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三季度国内玉米价格或重回跌势

作者:中国小麦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 收藏

  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政策市”与“市场市”较量较为激烈,其价格整体经历了下跌—疯涨—冲高回落的过程,波动相对频繁。一方面,东北临储玉米以创下天量收购量而完美收官,随之“去库存”压力日渐显现。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相反溢价成交现象普遍。同时,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不但成为市场独立“风景线”,并带动其它产销区玉米价格走强。只是好景不长,6月下旬,随着政策性粮源不断投放,市场主体采购心理渐趋理性,至此,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涨势开始松动,尤其是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冲高回落,其他产销区玉米价格趋于平稳。

  一、市场行情回顾

  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涨跌互现,波动相对频繁。具体来看:4月上旬,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弱势下行。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继续稳步推进,对市场价格底部支撑作用不减;另一方面,随着备春耕生产活动展开,主产区迎来**后一波农户售粮小高峰,市场供给压力逐渐显现。此外,北方港口购销清淡,大部分企业已停收。而南方港口进口玉米大量到港,玉米库存量进一步上升,对国产玉米价格有所压制;4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略显分化。其中东北产区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涨跌互现。而华北玉米价格“碎步式”上涨,尤其是深加工企业较为密集的山东省,山东、河北地区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陆续站上1700元/吨的水平。一方面,这与华北产区一度降水不利于农民卖粮有关,另一方面,前期市场超跌,农户、企业库存很低,部分用粮企业开始预感政府秋粮上市前控盘积极备货优质玉米有关。南北港口玉米表现也较为“抢眼”,其价格因本地粮源已经见底,玉米库存持续下降及贸易商出现一定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而双双上扬。4月下旬,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基本结束,玉米价格整体小幅波动。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因倒流速度放缓及深加工企业库存不同而涨跌互现;南北港口玉米市场购销清淡,其价格稳中有落。

  截止4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730、1700、1730,分别较月初下跌40、上涨50、下跌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较月初下跌80、60、80。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较月初下跌100,出库平均价1860,较月初下跌40。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25,较月初下跌75;出库平均价1900,较月初下跌80。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1700、1710、1680,分别与月初持平、下跌10、持平。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60,理论平仓价1910-1940,较月初上涨20-4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1920-1940元/吨,较月初下跌1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1810,较月初下跌70;福建福州2010,较月初上涨20。

  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区域性分化特征较为明显。具体来看:5月上旬,伴随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的正式结束,东北轮换玉米重新批量出库,国内市场呈现“东北承压、华北显强”的特征,特别是“五一”后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一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5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略显波动,其中华北玉米价格局部小涨,东北产区在我省地储玉米拍卖出库下表现震荡。北方港口玉米贸易活动几乎停滞,轮换玉米逐步占据市场主流。与此同时,我国南方市场对于玉米需求量则保持较低水平,因近月进口谷物大量抵港,对国内玉米需求减弱,玉米价格弱势承压。5月下旬,可以说是国内玉米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国家控盘”与“市场博弈”的一个序幕,东北产区轮换玉米流通主导市场节奏,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并未对市场造成明显不利冲击;华北地区玉米市场在临储玉米投放滞缓,本地余粮水平明显下降,农户或主动或被动惜售的影响,价格再度出现反弹;同时,今年国家首次公开拍卖超期储存和蓆茓玉米于5月27日如期举行。从拍卖底价来看,此轮拍卖实行不同地区不同定价,整体定价水平高于此前定向销售1300元/吨(仅五家国有深加工企业参与)的策略,“国家控盘”特征明显。

  截止5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650、1660、1680,分别较月初下跌80、40、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与月初持平。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860,与月初持平。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40,较月初上涨15;出库平均价1900,与月初持平。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1771、1752、1730,较月初分别上涨31、32、30。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30-1850,理论平仓价1850-1870,较月初下跌5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产优质玉米成交价1880-1900,较月初下跌20-3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1850,较月初上涨20;福建福州1970,较月初下跌40。

  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保持强势运行。同时,“拍卖”、“疯涨”以及“替代”成为国市场的关键词。具体来看:6月上旬,国家政策性粮源的每周投放及扩容并未迅速打击市场采购热情,相反溢价成交现象普遍。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粮源紧缺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6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首现”普涨行情,玉米价格上行地区不仅限于华北,东北、南方销区相继出现涨价现象,其中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疯涨”,截止6月中旬,累计涨幅已逼近400元/吨,大有重复2014年夏秋之交玉米价格报复性反弹600元/吨之势。其中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持续领涨并重返“1”元时代,这既有今年东北临储玉米天量收购之因,也有终端市场过度看跌情绪下库存降至极值之故,更与今年国家泄库屡屡推迟及农民手中余粮基本见底有关。同时,临储玉米拍卖依旧如火如荼,与之同步展开的小麦饲用情况以及国家后续临储玉米投放量成为市场**为关注的焦点。6月下旬,国内超期储存玉米定向拍卖热情有所降温,尤其是之前溢价成交的华北产区“疯狂”不见,其成交均价多数下跌。与此同时,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也开始冲高回落。不难看出,市场粮源供应有所增加情况下,市场主体采购心理渐趋理性,市场“风险”模式同步开启。

  截止6月末,吉林省长春、松原、四平地区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价(单位:元/吨,下同)分别为1630、1650、1700,分别较月初下跌20、持平、下跌50;出库价均为1900,分别与月初持平。黑龙江省玉米收购平均价166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860,与月初持平。辽宁省收购平均价1640,与月初持平;出库平均价1900,与月初持平。山东、河南、河北2015年产三等玉米收购平均价2011、1998、1980,较月初分别上涨225、238、250。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850-1900,较月初上涨50-100;理论平仓价1950-1970,较月初上涨100。广东深圳港口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160-2180元/吨,较月初上涨150-200。销区上海三等玉米站台交货价为2060,福建福州2170,均较月初上涨200。

  二、影响因素

  (一)政策方面

  1、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完美收官,总量创下历史纪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东北三省一区收购15年产临储玉米总量12542万吨,超出去年终值4213万吨。其中内蒙古2186万吨,吉林4536万吨,黑龙江4697万吨,辽宁1124万吨。按照全国玉米产量2亿吨,东北产量1亿多吨且已悉数进入临储,占到当年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至收储结束,东北农民玉米存粮已基本见底,而华北黄淮地区农民余粮也不足两成。另一方面,由于看空后市,同时预期国家在收储结束后会定期拍卖储备玉米,很多饲料生产企业以及深加工企业均维持较低的库存水平。但在收储结束后,国家临储玉米定向销售、拍卖等活动未能如期开展,使得玉米深加工、饲料企业原料粮短缺,进而促使部分产区玉米价格一度上涨。

  2、临储玉米“邀标定拍”青睐酒精企业,国家泄库步伐加快。5月中旬,我国临储玉米进一步加快了其泄库的步伐。其一,5月5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有关深加工企业座谈会后,临储转轮换玉米销售价格出现让步,部分地区采购5000吨玉米可让利10元,优惠40元封顶,这意味着吉林地区轮换玉米出库可较一周前低**多40元/吨;

  其二,5月13日吉林地储第五次粮食竞价销售,共拍卖25453.014吨,成交3032.674吨(扶余拉林储备粮有限公司,2013年一等玉米),成交比率为8.3%,拍卖底价1650元/吨,**终底价成交,其余全部流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一等玉米成交未出现溢价与拍卖粮源品质有关,从拍卖清单来看成交的2013年一等玉米已属于“轻度不宜存”;其三,5月13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定向拍卖12年玉米,总量40万吨,全国统一拍卖底价1300元/吨,仅限酒精和乙醇企业参拍。其中,黑龙江5万吨、江苏5万吨、浙江5万吨、广东5万吨、江西5万吨、吉林5万吨、安徽1万吨、山东1万吨、四川1万吨、贵州2万吨、云南2万吨、广西1万吨、河南2万吨。传闻,**终黑龙江超期储存玉米成交30200吨,均价1322元/吨,显然“定向拍卖”锁定的五家深加工企业率先享受了政策红利。

  3、超期储存玉米拍卖成交由节节攀升渐进“艰难期”。临储超期玉米定向拍卖会于5月27号正式启动,截止到目前已经进行了五轮拍卖,累计投放玉米1690.14万吨,累计成交量为879万吨。其中:5月27日第一批成交的超期储存玉米主要为2011年和2012年美国进口玉米、2012年国产玉米,国标三等玉米拍卖底价为1450元/吨,成交均价1525元/吨,局部优质玉米溢价超过100元/吨。6月3日延续首次拍卖的火爆情形,**高成交价达到1830元/吨,比前一周的高价增加110元/吨。竞价激烈地区仍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6月14日-15日,虽然投放量较前期大幅增加,但企业抢拍热情依然高涨,很多地区的成交率达到100%,成交均价更是直线上升至1636元/吨。特别是整个华北产区,除储存年份较长的进口玉米以外,临储玉米成交情况整体乐观,部分地区优质玉米溢价甚至达到500元/吨,为近三次拍卖以来之**,企业“抢粮”现象严重。6月21-22日,多个省份成交均价有所下降,尤其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仍是竞争**激烈地区,成交率超过95%,但冀鲁豫三省成交溢价较上周下降80-140元/吨,显示市场趋于理性。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投放量增加,吉林继续保持了较高成交率,该省2013年产玉米继续几乎全部成交且成交均价较上周提高,吉林2013年玉米实际成交70.2万吨,较上周增加15.4万吨,成交率99.73%,成交均价1623元/吨,上周成交均价为1584元/吨。6月28-29日,尽管有关部门调减玉米投放量近150万吨,但成交率和成交均价继续下滑,政策拍卖陷入“艰难期”。值得关注的方面:一是关内2012年产移库玉米供应见底;二是东北地区席茓囤玉米成交情况仍火爆,剩余席茓囤玉米可能集中在黑龙江地区。此外,本周吉林还首次拍卖了2014年产席茓囤玉米1.2万吨,全部成交。总体来看,吉林地区剩余的超期玉米和席茓囤玉米数量均有限,估计东北地区剩余的超期玉米和席茓囤玉米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地区。这意味着,如果后期东北不投放正常存储的玉米,投放的玉米将集中在黑龙江地区,考虑到品质和存放地点等因素,后期成交率可能下滑。因此,后期东北地区能否投放正常存储的玉米也是关注重点。

  (二)市场供求

  1、市场余粮基本见底,政策性粮源逐步成为供应主力。经过大半年的消耗,截止6月末,主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基本见底,可供市场流通粮源已十分有限。实际上,自3月中下旬开始,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粮已明显下降,多数企业收购“有价无市”,主要原因就是东北临储玉米天量收购,农户手中余粮基本见底,导致现阶段深加工企业无新粮可用。同时,伴随着我国临储玉米收购告一段落,国内临储玉米出库进入第二阶段,市场供应越来越依靠国家储备库中的粮源,且未来15年新粮迅速投放市场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目前更需要出库的是12年、13年和14年的粮源(继续储存面临坏粮的风险)。在这种未来供应体量庞大,但品质参差不齐,且优质陈玉米更有可能成为市场争夺对象的情况下,其溢价空间明显更大。随着优质粮源的消耗,未来优质玉米可能依旧紧俏。

  2、生猪价格先涨后跌,深加工企业需求逐渐恢复。先看饲料需求。4月份,生猪出栏均价首次突破了10元/斤大关。此前生猪价格已在多个省份破10,但全国均价破10尚属首次。5月份,农业部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小幅上涨,环比增加0.4%,同比减少2.9%; 5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下降,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6%。生猪阶段性出栏增加致屠宰企业压价意愿明显,加之终端需求进入淡季,猪价出现阶段性回调。进入6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16个月后开始持续下跌,部分地区生猪价格跌幅达到1.0元/公斤,猪价跌破20元/公斤。5到8月份本是生猪市场供应**为不足的时段,2004年、2007年、2011年这三个猪价高峰区域也从未出现过如此大幅度的下跌,此轮猪周期猪价短期出现暴跌,其导火索是豆粕、添加剂等饲料成本短期内大幅上涨。当市场上大猪消耗完后,生猪价格后期还会反弹,但反弹幅度不会太大,并且涨到22元/公斤的可能性不大。

  再看深加工企业需求,4月,国内玉米深加工开机率环比略有下降。其中淀粉行业开机率约56%左右。4月份,国内淀粉价格呈现震荡走势。截至2016年4月末,吉林深加工企业淀粉出厂价2150元/吨,月比下跌5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淀粉出厂价2140元/吨,月比下调90元/吨。酒精行业开机率保持在46%左右。4月份,酒精市场行情小幅波动。截至2016年4月末,吉林酒精报价4600元/吨,月比持平;山东酒精报价5000元/吨,月比持平。5月,随着华北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淀粉价格“水涨船高”,提价意愿较强。目前华北个别企业淀粉出厂报价已至2500元/吨高位,东北淀粉价格暂时维持稳定。此外,饲料企业需求回升,蛋白粉、DDGS、纤维饲料等副产品价格继续上涨,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增加。6月,因华北玉米市场供给端增加,原料价格有所回调,部分淀粉企业产品价格也均有50元/吨不等幅度下调,下游需求一般,企业淀粉供应稳定,华北淀粉报价2380-2450元/吨,东北淀粉报价2300元/吨左右,预计夏季淀粉需求会逐渐增加,后期价格走势稳中有涨。

  3、进口玉米数量同比继续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103.7万吨,环比减少11.9万吨,同比增加63.3万吨。其中进口乌克兰玉米103.0万吨,占5月份进口玉米总量的99%;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16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20万吨。2016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替代产品高粱、大麦、DDGS共计120.4万吨,环比增加6.1万吨,同比减少101.2万吨。6月份起,美国玉米和乌克兰玉米到港量均已经较少,后期到港将主要是少量俄罗斯玉米和东南亚国家的玉米,数量有限。受玉米进口配额限制,未来几个月,我国进口替代谷物将主要是高粱和大麦。过去的两个月中,我国南方用粮企业采购了一定量的高粱,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16年度高粱进口量为780万吨,较上月预测值上调60万吨;大麦进口量为500万吨,与上月预测值基本持平。

  4、2015/16年度小麦替代玉米量增加。目前,全国夏粮收获基本结束。由于收获期遭受不利不利天气,今年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数量明显增长。目前来看,预计江苏及安徽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比重超过25%,河南地区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比重超过20%,其他主产省份也有少量不完善粒超标小麦,预计全国范围内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在1500万吨以上,比去年同期高500万吨左右。由于去年的不完善粒以萌动粒和芽麦为主,而今年不完善粒中赤霉粒占有一定比重,这使得面粉企业掺混难度较大,有相当部分将流向饲料领域,这将部分替代饲料中的玉米用量。从企业反映来看,目前国内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当前主要以鸭料为主,鸡料的添加比例正在提高,部分大猪料也可以一定比例添加。考虑到小麦大量进入饲料主要发生在6-9月份,而去年10月至今年5月期间小麦饲用量同比大幅下滑,如果按玉米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估算,2015/16年度的饲料小麦使用量较上年增长幅度较小。预计2015/16年度(按玉米年度算)我国饲料小麦使用量为1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80万吨。

  (三)生产情况

  东北玉米播种开局良好,播种面积下降。4月中下旬以来,东北、华北和黄淮春播区大部气温偏高1~2℃,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春播工作陆续开展。由于前期多地低温,东北大部分地区未能完成谷雨种大田的传统,但五一节过后我国北方春玉米大部已播种,今年东北玉米播种开局良好。同时,从春夏播情况看,今年玉米面积调减趋势明显,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调减较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实地督导调查,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的玉米主要改种市场需要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优质饲草等作物。预计今年大豆面积增加超过800万亩,杂粮面积增加超过800万亩,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超过600万亩。从生长情况来看:6月末,东北玉米逐渐进入七叶至拔节期,作物生长状况整体接近去年同期。黄淮海夏玉米大部处于出苗至三叶期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7天。从天气条件来看,全国大部分气温正常或偏高,仅东北中北部和新疆中北部气温偏低,其中,东北中北部地区偏低1~2℃、降水偏多8成至2倍,气温略偏低和多雨使部作物生长有所减缓,但北方大部分农区出现明显降水,有利于东北玉米拔节后的需水量**多的时期。7月份东北玉米主产区陆续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影响日益突出。预计6月30日至7月2日东北华北多阵雨、黄淮将有明显降水,对作物生长有利。

  (四)国际市场

  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先扬后抑。三季度,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先扬后抑。其中:4月开始直至6月22日,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巴西二季玉米作物遭受干燥天气的威胁,美国春播工作已经开始,市场猜测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将低于政府预期。另一方面,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改善,加上今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可能低于美国农业部预期,美元走软,提振饲粮价格上涨。5月末,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升至10个月高点。截止5月30日,美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7月玉米合约收涨4-1/2美分,至每蒲式耳4.12-3/4美元,盘中触及2015年7月以来现货月合约**高价4.13-1/2美元。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84.1美元/吨,合人民币1206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55元/吨,比去年同期涨208元/吨。进入6月份,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涨势开始放缓。6月24日开始,国际玉米价格开始回落。主要原因就是,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对全球商品市场造成重创,原油价格暴跌,美元飙升。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进一步改善,提振产量前景,引发多头获利平仓抛售。截止6月30日,美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其中玉米9月合约报收于369美分/蒲式耳;12月合约报收于374.5美分/蒲式耳,跌至二季度以来低位水平。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发布播种面积和库存数据,玉米面积增加,与市场预期相反,季度库存数据明显超过市场预期的平均值,显著利空玉米价格。另据测算,8月船期到港报价为1573元/吨;9月船期到港价格为1597元/吨。美国玉米到港成本较国产玉米低600元/吨,仍处于过去3个月来的高位。

  三、三季度市场形势初步展望

  三季度,综合来看,随着国家政策性粮源大量释放,7-8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或重回跌势,但供应紧张局面缓解前,下跌的空间将不会太大。同时,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影响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一是国家掌控巨量库存,这些巨量库存将成为市场上方沉重压力,但玉米价格继续深跌的可能性不大,每周定期拍卖放粮,缓解用粮紧张,预计秋粮上市前国家“按需投放”、“缩量挺价”的基本思路不会改变;二是超期玉米拍卖即将结束,2014年玉米即将大量释放,在9月份新一季玉米上市之前,6-8月份可以说是临储玉米大量出库的好时机,关注优质玉米拍卖节奏及底价;三是新季小麦替代问题依旧,进口谷物到货临近尾声。同时,从粮源结构性来看,未来优质玉米缺口依稀可见,尤其是国家如按需投放,则优质玉米有望继续演绎偏强行情;四是伴随7月份北半球玉米主产区陆续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影响日益突出。从国内来看,预计6月30日至7月2日东北华北多阵雨、黄淮将有明显降水,对作物生长有利;未来11-20天(7月7日至7月16日),主要降雨区将位于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主要降雨时段在7月7日、11日前后、14日前后;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仍多降雨。美国方面则重点关注授粉期天气炎热干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今年秋季中国玉米市场化趋势之下,全球玉米供需关系的变化及其价格走势对于秋季国内玉米市场则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jl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