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

品牌店铺16
店铺等级
店铺访问177万+

服务热线:查看电话号码 售后电话:400-667-5526 0371-64972686/64966711

当前位置:农机通>>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新闻中心>>正文

郑州中联小麦收割机手刘治松:“80后”村主任开上农机奔小康

本站发布时间:2019-07-04

  麦收时节刚过,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韩寨镇庄户村家松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座金灿灿的“小山”堆满了300多平方米的仓库,这是今年合作社刚刚收获的小麦,这几天已经卖出去一大部分了。

  合作社门前的地里虽然都是光秃秃的麦茬,却依旧充满生机,等待着下一批种子被播种,再长成金灿灿的粮食。合作社的理事长刘治松望着希望的土地,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容,自从创办合作社、开上农机,自己的小日子是越干越好,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院里的农机买了一台又一台,这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高兴么?喜悦得刘治松向记者道出了致富的秘诀

  

  

  

  干起合作社 做上农机手

  1985年出生的刘治松思想前卫,他和镇上的其他年轻人想法不同,没有想着外出打工,认为就在家把地种好也能挣大钱。在国家和政府对规模化种植的多方宣传下,刘治松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上蔡土地面积广阔且地块相对集中,如果结合起来一起耕种,就能通过应用大型农业设备提高良田产量,正适合搞合作社种大粮。光说不练假把式,于是刘治松便鼓起勇气,开启了流转土地的致富路。2017年10月,刘治松与村里的其余4户农户合资的农业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的注册资本10万元,刘治松拿了大头,负责平日里合作社的耕种、收卖以及各项业务,其余4户则按照投资比例分红。经过小两年的运转,目前合作社共有500多亩地。刘治松自己又会开农机,机械化耕种让合作社500亩地管理起来更加轻松。提到开农机,刘治松说:“这也不用专门学,自学就可以,看看就会。”刘治松自小就爱钻研,十几岁的时候就自己开上了小四轮拖拉机,触类旁通,因此遇上大型收割机也能立马上手。

  之前开了几年的小麦收不好用,于是今年5月,刘治松通过经销商的介绍,新购置了台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中联)生产的小麦收割机,除去补贴共花了9万余元。新机器很给力,这台小麦收在这个夏天陪伴刘治松收了1000多亩地,**多一次连续干了3个昼夜没歇息,也没有出过一次故障。刘治松对郑州中联的售后服务很满意:“机子买回来适应了两天就下地干活,操作便利,有什么不懂的,就打服务电话,他们随叫随到。”新机子收麦的效率高,其他牌子的机器跑一圈,郑州中联的小麦收能跑一圈半。“而且这个机器收的干净,不撒籽。**好的一点是这个机器有驾驶室,之前那台机器用着又脏又热,开出去一会脸就黑了。”刘治松对新小麦机赞不绝口。

  别看刘治松现在农机开的溜,他也是这几年才开上自家的联合收割机。刘治松家里的地多,是村子里的种粮大户,和外界的联系也广。每到农忙时节,他总是义务介绍外来的农机手给村里的农户干活。他告诉记者:“我们周围这片,一开始没有机器,都是外面的机手来收。都是熟悉的人,知道他们赚的也是辛苦钱,我就不收中介费,免费给他们搭个线。”但外来的机器有时候不一定会来,时间上也相对紧张,经常错过农时。万般考虑下,刘治松决定自己买台农机给村里干活,“本地有车,农民就不急。”他也考虑到周围农户的经济状况,机收一亩地只收取40-45元左右的报酬,比其他人要便宜个5块。就这样,刘治松越干越熟练,做机手成为了他每年的固定工作。

  

  当上村主任 助贫有妙招

  刘治松所在的庄户村现有3456人,1000多户,人口众多。曾经,庄户村也是问题严重的贫困村,有近两成的村民是贫困户。当地政府在实地考察后,为韩寨镇建立起湖羊养殖场并以提供种羊和工作岗位的形式带动当地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走上了产业脱贫的发展之路。在政府的帮助支持和村民的努力下,庄户村逐渐跟上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目前该村现有贫困户83户,已经成功脱贫的有100多户。其中有8户就是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刘治松的合作社成功脱贫的。

  别看刘治松才34岁,他可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村主任,管理着一个大村和村里的三个自然队。这个村主任是去年通过村民选举上任的,大家都信任他,愿意给他管。记者问刘治松选举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淳朴的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脏活多干些,累活多干些。村里年轻人也不多,各家各户能帮衬着还是帮一把。”往常,村里的老人遇到干不了的活儿,总会来找刘治松搭把手。而且能帮着解决的,刘治松也从不推脱。

  特别是每年“三夏”机收的时候,村里人也是更愿意找刘治松来收麦,他的价格不仅便宜,而且干的活还又快又好。在今年5月26日到6月10日两周多的时间里,刘治松先后给100多户农户不分日夜的收割了小麦。自从今年新换了机器以后,刘治松收麦的速度变快了,割完的麦茬还特别好,新机器自带秸秆粉碎机,留下的麦茬不仅短,秸秆碎还撒的均匀。“这机器外观好,看着大气。而且活干的好不好,用户才知道。好多人看了我收过的麦地,又干净又漂亮,都夸我这机器实在是不错。”

  就在刘治松为记者讲述今年“三夏”麦收情况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来到合作社找刘治松谈事,明年她想将自家的十几亩地交给合作社流转。这位老奶奶叫任秀芝,今年已经73岁了。提起要把土地流转出去的缘由,任奶奶告诉记者:“我们家有2个儿子,1个女儿,都在外省工作,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就我们家这十几亩地种着可费劲了,又要花钱请人种收,又要自己浇水施肥,辛苦个一年半载就挣个万八千块钱。我们岁数大了,实在是干不动喽。把地给他们合作社,1年500块一亩,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一年就能收入5000多块,足够我们老两口吃喝。”

  现如今,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在农村种地并不是****出路,年轻人更多的都是选择出去打工,只有老年人坚持种地。庄户村也是这样,随着村里人年龄越来越大,周围种不动地的人越来越多。面对这一问题,村主任刘治松也表示很无奈:“村东头那边有几块地都荒了,看着也是心疼。我把流转的土地都承包下来,开上农机统一耕种收,还是好管理些。”相信形成规模化种植经营是目前****的解决途径。

  

  

  规模要扩大 技术要跟上

  勤劳的人能致富,合作社的生意越干越红火,入股的农户每年年底的分红就能拿到6、7万,当初的投资早就回了本。这几户合作伙伴也搭上刘治松的农机驶上了致富道。

  谈到未来个人以及合作社的打算,刘治松高兴得告诉记者:“我还想把合作社的土地继续扩大,承包到1000亩,再搞个大棚,种些经济作物。”有了这些机械化好帮手,500亩的地都不够他种,耕种浇水一天就能搞定,1000亩的土地也照顾的过来。“不过咱也得先把地种好,再考虑后续发展。”刘治松笑容满面地说。

  人勤地生宝,开一台小麦机还不够,刘治松又目光将放到了花生机上面。“郑州中联的小麦机用着确实不错。这几年花生芝麻这些经济作物收成都很好,这片周边地区种花生的也多了不少,明年我们合作社也计划种个100亩的花生,这就有一大片的花生需要机收。郑州中联的花生机是他们牌子的明星产品,质量好,在业内也有口碑,再买一台花生收获机很有必要。”除了花生机,刘治松还想再和合伙人一起买台打捆机。把小麦秸秆和花生秧等附加产物的经济价值开发出来,加工出来的畜牧饲料等农作物副产品可以卖给村旁边的湖羊养殖场,形成带动周边发展的可持续产业链。

  种地不仅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紧跟行业发展,与高新科技接轨。今年刘治松有机会去上海参观农机演示,会上各种新技术、新能源的高科技农机大展身手。见到了无人驾驶的小麦机的刘治松深有感触,“地要越种越多,机器也得越来越先进。趁着我还年轻,得多学些新技术。”正是这种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支撑着刘治松,令他在现代化合作社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广阔。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

农机通网站-nongjitong.com