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农机通首页>>农机博客>>许国明>>农机行业分析>>
——记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周立群
作者:常州日报记者崔彦玲
现在看来,东风农机集团董事长宣碧华在2004年企业改制之初,把周立群放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这个职位上,用人眼光确有独到之处。
在周立群和他所率领的团队的努力下,东风农机产品出口额逐年上升。2003年,公司每年出口额不到1000万美元,而2008年公司出口额已经攀升至近7000万美元,轮式拖拉机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短短五年时间,东风农机轮式拖拉机出口额已排名全国第二位。
而在此之前,在一般人眼里,周立群是属于标准的技术型干部。1986年,他从江苏大学拖拉机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进了东风农机,从技术员做到工程师再到设计处处长,多年来一直埋头于产品研发工作。从1995年起,开始负责研发、生产轮式拖拉机。
因此,当有一天宣碧华找到周立群,让他到进出口公司去搞外贸时,周立群自己都傻眼了:“我可从来没做过生意啊!”“没事,你能行。”
与外国人做生意,外语是第一关。刚开始,周立群与老外交流,几乎一句也听不懂。为了提高外语水平,他特地买了个复读机,一有空就跟着学,半年后语言障碍被克服了。除了学外语,为了适应新岗位需要,周立群还恶补外贸知识。“转型要成功,首先必须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学习新东西。”周立群说。
在成功跨越了语言和外贸专业知识两个关口后,周立群突然找到了自己做外贸的独特优势,那就是过硬的专业素养。由于是技术出身,他对于轮式拖拉机的每个设计工艺、每道生产环节、每个零部件都了如指掌,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都能答复地既专业又迅速。依靠这种特有的技术优势,周立群的客户群不断扩大。
他还敏锐地发现了电子商务蕴藏的巨大商机,较早地制作了公司产品的英文网页,并利用GOOGLE、雅虎等大型搜索网站开展关键词营销,现在公司每年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能新增二三十个客户。
作为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周立群深知,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必须带领团队共同成长。为了把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团队优势,他给每个新进部门的业务员上技术课,同时让每个业务员深入车间实习、锻炼,熟悉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在服务客户方面,他要求每个业务员对于客户的任何要求都能第**时间给予答复。
搞技术时,周立群喜欢刨根问底;做外贸时,他同样喜欢吃透市场。光自己吃透不够,他还注重把客户需求、市场信息及时反馈到公司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周立群要求各业务员向其他部门传递的市场信息不是模糊、笼统的,而是准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这时,我的专业技术优势又能发挥作用了。”周立群笑道。看来,从技术型人才成功转型为营销型人才后,周立群找到了新的职业成长空间,且乐在其中。而东风农机,无疑又成功培养了一位复合型人才。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用来形容“轮岗制”在企业中的作用再合适不过了。轮岗,是激励中层成长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有效消除中层的职业倦怠,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还能发掘中层干部的管理天赋和潜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丰田公司就深谙轮岗之道,对各级管理人员,他们采取5年调换一次工作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原载常州日报2009年12月23日第五版)
发表于 @ 2010年01月04日 12:1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