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陕西省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调研报告

作者:上官永 王勇毅 黄玉祥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4日 收藏

 一、概述

    (一) 调研目的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农业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农业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机化技术集成、生产运作机制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重要任务,这是国家对新时期农业由实现主要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推进,同时向全面机械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促进现代农业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农村经济、农业劳动力结构、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程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特定形式。通过农业的全过程和全面机械化来实现用少量的职业劳动力来完成大量而繁重的农业劳动,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家庭农场、委托作业等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成熟先进的发展模式是农业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科学配置、优化组合的集中体现。开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一种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应用、资源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

2012年,我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3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27.9万台,联合收割机3.2万台,全省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7%,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机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业生产对农机化依赖度越来越强。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粮、优果、兴牧、扩菜”战略,围绕陕西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我省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果业、薯类、茶叶、畜牧等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对需要配套的机械、技术、工艺规范等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建了一些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示范区。为了摸清全省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理清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切实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组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和方法研究陕西省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主要的调研方法包括:

1、实地调研。课题组深入模式创建示范区实地调研,了解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

2、座谈交流。与农机科研、推广、管理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普通农户等座谈交流,了解相关人员对模式创建的理解、实施方案及进展、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

3、文献检索。检索国内外有关农业机械化科研、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支持。

4、专家咨询。咨询来自农机、农艺的相关专家,了解领域专家对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二、陕西省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

1、小麦全程机械化模式已经基本形成,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械基本成熟。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先进、高效的机具偏少,如缺少联合作业机组等;缺乏不同机具作业性能的对比试验,装备配套系统需要优化;②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度(与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等)不高;③对生产模式的经济性、比较效益的分析总结不足,特别是对农机运用研究滞后。

2、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基本成熟,有待进一步优化、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部分环节如玉米机收、田间管理(追肥、植保)等机械化程度较低;②区域农膜残留量大,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③对生产模式的经济性、比较效益的分析总结不足,特别是对农机运用研究滞后。

3、水稻全程机械化模式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方向是解决机械化育秧和插秧,实现相对集中育秧和插秧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在陕南小地块、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的条件下,机插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缓慢;②部分农户对机械育秧和插秧的认知水平需要提高,对技术存在顾虑;③模式运作方式研究滞后。

4、薯类分为两类地区,一类是陕北渭北大面积规模种植区,自然地理经济条件好,适宜大型机械化技术。目前陕北示范园区全程机械化水平比较高,模式基本形成,有待进一步熟化;另一类是陕北丘陵沟豁区和陕南山区等,自然地理经济条件差,适宜中小型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的时间较短,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5、油菜分为关中和陕南两个主要种植区,模式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关中以机械直播为主,重点发展精播和联合收获;陕南以移栽和分段收获为主,重点示范机械直播、分段收获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应做好技术模式的研究与对比;②先进、高效的直播机、联合收获机的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油菜直播的精量播种问题亟待解决。③对农机运用的经济性分析不足,机器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优势特色农产品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

1、果业分为苹果、梨、猕猴桃、葡萄、核桃等。全程机械化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按各类果品生产环节的不同,发展各有侧重。苹果、梨、弥猴桃、葡萄机械作业主要应用于耕作、除草、开沟、施肥、果枝修剪、植保、选果、保鲜贮藏等环节,技术应用各有侧重。核桃主要用于修剪、收获后青核桃脱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不同环节果园机械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机具总量不足,尚不能满足大面积果园生产的需要;②农机农艺结合程度不高,如部分果园机械的体型大,适应性较差。同时先进适用的果园机械较少;③现有的果园农艺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农机技术的需求,二者存在脱节现象。

2、蔬菜全程机械化的难度较大,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模式处于探索阶段。露地菜机械作业区主要应用于耕整地、育苗移栽、植保环节。设施蔬菜主要用于耕整地、育苗、灌溉、补光、气肥增施、卷帘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蔬菜的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和净菜设备在国内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③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设施大棚智能监控技术基本成熟,但应用面积较少。

3、茶叶全程机械化的田间机械化部分和产后加工部分,技术已经成熟,模式有待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进高地隙拖拉机进行示范配套,开展耕作、植保示范作业,扩大机采、机修规模;结合加工的茶叶品种,茶叶加工主要示范推广清洁化生产线,引进配套先进新型机械设备,示范推广冷藏设备等。

4、食用菌全程机械化模式探索难度较大,尚需加强探索。主要原因在于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高,需要农机农艺结合,且装备与设施的专用性强。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先进、高效的原料加工机械偏少,需要加大研发力度;②需要进一步规范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③全程机械化生产运作模式研究不足。

5、烤烟全程机械化模式已基本成熟,烟秆处理机械需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移栽的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如移栽机不能实现仿形,编烟机械的效率较低,不适应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需求;②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技术差异较大,提升技术及配套设备水平

共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理解认识还不到位,还是在沿循了技术示范推广的思维,目标在完成技术示范任务;二是偏重技术模式探索,对机械配备适用性、经济性,对管理运作方式探索不够;三是农机农艺融合深度不够,缺乏全程全面全环节的融合。

三、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的思路与方法

(一)进一步明确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内涵

1、全程机械化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指客观存在的某种事物的典型样式,或某种行为的标准方式。农业机械化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既具有模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自身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呈现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生产关系(所有权关系、组织管理关系等)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完备的过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特定形式。成熟先进的模式是农业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科学配置、优化组合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一体;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③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应用;④资源科学配置与经济高效利用。

2、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特点

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具有代表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和辐射带动性等特点。(1)代表性。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某种事物的典型样式,在同类事物中呈现出代表性的状态;(2)区域性。受地域特征及受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模式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状态,但在同一区域又具有区域性特征;(3)相对稳定性。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域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的社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其物质内容及社会形式也随着需求和条件的变化而推陈出新;(4)辐射带动性。一种模式对条件类似的区域,有自然辐射带动作用,即具有可复制性。

(二)进一步明确模式创建的目标

围绕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农机农艺融合,提出适宜同类区域的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运作模式;符合增产增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化装备系统。培育一批掌握农机农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高、市场经营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陕西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支撑、服务于现代农业。

(三)进一步明确全程机械化系统构成与集成方法

1、全程机械化系统的构成

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既从属于农业大系统,又可分为许多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子系统,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可以分为组织与经营、技术和机器系统等3个子系统。

(1)组织与经营系统: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对农业生产资源的管理、任务调配以及过程管理,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该系统以追求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大化为目标。

在经营模式创建中,应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经营模式。

(2)技术系统: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及其工艺规范。其中,技术包括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前者是指育种、栽培、耕作等与农作物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后者是指以满足农艺要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而产生的机械作业流程与规范等相关技术的总称。

(3)机器系统:指为了实现技术系统的各项功能和要求,而配套相关的机械,重点研究装备的配备、机组编制与机组运动性能的提高等问题。

在选配机械过程中,既要考虑先进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实用性、经济实惠,生产急需,能够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又能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多选性。

三个子系统相互关联,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技术系统是基础,机器系统是手段,组织与经营系统是保障。

2、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的集成方法

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是以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体现的是组织与经营、技术和机器系统的综合效应。因此,如何发挥各个子系统的优势,并集成于一体,是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

全程机械化系统的集成应注意以下问题:① 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技术和装备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② 系统集成是以追求效率和效益**大化为目的,要注重发挥其整体效应;③ 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子系统组装或链接,而需要通过子系统的优化设计、标准制定,功能整合等多种途径实现。

3、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的流程

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过程主要包括基础研究、模式构建、模式优化、作业技术标准制定、效益提升等步骤。

四、促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机、农艺等多部门和农作物种植、土肥、种子、植保等多个技术领域,关系到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和相关人员职责。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实行年度申报制,采取“逐年建设、稳步推进、动态管理、择优扶持”的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的任务,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和机制。

各项目实施市县的财政、农业、农机等部门要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农机和农业管理部门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组织管理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涉农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参与项目实施。

(二)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技术的集成创新。农机农艺融合是探索和创新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关键。通过农机农艺技术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模式创建的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不断完善联合协作制度,加强农机农艺人员交流与培训,努力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农机与农技部门的实质性合作,吸收农技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共同设立核心试验区,进行对比试验,确定技术工艺路线,共同进行总结提炼,以提高项目实施技术水平,使示范园区成为先进成熟技术集中示范区、展示区,成为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

(三)加强政策扶持,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对全程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创建的投入,重点支持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的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让优势科研团队及成员获得长期、稳定和持续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涉农公司、农业生产单位、公益组织)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全程农业机械化模式探索的科技持续创新。在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区位选择上,要围绕已经建好和在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配套建设,做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展示效果。同时,要强化各类政策、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和农业部门联系,与农业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实施结合,集中整合资金,提高实施效果。

(四)明确认识,促进技术、装备与组织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式创建的基础是对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有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以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体现的是组织与经营、技术和机器系统的综合效应。缺少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会对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技术模式研究方面,应针对不同作物机械化技术研究的侧重点,分层、分类指导技术研究;在装备配套系统方面,针对不同模式对装备的需求,按照“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思路,按“先进、实用、经济、可靠、适用性强”的原则不断的提升装备水平,逐步实现不同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在组织与经营方面,要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的农业全程机械化运作模式,重点强化对农业生产资源的管理、任务调配以及过程管理,实现资源的经济高效利用和经营效益的显著提高。

(五)完善技术体系,建立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需要从实践和研究两个角度不断完善,注重识别与细分模式、比较与选择模式、示范推广与发展演进模式。充分发挥有关科研院所、农机推广、鉴定机构的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推等部门协作,加强农机化技术指导和论证、装备配套系统的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项目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政府引导等几方面入手,借助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以涉农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sxnj.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