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通市如皋市搬经镇湖刘居的广袤田野里,61 岁的张怀兵娴熟地驾驶着久保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嫩绿的秧苗随着机械匀速运转的节奏,被整齐地插入松软的田土中mdashmdash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管理着500亩承包地、年作业面积达5000亩的ldquo田管家rdquo,曾经是一位靠体力谋生的工地泥瓦匠。 二十四年前,张怀兵是一名工地的泥瓦匠,每天在建筑工地忍受风吹日晒,尽管家中有一台老旧的手扶式插秧机,农忙时他也靠帮别人插秧补贴家用,但设备落后、效率低下,一年下来的收入仅够勉强贴补家用。他不得不在工地与农田之间来回奔波。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家庭开支不断增加,他肩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 转机,出现在他与久保田插秧机的相遇。ldquo第一次用久保田手扶插秧机,感觉就完全不同,rdquo张怀兵回忆道,ldquo不仅操作更顺畅,故障也少,农忙抢时间的关键时候机器不会ldquo掉链子rdquo。rdquo更让他安心的是,当地经销商如皋苏欣农机公司提供的服务及时而周到,机器方面有任何疑问,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迅速解决,这彻底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 随着对久保田品牌的信赖日益加深,张怀兵作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告别泥瓦工工作,组建专业的插秧作业队。从一开始的一台久保田手扶插秧机,逐步添置到多台,再到后来更新升级为效率更高的久保田乘座式高速插秧机,他的ldquo农机队伍rdquo不断壮大。如今,他常年保持3-4台久保田插秧机进行作业。农忙高峰期,更会联合周边亲友凑齐6-7台机器协同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不仅如此,为了从源头确保秧苗质量,所有作业用的秧苗都由他亲自负责育秧,以严格标准把控每一个环节的品质。 随着机器的迭代与规模化种植的扩展,张怀兵的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承包地从2019年的300亩,扩展至2025年的500亩,全部采用高效机插秧技术年收入也从最初的几千元增长到如今的50万元,彻底告别了靠打工维生的岁月。 ldquo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踏实。rdquo深知农村生活不易的张怀兵,始终没有忘记身边的乡邻。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就业难的问题,他在农忙时主动组织村里约30人参与作业,每年仅人工支出就达30-40万元,让乡邻们实现在ldquo家门口rdquo稳定增收。 二十四年风雨兼程,张怀兵从凭力气谋生的泥瓦匠,成长为带领乡邻共同致富的ldquo田管家rdquo。他的创富路上,既有勤劳与坚持,也离不开久保田农机的坚实支撑。张怀兵真诚地说道:ldquo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用久保田,带着大家把日子越过越红火rdquo
作者:久保田农机2025-10-11
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天虹镇凤鸣村,传统农业模式一度让村民们陷入ldquo效率低、成本高rdquo的困境。面对这一现实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冯新华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转型之路。他坚信,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通过多方调研和村ldquo两委rdquo反复讨论,冯新华果断作出决策,于今年初筹措资金引进了2台久保田KA8N高速插秧机和1台EX118Q全喂入收割机。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凤鸣村的农业生产方式。 先进的农机设备到位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得ldquo有人会用、有人能教rdquo。当时正值农忙,驾驶人员极为紧缺。冯新华毫不犹豫,带头学、带头练。白天处理村中事务,晚上研究说明书、反复观看操作视频,不断摸索实操技巧。在久保田经销商江西青田公司服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他和村长很快掌握了基本操作,成为全村第一批专业ldquo农机手rdquo。 真正让村民信服的是,冯新华第一个把插秧机开进了水田。随着机器在田间来回穿梭,他操作的久保田KA8N插秧机插出的秧苗行距整齐、分布均匀,效果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更重要的是,冯新华没有简单追求ldquo全机械化rdquo,而是根据村里田地实际情况,推出ldquo人机协作rdquo新模式:久保田插秧机主攻大田块快速作业,村民组成插秧小队人工补植边角。这一方式极大提高了整体效率,单日插秧面积突破80亩,全村今年完成机插面积2400余亩。 从插秧到收割,久保田农机全程助力凤鸣村农业提质增效。久保田EX118Q全喂入收割机作业高效、颗粒归仓,进一步降低了粮食损失。村民们不再为请人难、天气紧而发愁,劳动强度大幅减轻,作物产量和品质却明显提升。 如今在凤鸣村的田野上,机器的轰鸣声已成为丰收的前奏。冯新华带领村民,与久保田并肩前行,不仅种下了秧苗,更播种下对现代农业的信心。这条他们一步步开拓出的机械化致富新路,必将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作者:久保田农机2025-09-26
张明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揭家村人,现任随州市揭家垅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从事农业种植行业之前,一直在做粮食收购和小型粮食加工生意。2013年3月的一次回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mdashmdash他发现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种田的多是老人。生产方式传统、机械化率程度低导致种植成本高、效益微薄,部分无人耕种的土地甚至出现了抛荒。面对这些景象,张明叁敏锐地意识到规模农业的发展潜力。 于是,他说干就干,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他于2013年3月成功流转了两百多亩土地,正式踏上农业种植之路。第一年的辛勤耕耘,张明叁用行动赢得了信任:流转费按时支付,田间管理一丝不苟。村民和村干部看在眼里,信在心里。2014年,他再次通过村委会牵头,流转了本村其他组的三百多亩土地。规模初具,但张明叁深知,单打独斗难成气候,要发展壮大,必须成立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2014年12月,ldquo随州市揭家垅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rdquo正式成立,张明叁担任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购置一台拖拉机和一台全喂入收割机。然而,农忙时节设备故障频发,他只能找其他机器帮忙作业。他发现,外请的收割机手追求速度,粮食抛洒严重拖拉机整出的田地高低不平,严重影响后续耕作。这段经历让张明叁深刻认识到:高性能、可靠的农机装备是规模化农业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周边种粮大户推荐和多方对比后,张明叁来到随州市久保田一级代理店ldquo随州市保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rdquo。销售人员对久保田PRO688收割机和高速插秧机性能的详细介绍,以及他亲自试乘试驾体验到的舒适操控、低噪音、低振动和人性化设计,让他深感满意,当即决定购买。这次成功的购机体验,开启了揭家垅合作社与久保田农机的ldquo不解之缘rdquo。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和粮价保护政策的稳定实施,张明叁坚信农业是朝阳产业。2015年至2019年间,他持续扩大规模,新增流转土地八百多亩。土地面积的激增使得原有农机难以满足需求。经与合作社成员商议,他们决定增购设备。 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合作社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为了增购农机设备,张明叁向随州保田公司表达了融资购机的意愿。了解情况后,销售人员向他推荐了久保田的融资政策。借助这一金融支持,合作社顺利添置了一台久保田M954K拖拉机和一台PRO758收割机。久保田农机的高效可靠与及时的资金解决方案,为合作社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ldquo双保险rdquo。 凭借良好的信誉与口碑,合作社赢得了周边村民的信任。到2023年,附近村组主动将一千多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总种植面积达到两千六百多亩。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张明叁加大投入,建设粮食烘干房,并集中采购了六台久保田农机。至此,合作社大型农机设备全面更新升级为久保田品牌。 截至2025年7月,合作社共保有各类久保田品牌农机近二十台,总价值接近三百万元。 回顾发展历程,张明叁说:ldquo我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个人的辛勤努力,更得益于国家的惠农好政策。而高性能、高品质的久保田农机,是我们敢于流转这么多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坚实后盾rdquo谈及对久保田的评价时,他表示:ldquo久保田产品质量过硬、操作舒适省力、省油耐用、配件供应有保障、服务响应及时,同时旧机保值率高,让我们对投资更有信心。rdquo 展望未来,张明叁目标清晰:一是经营好现有2600多亩土地,推行精细化管理二是带领全体合作社成员扎根农业,共同富裕三是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种植模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凭借张明叁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久保田农机的坚实护航,揭家垅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必将越做越强,越走越远。
作者:久保田2025-09-15
在陕西北部铜川市宜君县的山地梯田间,90后大学生魏东升的名字,正随着农机的轰鸣声被越来越多人熟知。这位毕业就扎根家乡沃土的年轻人,凭借知识的力量与对农业的热爱,于2021年创办铜川齐民上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如今,他带领着12人的团队,承包土地500亩,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超万亩,不仅为家乡梯田注入新活力,更以ldquo利器rdquo赋能农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宜君县的山地梯田,曾因耕作难度大让不少人却步mdashmdash复杂的地形对农机的操控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也考验着驾驶员的技术。魏东升深知ldquo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dquo,2024年起,他陆续购入6台久保田拖拉机及1台久保田PRO1408Y-4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些久保田农机用实力赢得了团队的认可:安全可靠的性能适应了山地复杂路况,省心省油降低了运营成本,简便的操控和舒适的驾驶体验让机手们高效作业,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耕作与收获效率,也让人机物管理事半功倍。从承包土地到引入先进农机,从带动当地就业到提升种植技术,魏东升的每一步都紧扣ldquo农业高质量发展rdquo。在他看来,成功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把对土地的热爱融进春耕秋收,在坚守中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当微风掠过金黄的田野,久保田收割机奏响丰收的乐章,那不仅是颗粒归仓的喜悦,更是一位90后新农人用青春与担当,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动答卷。 久保田农机不仅是魏东升事业上不可或缺的ldquo好帮手rdquo,更是他立足乡土、在广阔田野间追逐并实现致富梦想的底气。在陕北的梯田上,这份ldquo利器rdquo与ldquo匠心rdquo的结合,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模样,也让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更多青春的可能。
作者:久保田2025-09-10
在广袤的皖东田野上,有一位95后的年轻农机手正用现代化装备书写着新时代的农耕篇章。陈小云,这位安徽天长市大圹圩农场的青年职工,不仅是当地农机服务领域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ldquo新农人rdquo的鲜活注脚。2013 年起步至今,陈小云已从一名普通农机手成长为带领十余人团队、年服务农田面积近1.4万亩的带头人。凭借对先进农机装备的执着追求,他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了一幅 ldquo科技赋能农业、青年振兴乡村rdquo 的生动画卷。青春扎根田野,与先进装备共成长 ldquo农机是农人的帮手,选对装备才能种好田。rdquo 这是陈小云深耕农业服务十二年来的深刻感悟。2013年,刚踏入农事作业领域的他,便敏锐察觉到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从最初操作轮式收割机,到 2016 年购入第一台久保田 PRO988Q 收割机,再到 2025 年添置久保田 EX118Q 收割机,他的装备升级之路,恰是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微观缩影。 在插秧机领域,陈小云与久保田的ldquo缘分rdquo更为深厚。2013 年首次使用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后,他便认准了久保田设备的高性能、高耐久性。从SPV-6CMD到 NSPV-6CMD 再到 KA6,十余年间设备的不断迭代更新,见证着他从个体作业者到团队带头人的蜕变。ldquo久保田的结实耐用、保值率高是出了名的,粮食损失率低、维修响应快,这些都是我们农机人最看重的。rdquo 正是基于对先进装备的精准选择,他的作业效率逐年提升,2025 年个人插秧作业面积达 4000亩,收割机作业面积达1800亩,较起步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抱团发展闯市场,科技服务惠乡邻 ldquo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能撬动一片田野。rdquo2022 年,陈小云牵头组建农机服务团队,十余名成员同心协力,将服务范围聚焦于大圹圩农场及周边区域。不盲目追求跨区作业的ldquo广rdquo,而是深耕本土服务的ldquo精rdquo,这种精准定位让团队迅速积累起良好口碑。随后,陈小云与几个合伙人又牵头成立了ldquo天长市展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rdquo。以合作社为平台购置先进农机,不仅提升了装备水平,更拓展了服务范围如统防统治,提升了为农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效率与专业化水平。2025 年,团队插秧作业总面积突破 1 万亩,收割机作业近 4000 亩,相当于为周边 500 余农户解决了ldquo抢农时rdquo难题。 面对农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陈小云带领团队以ldquo质量求生存rdquo。2023 年,针对作业量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他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主动适应农场生产需求,创新推出ldquo农时进度表rdquo和ldquo质量承诺书rdquo双轨机制:提前与农户对接制定作业计划,确保不耽误农时作业中全程跟踪质量,收割损失率和插秧漏插率都控制在较低水平,这种精益求精的服务,让团队赢得了农户的真心信赖,甚至出现提前两年预订服务的火爆场景。 在带动就业方面,团队每年为周边50 余名村民提供季节性岗位,人均季节性收入超 5000元人。ldquo跟着小云干,不仅能学技术,还能家门口赚钱。rdquo这是农户们的共同心声。通过 ldquo先进装备专业服务rdquo的模式,陈小云让更多人分享到农业现代化的红利,践行了ldquo共同富裕rdquo的时代使命。逐梦现代化田野,青春建功新时代 ldquo农机迭代快,思想更要跟上时代。rdquo陈小云的手机里,存放着一张张ldquo装备升级路线图rdquo:2021 年至 2025 年,他累计投入100 余万元更新农机,从单一收割机到全程机械化作业设备,每一笔投入都瞄准ldquo高效、节能、智能rdquo的现代农业方向。 面对市场竞争ldquo内卷rdquo的压力,他始终保持清醒:ldquo利润率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技术停滞不前。rdquo2025 年购入的久保田 KA6 高速插秧机,搭载智能导航系统,作业效率较传统机型提升约20,油耗降低约10。这种对先进技术的执着追求,让他的团队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年均收益保持稳定增长。插秧机单台年收益达 5 万元,两台收割机年收益合计达15 万元。 谈及未来,陈小云眼中闪烁着光芒:ldquo要让更多农户用上好农机,让种地变成有奔头的职业。rdquo他计划继续与久保田深化合作,引进搭载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机,实现作业数据实时监控同时探索ldquo农机服务农技供应rdquo一体化模式,为农户提供从育秧到收割的全链条服务。 从田埂间的青涩新手到农机服务的行家里手,陈小云用十二年青春证明:新时代的农人,既能扎根土地,也能仰望星空。他与团队的奋斗故事,正是无数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mdashmdash以科技为笔,以田野为卷,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篇章。
作者:久保田2025-09-10
在安徽蚌埠,七零后的邵传飞曾深耕养殖业多年。然而,养殖行业ldquo看天吃饭rdquo、行情波动剧烈的特点,让他的收入如同坐过山车,辛苦一年也难获稳定回报,心中始终萦绕着不踏实感。2018年,一个转机悄然降临。邵传飞注意到邻居驾驶久保田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几乎每年都能获得可观且稳定的收入。这让他深受启发:跨区收割或许是一条更稳健的生财之道经过多方打听和深思熟虑,邵传飞毅然决定转行,投身跨区收割行业。选对设备是成功的关键。经过多番对比,邵传飞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久保田品牌上。然而,面对收割机的价格,他起初也有些犹豫,毕竟投入不小。但久保田销售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配套的金融支持方案,这无疑给他吃了一颗ldquo定心丸rdquo。借助久保田的金融产品,邵传飞成功贷款购置了人生第一台久保田PRO988Q-Q全喂入收割机。崭新的机器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挑战。初次接触这个 ldquo大家伙rdquo,坐进驾驶室的邵传飞既兴奋又紧张,面对复杂的操作杆,内心难免有些忐忑。幸运的是,久保田经销商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安排了专业师傅对他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导和耐心细致的保养知识讲解。经过几次实操后,邵传飞逐渐克服了生疏感,操作变得熟练起来,最初的忐忑也转化为了满满的信心。2018 年的跨区收割季,邵传飞驾驶着久保田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麦田中。凭借着机器出色的高效性能,他在当年就收获了十几万元的丰厚收益。这份实打实的回报,不仅填满了他的钱包,更点燃了他对农机事业的无限热情。当年年底,信心倍增的邵传飞果断再添置了一台PRO988Q-Q收割机,还鼓励儿子加入跨区作业的队伍中,开启了父子并肩作战的致富新篇章。 随着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升级,邵传飞对效率和性能的追求也从未止步。2021 年,他用第一台收割机置换了更为先进的 EX108Q 型号的收割机。在这次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久保田收割机出色的保值能力让他赞叹不已。到目前为止,邵传飞已经陆续购买了 8 台久保田全喂入收割机。这些性能优异的农机设备,如同可靠的伙伴,陪伴他走过每一个丰收的季节,不仅稳固了他的收入来源,更彻底改变了他和家人的生活。如今,邵传飞不仅在城里购置了新房和新车,生活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更在农机服务领域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回顾这些年跨区作业的历程,邵传飞感慨万千:ldquo是久保田农机,让我从养殖业的困局中走了出来,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新路。它不仅是我赚钱的工具,更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伙伴。rdquo 从初入农机行业的忐忑,到如今的自信从容,邵传飞与久保田的故事,正是无数用户信赖久保田品牌的生动缩影。久保田,用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和强大的支持,持续助力每一位用户在农业发展的沃土上,收获财富与梦想。
2025-08-08
在安徽滁州凤阳县的金色麦田里,农机手张军正娴熟地驾驶着崭新的久保田EX118Q收割机。钢铁巨兽轰鸣而过,层层麦浪被整齐收割,驾驶舱内跳动的仪表数字,记录着他从一名普通农机三包服务人员到跨区作业带头人的蜕变历程。他的创业故事,正是中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7年秋收季,张军还是一名农机三包服务人员,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为农机用户排忧解难。看着农户因机器故障而焦急的面容,他萌生了一个念头:ldquo与其修机器,不如用好机器。rdquo 2018年春天,他筹足资金将第一台久保田PRO758收割机开回了自己的村里。当时跨区作业的机手们都说,用久保田的机器敢接活。张军轻抚着陪伴自己的初代ldquo战车rdquo,割台上深浅不一的刮痕记录着转战江西鄱阳湖的暴雨、穿越河北平原的沙尘。正是这台收割机,让他在2018年秋收季创下单日收割100亩的纪录,当年净入账突破10万元。 打开张军的手机相册,四代久保田收割机的合影格外醒目。从PRO758到EX118Q,设备的更新迭代轨迹,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浪潮完美契合。2021年,他升级到久保田EX108时,恰逢当地小麦倒伏严重,农户们指名要久保田收割机作业,甚至愿意每亩多付20元。好的收益让张军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他继续使用久保田的决心。2022年,他再添一台EX108收割机,组建了自己的收割小队。2024年跨区作业季,两台收割机转战江西、湖南、河南、江苏、河北、天津等地区连续作业600小时,燃油成本比其他品牌的收割机节省不少。他清晰地记得在24年水稻收获季,滁州周边遭遇台风,大片稻田倒伏,农户们在受灾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粮食收割的损失率。经过对比,久保田出色的倒伏作物收割能力脱颖而出。一时间,即便当地收割机数量众多,许多农户们依然心甘情愿排队等候久保田,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张军收割团队的收益,更让他们对久保田的品质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2025年,久保田推出了购机金融政策。在好政策的加持下,张军果断购入了1台久保田EX118Q。ldquo这台ldquo大家伙rdquo马力更足,收割平常或者倒伏作物时能舒适的调节角度。rdquo他期待这台机器在今年麦季大展身手,能够给他带来更好的收益。 如今,张军创建的兄弟联盟已初具规模,未来目标是发展至10台以上清一色的久保田收割机队伍。因为统一机型才能保证作业标准,可以合理分配。以后每台车配备久保田监测设备,作业情况可以实时回传终端,实现精准调度,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作业效率。因为凭借这样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即便市场价格战激烈,团队也能确保稳定的收益。就像2024年,全国的收割行情都比较卷,当其他机手为了抢单陷入低价竞争时,张军的团队凭借久保田出色的作业质量和默契的协同作战技术,作业价格始终稳定在 65-85元亩。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从凭经验判断到数据化调度,张军的创富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指着收割机舱门上的久保田标志说:选对伙伴,土地永远不会辜负你。 与久保田携手的这七年,张军不仅从土地中收获了财富,更有能力反哺家庭。展望未来,他坚信,只要与可靠的伙伴同行,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创业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2025-06-06
2025-05-30
2025-05-23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4-18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03
2025-04-03
2025-03-07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1-17
2024-12-27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