。加强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
4、重视培养农机科技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选拔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和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培训体系,运用科普讲座、电视科普、广播专题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宣传;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兴办农民技术培训班,进行各类专题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5、加强管理,突出效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农机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基地的管理,要把示范基地建设与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农机、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突出示范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