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陈志:国内外农机零部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陈志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0日 收藏

  2013年9月24日,在天津宝坻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针对中国农机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国内技术发展差距、国内技术发展差距、农机关键零部件生产存在的问题、国外农机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详细阐述。

  作为农机零部件行业研讨会上第一个发言者,做精彩报告!

一、行业发展现状

  1、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模式上:国外通常是农机零部件技术先行,零部件企业不断提供新技术推动主机发展,国内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普遍较弱,大多类似于主机企业“加工车间”,主要用于满足主机厂的既定要求,没能力做到与主机同步开发。

  创新领域上: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还多集中在低端产品上,液压驱动部件、动力换挡变速箱、电控液压提升器、大转角前桥、电控系统及元件等高端关键零部件还无法满足市场,是整机创新的一个瓶颈。

  2、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技术创新能力

  零部件业务占到了整车质量和成本的70%-80%

  主要农机产品的平均无敌障间隔时间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3左右

  农机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60%-70%

  零部件企业生产制造水平不高

  零部件企业研究和创新能力不强

  零部件企业获利能力不强

  零部件企业以小型和微小型为主

  3、主要农机产品与零部件生产企业关系

  整机与零部件采购供应体系存在以下五种形式:

  原来的“大而全”到精简剥离后市场化发展

  零部件合资合作模式

  多数关键零部件自己做,一般零部件社会采购

  所有零部件社会采购

  农机整机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属于上下游关系,但是长期依附于农机整机的发展,使得农机零部件企业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效率较低,与农机整机尚未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高效关系。

二、国内技术发展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共性基础和核心技术缺失,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不足,高端产品匮乏、低端产品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植新型经营主体的要求相比、性能稳定性、运行可靠性、作业精准性、配套合理性、区域实用性差距明显。

  ——与跨入世界农机制造强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需要在制造技术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制造技术方面

  国际:广泛使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实现了现代制造

  国内:现代制造技术刚起步,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传统制造

  ——质量管控能力与可靠性方面

  国际: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实现精细管理

  国内:管控的理念在提升,但产品可靠性差距仍很大

  (三)国内技术发展差距

  1、在拖拉机技术方面

  180马力级以下实现产业化,200马力级拖拉机产品技术性能基本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性能水平,延伸至300马力级产品,400马力级重型拖拉机CVT技术刚开始研发。

  ·变速器技术:采用有级式机械传动,啮合套或同步器换挡

  ·离合器:采用独立或半独立操纵的双作用式,负载换挡湿式离合器及湿式PTO离合器在研究之中

  ·中央传动和**终转动:机械式差速锁与单级行星减速机构

  ·电气、液压控制技术:由于不掌握总线控制技术,仍沿用单元控制系统

  ·功能未充分发挥:缺乏前驱动、前悬挂、中置PTO技术亦没有应用

  行业迫切需要在更高效、节能的大型产品技术方面做出努力,开发、采用先进的拖拉机发动机、底盘、变速器、驱动桥和作业机具配套提升、控制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2、在收获技术方面

  ·国内小麦收获技术还是沿用80年代开发的二型机技术,技术改进,喂入量升至4kg/s,6-8kg/s,8-10kg/s具有智能功能的收割机同步研发。

  ·水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逐步成熟,全喂入收割机喂入量仍需加大。

  ·我国玉米收获工艺与国外不同,适合不同行距摘穗收获具有创新性,脱粒收获,籽实与秸秆类联合收获开始技术储备。

  ·棉花采摘关注黄淮海流域农艺与机具适应性,甘蔗收获要与种植、榨糖配套化、油菜分段收获较适应、联合收获与品种结合同步研究,块根、块茎类收获要针对地区适应性改进,蔬菜类等收获要形成成套解决方案。

  我国联合收割机与发达国家产品相比差距较大,机械化与自动化结合程度较低,要在提升机械加工与制作水平的前提下,重点武装电子与液压技术,作业工况监测技术、作业流程自动调节技术,达到一定智能水平。

  3、田间耕整与播种装备技术方面

  同发达国家相比在为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联合整地域播种机械方面差距还很大,主要是工作部件材料不配套、作业工况监测技术不到位。

  在已经取得的与国产动力三个马力段配套的作业机具成果基础上,加大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作业工况监测技术配套,形成排种器,开沟部件,沈松部件等关键零部件标准化、高端制造能力。

  4、在田间管理技术方面

  与国外先进机具相比,我国生产、使用的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机具功能单一,机型小、技术性能落后,田间植株生长中后期上述作业无法实现,致使田间管理流于粗放,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田间管理机械高效、精确、安全、可靠的适用要求。

  加快适合于苗中后期田间管理的高地隙动力机械的产业化制造能力提升,积极配套施药,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等作业部件,发挥其应用效果。研发水田田间管理成套技术与**具,积极完善航化作业体系,研究制定农业航空飞行器制造、鉴定、作业标准与准入制度,系统部署大载重量航空飞行器制造。

  5.农机关键零部件生产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缺乏专业化先进生产组织模式,缺乏现代制造与物流集中管理技术,改变现状,实现以关键零部件创新促整机性能提升。

  ·制造加工手段落后,产品一致性差,缺乏开放工况下性能检测、动植物生理生态信息感知及智能控制系统,缺乏制造流程质量检测试验系统,改造提升现代化制造手段。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低,缺乏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能力。

  借鉴大机械工业制造经验,形成:“专、精、特、新”先进制造能力,培植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我国农业装备升级版。

三、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重点

  (一)产业技术进步需求与发展思路

  (二)主要农机产品技术

  (三)关键零部件技术

  (三)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重点

  (一)产业技术进步发展需求与思路

陈志:国内外农机零部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全面体是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用中国装备武装中国农业,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amic.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