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三秋新农人丨田埂上的“变形记”:从养殖户到金牌女机手

作者:中联重科 本站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收藏
清晨,湖北鄂州太和镇的晚稻田还笼罩在一层乳白色的薄雾中,露水缀在稻穗上,闪着细碎的光。远处传来低沉的轰鸣声——一台中联重科PL80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已经划破晨雾,在田间开始了收获作业。驾驶室里,女机手邹焱利落地推动操纵杆,目光专注,马尾辫随着机身的节奏轻轻摆动,像田野里跳动的音符。
 
▲邹焱驾驶中联重科收割机穿梭稻田

邹焱是当地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唯一的女性农机手。她与农机的缘分始于2022年,那时她还在从事养殖。为了给牛羊储备饲料,她承包了五六十亩玉米地。眼看着人工耕种效率太低,她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要是学会开农机,种地肯定轻松不少。”于是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在金土地合作社举行的农机培训,下定决心要拿下农机驾驶证。

▲邹焱熟练操控农机
 
▲PL80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高效卸粮

考试那天,邹焱抽到第一个上场。旁人劝她调整顺序缓缓紧张,她却嘴角一扬:“我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第一个考也不怕!”果然,她一气呵成完成所有操作,干净利落,一次过关。这份果敢与实力,被合作社理事长看在眼里。他兴奋地向市里推荐,称发现了一位“潜力十足的女农机手”,并鼓励邹焱参加第七届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

▲邹焱虚心向合作社其他机手请教机收经验

备赛期间,邹焱成了合作社的“早鸟”。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她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训练场:拖拉机换挡练到指尖发麻,只为找准最佳力度;收割机刀距反复调试几十次,直到谷粒脱得干干净净;插秧机走直线练到胳膊酸痛,歇几分钟又继续。连老师傅都忍不住夸她“钻得深、学得透”。最终,邹焱从百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巾帼奖”,正式成为一名职业农机手。

▲邹焱多次在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巾帼奖
(图源:邹焱)

在合作社十几名农机手中,邹焱的韧劲与细心格外突出。刚接触收割机时,过田埂是她的“拦路虎”:农机重、田埂窄,稍有不慎就可能陷进泥里。她专门反复练习转弯、爬坡,一次次调整操作角度,慢慢摸透了机器的“脾气”。如今哪怕是最窄的田埂,她也能稳稳开过去。作业时,别人追求速度,她却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连田块边角都仔细清理,真正做到“颗粒归仓”。提起她的干活质量,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邹焱驾驶PL80收割机翻越田埂

“能有这样的口碑,一半靠技术,一半靠这台‘得力搭档’。”邹焱指着身旁的PL80,语气中满是赞许。“今年雨水多,稻飞虱又导致部分中晚稻倒伏,要是机器不给力,损失就大了。这台PL80马力足,脱粒时碎秸秆少,卸粮还快,就算田间满是烂泥,通过性也特别好。只要放慢速度仔细操作,倒伏的稻子都能收得干干净净,一点不浪费。”

▲邹焱与农户交流今年晚稻丰收情况

简单午餐后,邹焱拎着工具包赶回合作社,为接下来的作业做准备。不料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为下午的收割按下了“暂停键”。她却没闲着,立刻拿出工具做机器维保:先擦净机身泥点,再检查零件磨损,最后添加机油,每一步都一丝不苟。

▲邹焱趁雨天对机器进行维保

“今年雨水多,中联重科的服务工程师特别贴心,总趁雨天主动上门点检,确保我们天晴就能顺畅作业,特别安心。”她回忆道,“他们还手把手教我维保技巧,现在我不光会收割,也能对机器进行简单调试,成了‘全能手’。”

▲邹焱为中联重科PL80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点赞

“能把农业做成事业,我既幸运,也骄傲。”谈及未来,邹焱眼里闪着光,“我会继续提升自己,和合作社一起把农业服务做得更好,让更多乡亲用上中联重科这样的好农机,在丰收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顺。”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